新能源車1公里只要3毛錢,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牴觸?

我開了特斯拉,又開了凱美瑞,經過一段時間相處,百感交集,終於明白了新能源無法取代燃油車的原因了,奉勸想買純電動車的人要三思,只有明白了優缺點,才不會感到後悔!

不可否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速度比我們想象要快,炫酷的造型,豪華的配置,零油耗和高效能都充斥著大多數人的眼球,不少人都在躍躍欲試,可對於有的人來說,即便新能源在多方便都已經超越燃油車,但始終有幾個頑疾成為觀望的顧慮。

新能源車1公里只要3毛錢,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牴觸?

我身邊就有不少朋友都比較牴觸純電動車,甚至有的談電色變,認為只要燃油車還有,就不會買純電車,無一優勢,續航短、安全性不高,電池血崩期都是他們最擔心的,單一的用車成本並不理想,在他們意識裡,純粹是養了一個“電爹”。

在我看來,在目前這個階段,對於他們這種牴觸並非空穴來潮,因為我就深有感觸,2年前純電動車在我們當地還比較少見,當時考慮到用車成本低,和家人深思熟慮後毅然決然地選擇了model3。可開過一段時間後發現,低成本的用車換來的卻是一種思想負擔。

接下來我將以model3和凱美瑞作為案例,詳細介紹我在開新能源汽車過程中發現的一些痛點和實際感受,分析新能源車1公里不到1毛,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牴觸,目前的純電動車是否值得考慮,希望能給想要買純電車的人帶來有價值的資訊。

羊毛出在羊身上,純電動車不能忽視的問題一

為推動純電動車發展,不少車企把用車成本低當做賣點加以放大,以至於從消費者印象中獨立出來,甚至不少純電車主也普遍反饋,純電車的百公里電費低,相比燃油車擁有過之而不及的優點,能省下不少錢,其實這個說法比較迷惑。

就好像有些空調講得熱血沸騰,每晚只需一度電,但實際到手會發現,差別還是比較大,仔細的人可能會發現,實際說明卻有各種情況限制,只能作為一項不太有實際意義的參考,只有與同級別燃油車對比,才能得出真結論。

新能源車1公里只要3毛錢,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牴觸?

在這裡我就以特斯拉model3和豐田凱美瑞的用車成本為例,假設按照家用車每年行駛2萬公里,凱美瑞百公里油耗在9。5L左右,目前92號汽油每升7。93元,百公里費用在75。34元,兩萬公里需要15068元;model3百公里電耗15。5度,公共充電樁每度1。7元,百公里耗電26。35元,2萬公里合計5270元。

對比兩輛同級別車輛行駛2萬公里用車成本分析,我們可以看到model3要比凱美瑞在能耗上省下9798元,將近1萬元的數字,直衝不少人省錢心理,一年9798元,行駛10年就可以省下將近10萬的成本,也就是說省下的錢還能買一臺燃油車。

可絕大多數人忽略了一個重要問題,電池損耗,動力電池受環境、溫度、電池衰減等因素影響,目前的純電動車都採用單軌變速,只有一個檔位,考慮到續航問題,設計初衷就為照顧中低速行駛。

新能源車1公里只要3毛錢,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牴觸?

而電機特性有時一旦啟動,便會高扭矩輸出,而達到一定峰值後,又會進入恆定轉速區間,這時無論怎麼踩踏電門,它依然不能按照燃油車的循序漸進輸出,帶來的結果就是速度不增,而電量卻在消耗,導致與城區低速行駛形成反差,高速與市區相比,電動車每百公里要多消耗約1。6度電。

其二,在不同季節,純電車的耗電量也是不同,夏季開空調燃油車耗油,純電車耗電這是物理定論無法改變,而在寒冷的冬季卻有著很大區別,燃油車冬天開暖氣,無非就是透過發動機溫度傳導給車內,只要壓縮機不工作,既不耗油也不耗電,而電動車自始至終都只能依靠額外的加熱源來進行取暖。

與家用空調幾乎相等,溫度越低對電量要求更高,據資料顯示,在低溫條件下電動車開空調,電池續航將下降約30%左右,並且本因動力電池對溫度要求較高,低溫快速耗電也會造成電量衰減,續航顯示468km,但實際可能要縮減至350km,說白了就是花50塊錢的電費,最好實際續航只有40塊錢或更低的電量。

新能源車1公里只要3毛錢,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牴觸?

