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起亞EV6與現代Ioniq 5的差異比你想象的要大

電動起亞EV6 與現代 Ioniq 5共享許多技術。但起亞看起來比它的兄弟更運動。他在駕駛時是否也辜負了那些流暢的外觀?我們將在第一次評論中解釋起亞 EV6 和現代 Ioniq 5 之間的更多差異。

全新起亞EV6與現代Ioniq 5的差異比你想象的要大

起亞 EV6 有什麼驚人之處?

儘管起亞 EV6 的軸距 (2。90 m) 在視覺上非常巨大,但前後輪的間距比 Ioniq 5 (3。00 m) 少 10 釐米。起亞也低約10釐米,略長,但兩者之間的較大外部差異在於外觀。

雖然現代 Ioniq 5 看起來像一輛過時的掀背車——我們的意思是積極的——但 EV6 介於掀背車和 SUV 之間。傾斜的後窗給人以活力和輕薄的感覺,而Ioniq 5則主要給人一種清醒而實用的印象。例如,看看起亞的門檻護板。在後輪的高度,他們尋找與性感的全車尾燈的聯絡。它還充當後擾流板。

內部至少與外部一樣具有未來感。數字儀表與中央觸控式螢幕形成一個整體,並略微向駕駛員彎曲。在 EV6 中,車輪後面的男人或女人顯然起著主導作用。起亞想要走比現代更運動的路線這一事實從 585 馬力的 EV6 頂級版本 GT 中最為明顯。它比 Daphne Schippers 和 Usain Bolt 夢寐以求的愛嬰跑得更快;3。5 秒後是 100。然後我們談論的不是米,而是每小時公里。

全新起亞EV6與現代Ioniq 5的差異比你想象的要大

起亞 EV6 有什麼好處?

作為一款電動汽車,EV6 與其現代兄弟一起在同級別車型中樹立了新標準。事實上,他在右邊超過了 Ioniq 5。測試車的電池組提供77。4 kWh,而現代72。4 kWh是最大值。這導致 WLTP 範圍為 528 公里。得益於 240 kW 的充電容量,放電到 10% 的電池組在 18 分鐘內恢復到 80%。

儘管起亞 EV6 的內部空間不如其兄弟,但我們對空間沒有任何抱怨。只有符合高個子協會會員資格的人才可以跪在前排座椅的靠背上或參加 NK 頭條新聞。至少,只要汽車沒有全景天窗,因為那樣會佔用頭部空間。

起亞 EV6 的標準版有 170 馬力,但我們的測試車提供 229 馬力。這對於令人愉悅的效能來說已經足夠了。只有選擇Eco模式,動力踏板下的烏龜才像是在冬眠。使用 Normal 或 Sport 喚醒動物,您就是速度更快的道路使用者之一。7。3 秒的第 100 次衝刺並不引人注目,但它的輕鬆性令人著迷。低重心和特殊構造的後橋確保後輪驅動的堅如磐石的路面抓地力。他設法很好地掩飾了自己的高體重(1885 公斤),因此 EV6 的蜿蜒路線非常有趣。

全新起亞EV6與現代Ioniq 5的差異比你想象的要大

起亞 EV6 有什麼更好的地方?

對於這麼大的車來說,511升(四驅EV6 Plus為480升)的行李箱空間也算不上驚豔,不過機頭也有50升的儲物空間(EV6 Plus為20升)。另一個缺點是高個子司機很難找到一個舒適的駕駛位置。如果方向盤在正確的位置,座椅實際上仍然太高。

我們的第三點批評也涉及內部。起亞在前面使用了軟硬材料的完美組合,但塑膠湯在後面的選單上非常突出。我們也希望汽車,鑑於其相當嚴格的操控性,稍微更具交流性和直接轉向性。高速公路上的耗電量(約 21。4 kWh/100 公里)在我們第一次遇到西班牙時似乎並不容易。我們很快將測試這個數字在我們自己國家的代表性。

全新起亞EV6與現代Ioniq 5的差異比你想象的要大

起亞EV6什麼時候來荷蘭,價格是多少?

您對第一次評論感到興奮嗎?然後您就可以為起亞經銷商設定路線。因為如果一切順利,EV6 已經在陳列室了。對於配備 58 kWh 電池組(續航 394 公里)的 170 hp 基本版,您需要支付 44,595 歐元。為了在冬天保持這個範圍,最好在熱泵上額外投資 995 歐元。在其他版本中,它包含在價格中。

從價目表中選擇:

EV6 Plus,後輪驅動,77。4 千瓦時,229 馬力,續航 528 公里 52,095 歐元

EV6 Plus,四輪驅動,77。4 千瓦時,325 馬力,續航 506 公里 54,595 歐元

EV6 GT,四輪驅動,77。4 千瓦時,585 馬力,續航里程約 400 公里 63,595 歐元

順便說一下,頂級版本要到 2022 年底才會推出。所以保時捷 Taycan 的霸凌還得再等一會兒……

全新起亞EV6與現代Ioniq 5的差異比你想象的要大

我覺得起亞 EV6 怎麼樣?

沒有人可以忽視它:經過多年的“追隨者”品牌,起亞已經成為 EV6 的“領導者”。該車屬於EV鮭魚的技術精華,它聞起來很香,駕駛效能出色,空間寬敞並且提供了相當完整的裝置。

在材料使用方面,我確實有一些批評,帶有各種假聲音的選單不適合我。我不得不習慣座椅加熱和通風等觸感柔軟的操作。駕駛時,您會很快將其調得太硬或太軟,而且系統是否開啟並不總是清晰可見。我也想知道中控臺按鈕面板(用於氣候控制或音響系統)的變化功能是否如此方便。但這些實際上是退潮時的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