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商用車要在“十四五”實現彎道超車

9月23日,上汽集團在商用車業務媒體溝通會上釋出了十四五期間的發展規劃:至2025年,上汽商用車板塊整車銷量要比“十三五期末”實現翻番,其中新能源銷量佔比達38%,智慧網聯裝機率達60%,海外銷量佔比達25%,成為綠色智慧商用生態“創領者”。

如此旗幟鮮明地謀篇佈局綠色智慧商用車生態,“大夢先覺”的上汽集團看準了這次實現商用車業務彎道超車的重要機遇。

上汽商用車要在“十四五”實現彎道超車

上汽集團副總裁 藍青松

謀篇佈局之資本

眾所周知,上汽“不差錢”,雄厚的資本保障是上汽商用車業務能夠邁向更高臺階的基礎。就在不久前,透過股權和業務調整,上汽商用車板塊實現了對上汽大通、上汽輕卡、上汽紅巖、申沃客車和南維柯五大整車企業的全面掌控,過去張開的五個“手指”,如今緊緊攥成了一個“拳頭”,更好釋放聚合效能的時機已到。

如上汽集團副總裁藍青松所說:“整合能更有效地利用資本資源,更好地運用整車資源,相互賦能,加快新四化轉型。從管理角度講,新股權結構可以更好利用上市公司的激勵機制,更好激勵團隊。”

“不差錢”不代表一根筋,上汽善用資本除了在於整合核心業務,也在於非核心業務引入外部資本,形成合力。如現在已經有500萬用戶的租賃平臺“房車生活家”,如商用車智慧駕駛科創公司友道智途,在這些業務中,上汽都選擇了與資本市場合作。

“凡事都靠自己來,這是工業時代思維,積極利用資本市場,不光是錢的問題,更在於調動不同的資源稟賦,相容並舉,實現高速發展。”藍青松說。

上汽商用車要在“十四五”實現彎道超車

謀篇佈局之技術

如果說資本是一個企業做大的基礎,那技術則是企業做強的核心。在集團整體研發協同的前提下,上汽在商用車技術中心軟、硬體投資上已超過40億元,在國內同類型機構中投入最大。10年前,上汽商用車開始形成技術自主能力,近五年,上汽商用車進入研發快車道,在重卡、輕卡、輕客、皮卡、SUV、發動機等市場都推出了一些極具技術含量的產品。

不單投入大,上汽商用車技術中心的優勢更在於用超前的戰略眼光最早進行了汽車新四化佈局。上汽集團副總工程師郝景賢表示:“在商用車板塊,上汽商用車做電氣化、智慧化、網聯化產品開發最早。氫燃料電池、整車,我們在全國率先做系統開發,同時也是全國第一家拿到氫燃料電池工信部准入許可的企業。”

超前部署,敢於投入,讓上汽商用車在市場都找到了技術支撐點。目前,上汽已成為全球唯一一家實現多品種燃料電池車商業化落地的企業,其新能源產品在國內及海外市場都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

上汽商用車要在“十四五”實現彎道超車

謀篇佈局之創新

5G、人工智慧、物聯網,新技術催生了新的商業生態,在這條新賽道上,上汽商用車沒有抱殘守缺,而是選擇了主動擁抱變化。

以智慧化為例,上汽“5G+L4級智慧駕駛重卡”早在2019年就於上海實現了東海大橋和洋山深水港區間的無人駕駛。2020年,洋山港智慧重卡累計行程超過42萬公里,完成2。1萬個標箱商業化試運營,達到國內領先。2025年前,上汽智慧重卡將實現大規模商業化運營,形成年運輸100萬標準集裝箱能力。

關於創新,另外一個不得不提的是上汽於業內首創的C2B大規模個性化智慧定製模式,這已經成為了包括大通在內的上汽產品招牌營銷生產模式。使用者參與定義、設計、驗證、選配、定價、改進產品,真正實現了C端和生產的深度融合。

當其他企業還處於智慧化駕駛和私人訂製的概念或初級嘗試階段時,上汽商用車在這些領域的探索已經看得見、摸得著,拿出了令市場信服的產品。用前瞻思維造車,用紮實技術落地,上汽真切把握住了開啟新時代大門的抓手。

上汽商用車要在“十四五”實現彎道超車

謀篇佈局之海外

汽車工業百年史,中國無疑是個晚生後學,但中國汽車人從來沒有放棄走出國門,佔領世界產業高地的努力。任何一個有追求的民族企業,在其發展規劃中,都不會放棄這個“出海夢”。在出口領域,上汽商用車已經走在了前列。

以上汽大通為例,其品牌成立之初就將海外業務納入在發展規劃中,目前產品和服務已進入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今年海外銷量佔比更超過25%,創造歷史新高。“我們的技術能力建設一直是面向國內和海外兩個市場,人才隊伍、技術標準、實驗體系、知識體系,完全能夠滿足國外市場嚴苛要求,不光是法規、政策,也包括市場和客戶需求。”郝景賢說。

產品之外,上汽商用車也加緊了海外的網路佈局,歐洲、澳新、南美等重要市場都建立了有效的服務網路,為其十四五期間在海外開疆拓土打下了堅實根基。

上汽商用車要在“十四五”實現彎道超車

新的浪潮已在眼前,上汽商用車在不忘傳統賽道的同時,著重佈局新賽道的競爭能力建設。如藍青松所言:“上汽商用車要引領綠色智慧商用生態,這一天肯定會到來,我們要跑在第一梯隊的前面。”

也許上汽實現在商用車業務的彎道超車,就在下一個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