我住在西南地區,冬季溫度不算太低,在-2~5℃左右,百公里耗電量就比平常多幾度,達到18度左右,算下來2萬公里就要多花費850元,而我看到北方的朋友在冬季,續航更是減半200km左右,成倍增長的電耗意味著多花費不少錢,同時帶來的將是更短的續航。

所以,新能源車低成本的用車不能只看官方給出的理論資料,還要把綜合成本加進去,例如電池損耗、空調耗電量,其實純電動車想要達到1公里1毛錢沒那麼容易。

不能忽視的問題二、充電難,時間長便捷性不高

相比低成本用車,可能絕大多數人還是比較在意便捷性,只有開過純電動車跑長途的人,才知道新能源單一的低能耗,並不能滿足大多數人用車需求,雖然目前全國都在大力興建充電站,但覆蓋面積遠達不到實際需求。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充電站覆蓋面積較為廣泛的是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對於綠牌需求比較旺盛的地方,而對於偏遠的三四線城市來說,覆蓋面積遠遠不夠,充電難的焦慮相比電池續航不足還要大。

新能源車1公里只要3毛錢,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牴觸?

隨著技術提升,不少車企針對續航短板有了相應手段,提升電池容量,能夠看到擁有700公里以上續航的車型不在少數,能夠給予不少車主心理慰藉,但要知道,純電動車始終受充電樁牽制,一旦續航不足,考慮更多還是充電問題。

從這個春節假期就能看出充電難,便捷性不高的問題來,排隊充電、充電樁被佔用,甚至出現搶充電樁的事情來,皆是因為無法快速補能引發的焦慮,本是帶著愉快的心情出發,結果一路上50%的時間都在考慮如何充電。

當輕鬆地找到充電樁後,你以為能夠按部就班的進行了嗎?

儘管路線規劃得非常好,但不可預知的事情時而發生,找到充電樁並不意味著能夠快速補能,只能證明相比沒有要好,據某資料調查顯示,有近95%的車主都遇到過同樣的事情,充電樁損壞,系統故障無網路,甚至還被燃油車佔用,不少偏遠充電站因為防止過度浪費關掉,習慣性的不維護成了殭屍樁。

而純電動車充電又和手機充電有較大區別,雖然都是插一頭,但充電樁內部集成了多種模組,只要一個模組故障,那麼整個充電樁便無法充電,有的會有提示,但有的只有完成充電步驟才能判斷,加上目前的運營商又參差不齊,每個運營商不能做到統一,獨有的APP用起來並不是理想。

新能源車1公里只要3毛錢,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牴觸?

而充電速度的快慢,還要取決於充電樁功率,並不是你擁有快充功能就充得快,直流和交流都有,例如我的特斯拉model3也是擁有超級快充功能,甚至有著充電5分鐘續航120km的能力,但這並不意味著20分鐘就能充滿。

曾就測試過,即便是特斯拉超充站,充5%~90%的電量也需要30分鐘左右,而充滿需要近1小時,而普通國標充電樁,即便是快充也要慢20分鐘左右,充滿要1-2小時,平均算下來是達不到宣稱的120km的能力。

按照每40分鐘充滿90%的電量計算,一天能夠充36臺車,如果遇上春節較大車流,意味著排隊3輛車之後,那麼需要在充電樁呆2小時才能充上電,加上充電時間一天將會有近3小時是在等充電。

而開純電動車,通常續航不足20%左右就開始產生焦慮,尋找充電樁,按照快充節約時間40分鐘充至90%,從出發到目的地有800公里,那麼意味著接下來只能用70%的電量,大約續航327km,加上用車損耗實際巡航還不足70%,實際在300公里左右,意味著在途中需要停留3次充電,折中充電等待時間每次1。5小時,那麼近5小時的充電時間,有失汽車便捷性的本質。

新能源車1公里只要3毛錢,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牴觸?

