捲入“維權”的智己,上汽“練廢”的小號

智己危矣。

近日,102名智己汽車智己L7車主釋出聯合維權宣告。宣告中要求智己汽車官方就“電池容量虛假宣傳”、“多項宣傳配置未兌現”等問題作出進一步迴應。

在大批次交付前夕,

這場“討伐”讓智己的戰鬥力瞬間拉跨。

天使輪變“韭菜輪”

“我見過最大的套路就是智己人的套路!”

2021年4月20日,僅2分12秒,智己L7的首輪200輛預售名額便已售罄。第二天,更是1分42秒即被秒光。

一年後,那些盯著手機下單的買家,卻懊惱不已。

捲入“維權”的智己,上汽“練廢”的小號

近日,

一則“集團使用者買智己L7不僅能享受員工優惠,還能享受天使輪權益”,讓天使輪使用者倍感扎心。

5月7日,網傳智己股東方阿里旗下員工購車有內部免息,還能享受天使輪權益。根據網傳資料,上汽相關公司、阿里巴巴集團相關公司和張江高科相關公司的員工及其親屬均享受相關權益。

在汽車圈,所謂天使輪使用者基本都是品牌最核心的粉絲群體,在沒有實車的情況下選擇支援下定,所以通常擁有最優惠的權益。而智己汽車天使輪使用者從去年4月搶訂單,一直等到今年還在等交付,但權益卻已不及他人。

“3000名天使輪究竟有多少位?3萬名還是30萬名?突然冒出來的集團客戶政策讓天使輪集體淪陷,真心相愛守護了一年的3000名天使輪感到了徹骨的背叛!”

維權車主認為,此舉意味著集團客戶在部分情況下,權益還要高於理論上頂點“天使輪”使用者,並且涉及人數眾多,間接導致天使輪車主權益受損。

捲入“維權”的智己,上汽“練廢”的小號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5月8日,又有使用者發現,智己L7實際電池度數與宣傳不符合。

智己前期宣傳搭載93度電電池組,但是在工信部申報的資訊為90度,結果實車卻是89.9度電。

5月9日到10日,智己官方分別釋出公告,解釋了電池度數不一致的問題和集團使用者權益超越天使輪使用者問題。

其中,針對電池問題,智己汽車稱:

電量和里程都沒有縮水。

關於電量數值的差異實在採用兩種不同標準測試下的不同結果,都是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要求及認可的。

而對於集團客戶權益大於天使輪/A輪使用者權益,智己汽車坦言,確實向創始股東方的員工推出了集團客戶政策,但是集團客戶權益與天使輪/A輪使用者權益並沒有繫結關係。也就是說,

現在集團員工購買智己L7只能享受當前使用者權益疊加集團權益。

但相關宣告解釋未取得車主認同,反而有不少車主認為官方避重就輕。

捲入“維權”的智己,上汽“練廢”的小號

新車還未上場發力,

智己的口碑已漸漸坍塌。

早在2月下旬的時候,智己公佈了L7的配置、金融政策和交付進度後,不少預訂車主發現智己L7疑似減配情況,而且所謂的補貼消費者的金融政策也毫無誠意。

根據車主反應,智己L7出現了“貨不對板”:21+6活塞卡鉗變20+4活塞卡鉗;12個高畫質攝像頭被減配成11個;5個五代毫米波雷達被減配成4個毫米波雷達加1個4D毫米波雷達;車輛無線充電接收器從標配變為選配;腳踢式電動尾門變成電動尾門等。

尤其車輛無線充電接收器的配置,原先官方人員說是標配方便以後在商超以及各種場所使用,但現在突然變成選配加裝要6000元,於是車主們不禁發出疑問:

這不就是變相減配?

