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迎秋:不要讓模式創新拖了技術創新的腿|蘇雨農的長鏡頭

吳迎秋:不要讓模式創新拖了技術創新的腿|蘇雨農的長鏡頭

本月7日,位於滬寧高速陽澄湖服務區的“新能源汽車超級體驗中心”即將試營業。這是國內第一個將高速公路服務區龐大人流與新能源汽車深度結合的場景化體驗銷售全新模式。一期共有11個新能源品牌入駐。屆時,新能源汽車消費者可以在這個與過去的4S店、商超汽車體驗店完全不一樣的場景和氛圍中,實現“線上與線下,虛擬與現實”完全打通的“看車、體驗、下單”。

“陽澄湖”模式的創新標誌著中國汽車營銷進入了全新的3。0時代。它將過去一段時間來,很多人都在疑惑的“汽車商超”模式,有了一個更接近“真相”的解答。相對於傳統的4S店銷售模式,商超模式主要是造車新勢力帶來的,它瞄準的是商超中超高的人氣,希望在“熱流”中拉進目標客戶群。這樣的設想肯定沒錯,但僅僅是搭個臺唱戲拉別人來聽,行不行是需要往深了思考的事了。無論如何,讓消費者處在被動的位置上被廠家“套路”,這是過去的賣車方式。“商超模式”有創新,但效果、效率上已經讓汽車廠家,無論是傳統車企還是新勢力車企越來越多地“含糊”了。原因不外有三,一是商超的人群特徵大多是高頻消費人群,汽車是低頻消費行為。換句話說,儘管商超人流多,但和汽車沒有共振;二是今天的汽車消費者很主動,他們不願聽人“白話”,更注重自己的感受,摸一摸、試一試是必須要有的。而商超大多處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地段,連找個停車位都難,哪來地方可以試乘試駕?三是商超的“租金太貴了”。佔領“商超”曾經是新勢力車企的新招術,也帶給人們耳目一新的感覺。很多人稱讚是一種創新,但很少有人看到它其實也是新勢力車企的無奈選擇。細細想來,是因為4S模式支撐不了後進入車企們的規模效應。商超模式本質上是一種迫不得已的選擇。今天看,有的新勢力車企的城市體驗中心被當成了一些人學習的榜樣,其實難受的事還在後面。某個新勢力車企今天還在虧損的泥潭中掙扎,就在於營銷模式這個坑是自己當初挖下的。

越來越多的現象和理由證明,商超模式不能學也學不來。必須有更高效率的新模式去替代。“陽澄湖模式”應該是“商超模式”上的進一步創新。必須要說的是,陽澄湖服務區本身就是一次成功的高速公路服務區的革命性創新。從當初人們眼中的滿足“生理需求”到今天的“生活需求”,陽澄湖服務區已經成為了“網紅打卡地”,這是一個巨大的變化。誕生於“打卡地”上的新能源汽車體驗中心一定會從中得到很多的收益。據瞭解,“陽澄湖模式”還不僅僅侷限於陽澄湖服務區一個地域,它還是可複製、可聯動的新模式樣本和機制。陽澄湖超體中心開業,同時也意味著100個高速公路服務區的聯動。這絕對是別人想象不到的事。另外,當前漸漸熱鬧起來的“元宇宙”也將在這種創新模式中有機植入,非常值得期待。

說陽澄湖新能源汽車超級體驗中心開啟了汽車營銷3。0時代,就必須對共建、共創、共享的全新理念有深入的認識。在我看來,陽澄湖模式一個根本的變化是消費者主動、深刻地參與到了這樣的變化當中。過去我們總講客戶需求,如果沒有共建、共創、共享,這樣的需求其實是膚淺的,不解渴的。改變這樣的傳統,需要新的平臺、新的氛圍場景。陽澄湖新能源超級體驗中心就是一個使用者說了算的地方,這是值得大家去現場好好感受一下的一個重要動因。

新汽車這幾年發展很快,尤其是一些新勢力車企以全新的產品概念和技術,一下子拉近了不少消費者。這樣的現象在過去的傳統車企那裡並不多見。但是這兩年我們也發現,相對於之前它們給大家帶來的興奮,我們更多注意到他們在規模化銷量上,無一例外地碰到了問題。原因當然很多,有產品問題、技術問題、管理問題……但缺乏模式創新一定是個不可忽視的重大問題。事實上,我們看到這些企業的模式創新是落後於技術和產品的創新。儘管有的新勢力車企也在努力嘗試模式創新,實際上他們的思維還是停留在傳統的路徑上。就如好的新酒裝在了一箇舊的瓶子裡,賣不好也在情理之中了。

有意思的是,我們發現在陽澄湖新能源超級體驗中心有不少如高合、哪吒、零跑這樣的當前很活躍的新勢力車企品牌加入,但沒有蔚小理,多少會讓人不解。不過這是否也可以認為是,它們這兩年慢了而越來越多後來者趕上來的原因之一呢?無論如何,創新的最大難點不在於一次創新,更不是一個點上的創新。新勢力車企走上了創新發展這條路,註定了它在創新這個問題上不能慢下來,更不能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