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文青、普通人眼裡的汽車文化

突然有一天,我的一個富二代朋友現在上班不開車改坐地鐵了,這引起了我深深的好奇,放著家裡的一堆豪車卻去擠地鐵,這到底是對現代文明的反抗,還是覺得地鐵有太多年輕的小姐姐,他需要近距離去觀察她們清澈的靈魂。

所以,單身男女要學會逆向思考,不要總是盯著夜場的豪車,說不定地鐵車廂裡跟你一起的某位大叔早就實現了財務自由。

大哥、文青、普通人眼裡的汽車文化

我剛畢業到深圳搬磚的時候,每天公交車通勤,那時候私家車不多,深南大道開闊的像大草原,而我們坐在飛馳的公交車上,像威武雄壯的套馬的漢子。深圳以速度馳名世界,其中有一個傳奇的公交線路就是301路,據說這輛車的司機都是退役的賽車手,他們雖然開著破破爛爛的公交車,在內心都是生死時速,有人說301在進站的時候司機暴踩三腳還剎不住,巨大的慣性會把人拉著拉環的胳膊直接扯脫臼。我親眼看過301司機解殺之後,最後排的一個乘客順著過道一路出溜到司機駕駛艙旁邊,他坐在地上和司機面面相覷“我是誰?我來自何處?為什麼老子明明坐在後排,是誰送我來到你身邊?”

在深圳,如果有個頭已禿、小腹微微隆起的中年人還揹著電腦包坐公交,會被認為是一種人生詩意命運多舛的蒼蠅,他們頭頂毛髮稀疏之處被銘刻了一個巨大的loser的字元,在這個終極目的就是搞錢的城市,很多中年人不好意思擠公交地鐵,畢竟他們大腹便便的身軀擠在一群青春的身體裡,有一種雞立鶴群的感覺。沒有一輛豪車撐門面,出去談客戶都顯得畏畏縮縮。於是汽車成為階層的符號,而不再單純是一種被駕馭的機器。

混江湖的大哥們痴迷於大車,時代在變遷,文明在更迭,不變的只有嵌入大哥精神深處的趣味,那就是對大的痴迷。如果你在路上看到一輛碩大的SUV,司機大機率是一個戴著墨鏡、貼著板凳、夾著公文包、脖子上掛著金鍊子的大哥,副駕駛還坐著一個18歲小妹兒。有錢買霸道,到沒錢上哈弗,大哥生在了好時代,開著一輛霸氣側漏的大車也不是少數有錢人的特權,很多品牌對大哥的消費痛點有著深刻的洞察,為了照顧他們的偏好,主機廠推出了一系列野生長軸距SUV 99,800、6米大車開回家。大哥對大的痴迷是對世界廣度的追求,在中國廣袤的原野上縱橫,如果沒有一輛足夠大的車,不足以體現宏大的人生敘事。

而文藝青年對車的價值偏好就是少,也可以侮辱一個文青沒錢,但不能說他品位低下。如果你說一個文清的車是街車,不亞於你對一個東北大哥說“瞅你咋地?”這是公然的挑釁。如果你問文藝青年的車是什麼牌子,他們會神秘一笑,然後雲淡風輕地向你講述這個品牌背後的故事。如果你有耐心,這個故事大體會追溯到希臘神話和荷馬史詩,唯一的本質是似懂非懂,介於寫意和寫實之間。如果大家都看得懂,那就沒有了和下里巴人的距離,而失去了神秘感。而如果都看不懂,裝叉的技術門檻又太高。文藝青年的車主要集中在下里巴人見過卻永遠叫不上名字的車型,比如什麼阿爾法羅密歐、塞納河、菲亞特。在文藝青年的眼中日本車太low、韓國車太搞笑、美國車太糙、國產車不熟,他們喜歡法系車、義大利車、英國車。這幾個歐洲國家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可以保證文青在講品牌故事的時候有足夠的歷史資料可以去瞎掰,這些歐洲的小眾車,文藝青年喜歡用純手工打造的概念,增加他們的神秘感。但是汽車不是茶葉,喝一口18歲少女舌尖採摘的茶葉,可以品出青春的味道。而喜歡純手工打造的汽車,不知道他們是不是喜歡安格魯大爺手上的機油味?

當文藝青年返鄉千萬不要開牧馬人,那會被鄉親們當成破面包車。你一定要開三廂轎車,而且要黑得發亮的那種。黑色、三廂、轎車,這3點是鄉親們刻入記憶深處的認知,這是傳統的力量。因為保有量太低,文藝青年的小眾車型保養和維修成本極高,他們每次開著自己超凡脫俗的車去四兒子店保養,賬單上的數字都觸目驚心。他們表面雲淡風輕,內心卻寫滿了f*ck,這是信仰的代價。

除了大哥和文青,普通群眾對汽車就非常包容,他們基本是看別人買什麼自己就跟著買,跟著大多數人走總是不會錯的。人間煙火味的群眾也很有小情趣,他們的車屁股上貼個壁虎,或者是大齡剩女追尾必嫁的橫幅,或者家裡全紫色的LED燈,這種車白天看著還算精神正常,但是如果晚上你在荒郊野外遇到他們,會看到一個飄忽不定渾身發紫的東西,能把精神正常的人嚇得菊花一緊。群眾的汽車後視鏡一般掛著琳琅滿目的東西,比如玉、貔貅、觀世音、如來佛、耶穌、十字架、降魔杵、七寶金鈡、穿山甲爪子等,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掛不了。

在群眾愛好下,某些品牌開啟了逆襲之旅,他們一絲不苟從頭到尾抄起了保時捷的設計,標價8萬8,然後開產品釋出會,宣佈準備正式顛覆汽車行業,他們信誓旦旦說這就是我們的原創設計,鋼板比保時捷還厚,不信你摸。我摸了一下確實又粗又厚,他們的車能否擊敗保時捷不清楚,但他們的鋼板砸爛保時捷應該問題不大。

而新能源車作為新貴,看著啥都好,就是部分司機節操不行,高速上佔著超車道、龜速行駛的新能源比例極高。比如看到一個開新能源的美女龜速行駛在路上,於是他駕著輪椅追上去提醒美女你沒電了,當然也可能是因為他們休息不好帶來的精神恍惚,所以不敢太快,之所以休息不好是因為他們總是在找充電樁,他們每天早上要趕在賣早餐的大媽起床前趕到公司佔一個充電車位,晚上狗都睡了,他們自己也不能睡,因為等著車充電完成。這種折磨讓他們對燃油車充滿了敵視,發誓要推動國家禁止燃油車。

有人說在中國評價一個人有房、有車已經成為一個入門條件,這其實和一個非洲人自豪地告訴你他的財產有幾頭羊、幾棵樹一樣荒誕。

當然吐槽這麼多汽車文化,為的是弘揚正能量,讓大家不要被一個機器綁架,而應該去追尋作為人的意義,畢竟我也沒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