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霸權”惹公憤,特斯拉衝上風口浪尖

“資料霸權”惹公憤,特斯拉衝上風口浪尖

2021年4月19日,第十九屆上海國際車展正式開幕。本屆車展,全球新能源車銷量第一的特斯拉,既沒有召開媒體釋出會,也沒有推出新車型。可能他們原本只想低調地宣傳、賣車,但是有些事情身不由己。

在車展上,一名女車主站到特斯拉車頂進行維權,這一事件迅速衝上各媒體平臺熱搜榜。

1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

當特斯拉

衝上風口浪尖

事件起因是今年2月21日,河南安陽車主張女士的父親駕駛特斯拉Model 3帶家人外出,發生追尾事故。3月9日,車主張女士跑到特斯拉門店前坐車頂維權。3月10日,特斯拉回應:1。 事故為駕駛員超速導致;2。 資料顯示未見車輛制動系統異常;3。 張女士在事故發生後拒絕第三方檢測;4。 車主已簽署調解書仍繼續鬧事。

正是此次事故的未解決,才有在4月19日上海車展當日,身著印有“剎車失靈”以及特斯拉logoT恤的女車主,站上了特斯拉展車的車頂,大喊“特斯拉剎車失靈”的維權事件發生。

張女士隨後被工作人員、保安“勸離”(特斯拉官微表述)現場。

4月20日,上海警方通報:特斯拉維權女子因擾亂公共秩序,行政拘留5日。與維權女車主同行的特斯拉另一位維權車主發聲:1。 對不合理維權方式道歉;2。 方式會變,維權不會變,不妥協。

一邊是維權車主的拘留和道歉,另一邊卻是特斯拉的“對不合理訴求不妥協”。雙方不同的處境與態度,一下子激怒了廣大的“吃瓜群眾”。

當日,官媒新華社也評論:“產品剎車失靈,誰給了特斯拉不妥協的勇氣?”

這次特斯拉真的衝向了風口浪尖。

2

“謙受益,滿招損”

——“

不妥協

的特斯拉,深夜道歉

“傲慢”的特斯拉,“讓人費解”的公關回應,徹底惹惱了大批群眾。特斯拉官微的說辭,也一味地抹黑女車主,“近期的負面都是她貢獻的”“我覺得她也很專業,背後應該是有人的”等不太妥當地表述,無處不體現著特斯拉的傲慢與不屑。

客觀而言,幾乎沒有一家企業能讓全體消費者都滿意。然而,連最基本的對消費者的尊重以及讓消費者滿意的態度都沒有的話,那這樣的“明星”企業,也會招致自身的損害。群情洶湧,迅速傳導到了資本市場。美國當地時間19日,特斯拉股價開盤大跌,盤中一度跌逾6%,截至收盤,特斯拉收跌3。4%。

很快,4月20日深夜,特斯拉一改以往“不妥協”的態度、低下他那“高貴的頭顱“,透過微博向客戶、網友和媒體道歉,稱“尊重並堅定服從政府各相關部門的決定,尊重消費者,遵守法律法規,堅決堅定地積極配合政府各相關部門的所有調查。”

3

“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

——

特斯拉的資料霸權

特斯拉的事故頻發,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特斯拉在老家美國也陷入了輿論漩渦。4月17日,美國德克薩斯州,一輛特斯拉Model S型汽車突然撞到路邊的大樹引起爆燃,車內兩人當場死亡,場面慘烈。這次事故的特別調查小組已經向特斯拉公司發出搜查令,要求檢視該事故車的資料。

資料!資料!只有行車資料才是查明事故原因的關鍵證據!

近年來,上百名特斯拉車主經歷了“剎車失靈”的驚險時刻。對於頻頻發生的消費者維權事件,特斯拉給出的原因五花八門,背後始終圍繞著一個核心:車沒問題。特斯拉的車輛執行資料,目前只能透過其後臺檢視,車主無法獲取,政府相關部門也很難對此作出監管。但作為行駛資料的唯一掌握者,特斯拉從未向車主們、監管部門以及公眾給出任何事故車輛的資料報告。這就導致剎車失靈等事故發生之後,事故原因的最終解釋權屬於特斯拉所有。也就是說車輛自身有沒有問題,由特斯拉自己說了算。這也導致了消費者對特斯拉“資料霸權”的強烈不滿!

4月21日,鄭州市場監督管理局迴應,責成特斯拉汽車銷售服務(鄭州)有限公司立即出具相關行車資料。在多方壓力之下,特斯拉公司於4月21日深夜表示,將提供事發前半小時車輛原始資料。22日,特斯拉承諾將於晚上六點前提供相關行車資料。特斯拉公開資料事情自此取得階段性勝利。

4

車主到底有沒有權利檢視自家車輛

後臺資料?

回顧上海車展特斯拉女車主維權的整個過程,其實可以很容易找到本質:

這起事件中涉及的特斯拉車輛,是否有剎車失靈的問題?

而找到真相的唯一途徑,就是把該車失速前一段時間的行車資料拿出來,到權威的第三方機構進行鑑定,查明事故發生的原因是否屬於車輛自身故障引起。

然而問題來了,“純電動轎車在使用(行駛)過程中產生的行車資料是否屬消費者知情權”這一疑問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因此鄭州市場監管局專門就此向河南省市場監管局進行請示,上級部門已明確批覆,這一問題屬於消費者知情權範疇。

劃個重點:

消費者知情權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對於消費者的知情權的具體規定如下:

“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效能、規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後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

那麼,特斯拉後臺都會收集車輛的哪些資訊?

在特斯拉的隱私條款中,特斯拉收集的資訊主要有:

遠端資訊處理日誌資料、遠端分析資料、安全分析資料、安全分析資料、服務歷史記錄等。

其中遠端資訊處理日誌資料便是我們關注的車輛的行駛“後臺資料”,包括

車速、制動和加速系統、安全系統、電子制動器等資訊。

對於本次事件而言,遠端資訊處理日誌資料才是破解“謎案”的關鍵證據。

5

這不光是特斯拉的事,是所有智慧汽車要面對的問題

在科技進步飛速的當下,包括特斯拉在內,各種智慧汽車正向我們狂奔而來。不可否認的是,當年馬斯克將特斯拉帶入中國,重新整理了國人對智慧汽車的認知,也促進著本土智慧汽車行業的發展。

但是,每一輛智慧汽車每天都會產生大量資料,對於這類資料該如何應用與管理?車企和使用者又各有何種權利與義務?這些問題不光是特斯拉的事,更是所有智慧汽車要面對的問題。

對於廣大車主而言,自己愛車的相關資料,消費者不應該只有知情權,更應該明確所有權和使用權。

縱觀人類法律發展史,我們能看到法律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不斷完善法律規則、填補法律空白的過程。相信這次維權事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與完善;也希望這次維權事件,能得到妥善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