反觀凱美瑞,燃油車特性是高速巡航越跑越省油,即便油量不足,隨處可見的加油站兩分鐘就可以續航300公里,根本不存在加不上油,還需要排隊的續航焦慮,倘若純電動車充電能像加油一樣便捷,那麼我認為純電車已經超越燃油車了。

不能忽視的問題三、質保成“迷”,怕電池壞

動力電池的衰減特性,在電池出廠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是目前無法改變的事實,而車企為抵消電池血崩期給消費者帶來的顧慮,都出臺了相應的質保政策,並且隨著造電動車的門檻不斷降低,各車企也不斷內卷,出現了終身質保換電政策,對消費者來說其實還是不錯的保障。

例如比亞迪在6年或15萬公里的整車保修期基礎上,還增加了對電芯的終身質保服務,蔚來針對電池組做出了不限年限/里程政策,像特斯拉也提供了8年或16萬公里,意味著純電車主在質保期內,或者在整個車輛壽命週期內,可以不用擔心電池衰減帶來的額外負擔。

但要知道,雖然是終身質保,在壽命內有機會免費更換,但這並不代表能夠開一輩子,它只是針對電池某一部分,或者呈現非線性電池衰減,例如電池的核心是電芯,而電芯以外的單元件,或電機組、電控系統有損壞,並不在終身質保內,只能享受8年或16萬公里的整車保修。

新能源車1公里只要3毛錢,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牴觸?

同時,針對質保服務的承諾還是在一定框架下執行,如果單純的認為終身質保就等同於整車終身質保,那是大錯特錯,首先非首任車主、營運車輛、未按照規定到4S店維護保養、電池正常衰減、發生過事故等,是不會享受到質保政策的。

這就牽引出了純電車即使有終身質保,但第二任車主便沒有權利,就拿moel3來說,標準版車型的電池組8年或16萬公里,且質保期內保有最低70%的電池容量,8年/16萬公里,按照目前迭代更新的速度8年幾乎是極限,完全夠用。

可最重要的一句話,“且質保期內保有最低70%的電量”,有兩層含義,一的確為消費者著想電池效能很好,二,在質保期內,電池容量保持在70%,那麼就不符合換電質保政策,屬於正常衰減,沒辦法免費更換電池,就算電池需要更換,也是將由特斯拉針對電池檢測後來判定,是換整個電池組,還是僅換單組電池模組,或只是維修,換還是不換,目前國家也沒有明確規定,只能車企說了算。

新能源車1公里只要3毛錢,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牴觸?

其實,非正常衰減也比較玄學,一般建議淺放淺充,如果經常把電量用完,或者長時間充電,都可能影響電池實際壽命,而電池衰減論又掌握在車企手中,想要簡單地換塊電池並不容易,何況車企畢竟是以盈利為目的,動力電池發展時至今日,電池成本始終未降,高成本的換電很難。

目前動力電池的價格基本在1100元/kWh,按照特斯拉model3的55kwh電池容量計算,整塊動力電池成本在60500元左右,基本佔到整車成本的30%,如果因為某種原因自費換電,那麼加上15%的工時費,整套價格將在6。5萬左右。

假設自費換電池,對於普通人來說真的難以接受,雖然電池技術一直在更新,原材料成本在不斷下降,但電動車價格及電池成本反而很高,儘管有質保政策,也並不是意味著隨便造,在用車過程中始終還是有所顧慮,可能行車過程中的不經意,導致電池組損壞,平時省下來的錢也再次貢獻。