捲入“維權”的智己,上汽“練廢”的小號

但最令消費者感到失望的是,後續智己

不但沒有和車主協商溝通並解決問題,而且還在APP上開始刪帖控評。

另據車主釋出的聯合宣告顯示,車主在APP中討論車輛相關問題時,還被智己汽車產品經理嘲諷辱罵,稱一些發帖的使用者是網路“大聰明”,孔乙己心態,一百多年了一點長進都沒有。

捲入“維權”的智己,上汽“練廢”的小號

於是,曾經充滿信任與支援智己的“天使輪”客戶,多了份韭菜的“自嘲”:

在經歷最長一年期的等待以後,換來了一個被減配和被噤聲的結果,實屬大冤種;還是坐坐”摩天輪“好了,“天使輪”太過美好與縹緲,醒來,都是夢。

被澆滅的希望?

這個傳統巨頭新開的小號,

似乎有了練廢的趨勢?

捲入“維權”的智己,上汽“練廢”的小號

作為燃油車時代的王者,

上汽集團在全新的風口之下,添了幾分憂愁。

如今的汽車市場,新能源車替代燃油車的趨勢愈演愈烈,車企紛紛發力新能源,各大新能源造車新勢力崛起,比亞迪更是於今年3月已經停止燃油車的整車生產。

而不管是友商們的內卷,還是股價的走勢,似乎都在表明:

誰能在新能源車的賽道上佔據高地,誰才是未來的王者。

事實上,對於這一趨勢,上汽早已行動。

捲入“維權”的智己,上汽“練廢”的小號

扉旅汽車梳理資料顯示,2012年,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五菱、上汽乘用車和上汽大通均有開展新能源汽車業務。但近年來,在銷量排名中,僅有上汽通用五菱和上汽乘用車進入榜單前列。

其中,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宏光MINI EV自上市之後,就一直穩坐著國內新能源車型銷量榜首,但主打低端微型車市場,

其低廉的售價,很難讓車企實現更大的盈利,市場流傳著一輛車僅掙84塊。

而上汽大眾、上汽乘用車品牌,近些年也嘗試衝擊中高階及高階新能源汽車市場,不過銷量及聲量始終未能開啟局面。

或許,是看到了新能源汽車業務銷量增速不足的風險後,

上汽在衝擊新能源高階化上開始加速。

捲入“維權”的智己,上汽“練廢”的小號

2020年聖誕節,智己汽車現身市場。被上汽內部視為“一號工程”,手握上汽、阿里、張江高科三方資源,目標是:

助力上汽品牌向上突破,搶佔更多市場份額。

2021年新年伊始,智己汽車就火速亮相了旗下兩款新車,不難看出上汽的焦慮。

今年4月17日,首款產品智己L7正式上市。

從產品定位來看,智己L7是一款純電動中大型轎車;從40.88萬的定價來看,它又處於豪華品牌主銷價位段;而其宣傳的產品亮點則放在了“操控”二字。

在上市釋出會上,智己公佈了L7連續漂移1小時6分鐘、258圈、43。646公里的成績,打破電動車漂移距離最長的記錄。(此前記錄者為保時捷Taycan)

捲入“維權”的智己,上汽“練廢”的小號

從智己的佈局不難看出,

他的野心不僅盯住了新能源的盤子,甚至還想瓜分BBA等豪華品牌燃油車在高階市場的份額。

但現實遠比想象中殘酷。

作為後來者,智己汽車想在固有的市場中“爭地盤”本就不是一件易事。而亮相後,其主打的標籤也未換來好感,“幾乎不會有消費者,會看在其擅長漂移的份上就掏錢買單。”

有媒體報道稱,智己汽車的短板依然明顯,沒有豪華車市場的經驗,也缺乏“蔚小理”起家時粉絲經濟的助力。

如今,高階新能源賽道越來越擁擠。在這個不斷淘汰與洗牌隨時發生的過程中,技術護城河必不可少,搶佔目標使用者更是一道必答題。而交付之際,

一場維權事件卻為智己汽車蒙上了一層陰影,也為上汽衝高留下更多的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