不能忽視的問題四、成本貴,保值率極低

目前的純電動車在二手車市場很難賣出,在保值率方面與燃油車相比不具備任何優勢,很多二手車商並不願意收售新能源車,如果按照單一的用車成本計算,理應純電動車直衝心坎的低能耗熱度會比燃油車更好出售,但事實並非如此。

主要還是因為電池發展已有30餘年,電池不耐用,衰減成片的特性眾所周知,要知道,動力電池效能其實很玄乎,儘管是新車不到一年,冬季續航都會衰減20%-30%左右,要是到了中後期出現衰減,最後更是無法估值了。

新能源車1公里只要3毛錢,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牴觸?

燃油車技術發展到如今,稍懂汽車知識的人,可能都能評判出一二,看看公里數、車況,聽聽發動機聲音,開出去跑一圈基本就能預估價格,而純電車一來每個車主駕駛習慣不同,喜歡大腳電門或長期高負荷開空調,不按規定充電的,行駛工況不同的,電池效能也有很大區別,二來是二手車商沒有能力去專業判斷電池衰減程度,意味著沒辦法估價,也沒有膽量收。

加上新能源汽車更新換代太快,一方面車企成本降不下來,導致消費者買車成本高,另一方面又導致賣出時車輛的技術又老舊,按照人性特點,買時貴,賣時也不能太便宜,恰恰純電相反。

根據2021年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中國汽車保值率研究報告顯示,純電動車三年保值率只有40%,而五年保值率已經觸底,不到30%,而燃油車以凱美瑞為例,三年保值率在55。8%,而五年保值率44。1%,意味著花同樣的錢,凱美瑞至少比model3多賣數萬。

新能源車1公里只要3毛錢,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牴觸?

也就意味著,單一看中低成本用車,購入純電動車,那麼只能開到報廢才划算,如果中途有換車打算,那麼較高的貶值率可能是較大的心理負擔,買時貴,買時打骨折,最終可能和燃油車用車成本相當。

不能忽視的問題五、車位及充電樁

純電動車對充電樁的依賴非常大,想要做到真正的省錢,離不開單獨的車位,沒有固定的充電樁,那麼純電動車在日常使用起來非常不方便,而這將帶來更大一筆開銷,而燃油車不同,它可以不需要固定車位,只要能容下便可以放心大膽地停。

同時也帶來了新問題,以我們目前大多數人面臨的現狀為例,買車位還是租車位是值得深思的地方,在絕大多數地方,租車位是比買車位更划算,例如我們當地租車位每月200元,一年費用2400元,租20年還不到5萬,而買車位費用6萬起。

新能源車1公里只要3毛錢,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牴觸?

而純電動車作為新鮮事物,對不少小區物業管理也是新挑戰,當需要安裝充電樁時,他們並不會同意,不簽字蓋章是沒有辦法安裝充電樁的,尤其是對於租車位的來說,物業並不願意承擔責任,以安全為由相互推脫。

因此,買純電動車必須考慮車位,對於長期以租車位的人來說,為了買純電車更省錢,而特意買車位其實並不划算,而有車位又無法安裝充電樁,外出充電不僅費時費力,還做不到真正意義上想要達到省錢的目的。

寫在最後

看似純電動車用車成本低,但實際上仔細計算並不低,僅平時的用車能耗就不可能達到1毛錢1公里,當然相比燃油車每公里確實低三四毛,從客觀角度出發達到省錢目的,但把電池衰減成本、保值率以及配套算進去,最後純電的用車成本並不低。

其實很多人牴觸新能源,並不是因為續航短,目前續航500公里的電動車根本不是問題,說到底還是抗拒它配套還不夠完善,充電難時間長,保值率不高,換電貴,不太明晰的質保導致,如果解決了這幾大問題,我相信純電將很快取代燃油車。

如果對純電抱有較大興趣,不妨先考慮能否接受這幾大痛點,過度相信電動車用車成本有多低,那麼終究會帶來更多的懊悔,結合自身需求,綜合考慮才不會感到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