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所有的苦,都源於這一點!心理大咖黃啟團告訴我們如何破局

婚姻中所有的苦,都源於這一點!心理大咖黃啟團告訴我們如何破局

被採訪者:黃啟團 文:賈方方

婚姻中所有的苦都源於

因為害怕被傷害,我們穿上了厚厚的盔甲。

盔甲保護我們的同時,也傷害了伴侶。於是,冷戰、爭吵接踵而至。自此,

兩個人躲在盔甲後,失了連線能力,也丟了親密的可能性

恐懼是正常的,也是應該的,在外面的世界,我們有時必須穿上盔甲保護自己。

但是,愛人是陪伴我們一生的人,大家都穿著盔甲,愛從何談起呢?

親密是需要勇氣的。

我們需要勇敢地冒險,試著在愛人面前丟掉盔甲,敞開心扉。

當然,想要做到這一點非常不易。我試著從幾個最常見的問題入手,針對性地給出解決方案。

倘若有人因此擁有了一點點勇氣去冒險,這篇分享都是值得的。

01

盔甲下被壓抑的“我”

我們先來看看藏在盔甲下的“我”是怎麼對待自己的。

妻子辛辛苦苦策劃了一場全家人的國慶遊,結果丈夫卻說要去陪朋友。妻子的失望和委屈可想而知,但她表現得很平靜,溫柔地說著:“你同學更重要嘍!”“我跟女兒沒地方去,就待在家裡了!”丈夫聽她話裡有話,情緒一下就上來了。可不管丈夫如何發脾氣,妻子都很剋制,自始至終都沒有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婚姻裡,有很多人像這位妻子一樣不敢表達自己的情緒:有人和她一樣,選擇了壓抑;有人選擇把情緒隔離,變得很冷漠;還有人乾脆把情緒忽略掉,用各種方式轉移話題,成了所謂的幽默大師。

盔甲下被壓抑的“我”

。丈夫嘴上說著不生氣,但話裡話外都是對妻子的指責,嗓門震天響。妻子心裡有委屈不說,但關門聲音很大,給丈夫端杯水都能濺出水花來。還有人一輩子沒發過脾氣,也沒和伴侶拌過嘴,突然有一天,疾病甚至是癌症找上了門。

然而,情緒是一種能量,即便沒有表達,也會以其他形式表現出來

我把總是壓抑情緒的人稱為“垃圾人”,因為他們可能大半輩子都是老好人,最後卻因為一件很小的事徹底爆發,婚姻瞬間陷入無可挽回的境地。

情緒越壓抑,爆發時就越激烈。

為什麼我們不敢表達情緒?本質上是因為害怕。害怕表達情緒會引發衝突,會被人嫌棄,會破壞關係……為了防止這些發生,只能選擇遠離情緒。

有一年我去泰國上課,一個環節是學員們互相按摩,老師要求被服務的一方必須精準地向服務的一方下達指令,比如力道重一點兒或輕一點兒,捏脖子或捶背等。練習結束後,老師讓我們分享給出清晰指令後感受到的服務有什麼不同。

有兩個學員是一對夫妻,妻子分享時淚流滿面:“這是我這輩子得到老公對我最好的待遇,結婚20多年來,他從沒有像今天這麼服務過我。”丈夫很委屈地搶過話筒說:“可是,親愛的,以前你也沒有跟我說啊!這點兒事情,你說了難道我還做不到嗎?”

這是一個特別典型的故事。很多人不願意或不屑於表達自己的需求,總期待伴侶主動去做。

如果夫妻兩個人都壓抑情緒,遭殃的就是孩子了。

婚姻中所有的苦,都源於這一點!心理大咖黃啟團告訴我們如何破局

02

很遺憾,伴侶是另一個人,他不可能完全瞭解你的需求,即便是你的左手也無法準確地知道右手的想法。

我們再來看下穿上盔甲的“我”又是如何對待伴侶的。

提起丈夫,妻子哭得稀里嘩啦,她說他理智得不像個人。看偶像劇時,她哭得妝都花了,丈夫毫不動容:“那是演給你看的,假的。”逛商場時,她看上了一款戒指,說真好看,丈夫拉起她就走:“好看又不能當飯吃,傻子才會花錢買這種東西。”吵架時,他總能用完美的邏輯和正確的道理把她噎得結結實實……

盔甲外被忽視的“他”

他們意識不到自己對伴侶的傷害,也感覺不到伴侶的受傷:妻子已經氣得跳腳了,丈夫該幹嘛幹嘛;丈夫被刻薄的話紮了心,妻子繼續甩刀子……兩個人就像海水與火焰一樣隔離。

人天生是有共情能力的,為什麼後來失去了呢?少數和基因有關,更多和成長環境有關,因為受過傷,因為有恐懼。比如曾經遭受暴力、被遺棄、被忽略等。丈夫因家庭原因早早當了家,雖然也有脆弱,但經驗告訴他哭是沒用的,甚至是有傷害的。於是,他漸漸學會了不流露任何情緒。

盔甲外被忽視的“他”

歐洲曾經流行過一種教育方法,把孩子交給傭人教育,不許孩子哭鬧,也不許擁抱孩子。這樣,孩子就不會受情緒影響,做事也更專注。這批孩子確實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他們不能表達自己的情緒,也無法理解別人的情緒,大多沒朋友、婚姻不幸福甚至沒有婚姻。

如果一方缺乏共情能力,另一方就會很痛苦,不停抱怨,衝突不斷。如果兩個人都缺乏共情能力,也許會少很多衝突,卻也少了親密的可能。衝突是開啟關係的大門,敢於衝突,才會有連線,才能更親密。否則,你好我好大家好不過是表面的和諧,遇到重大問題時,很容易分崩離析。

有位妻子在我的課上哭訴,說公司辛苦賺的錢全被丈夫敗光了。在妻子的講述裡,丈夫不務正業,整日投機取巧,結果賠了個底兒掉。她說,自己沒想到他竟是這樣毫無理智、毫不上進的人,當初瞎了眼才會看上他。

丈夫真如妻子所說的這般不堪嗎?在丈夫的故事版本里,他出身貧寒,在岳父創辦的公司工作,妻子做總經理,他做副總。妻子常常嫌他這不好那不對,別人也懷疑他是靠關係上位的。於是,他試圖用高風險投資來證明自己。

事實上,每種行為背後都有一個正面動機。如果我們只看到負面動機,就會和這位妻子一樣,對另一半有諸多不滿,非但不能讓對方有所改變,反而會讓其變本加厲。

伴侶無法與自己共情,這是很多夫妻面臨的問題。

這位丈夫的正面動機是證明自己,那麼,除了做高風險投資,還能怎麼做呢?我建議妻子不讓丈夫做總公司的副總,而是做分公司的總經理。這樣,他就不用應付各種非議,也不用擔心因工作和妻子爭執,能夠心無旁騖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用更好的方式來證明自己。後來,丈夫負責的分公司業績大幅提升,和妻子的關係也變好了。

婚姻中所有的苦,都源於這一點!心理大咖黃啟團告訴我們如何破局

03

而一個不能表達情緒的人,是無法共情別人的。

穿上盔甲,本是為了安全,實則危機重重:“我”被壓抑,“他”被忽略,“我們”無法親密,也無法長久。

如果我們能夠看到正面動機,那麼就可以用更健康的方式滿足對方,他也就不必再做出具有傷害性的行為了。

。具體怎麼做呢?

脫掉盔甲,遇見幸福的“我們”

脫掉盔甲,遇見幸福的“我們”

丈夫瞞著妻子把私房錢借給了媽媽,妻子問他,他撒謊說借給了一位朋友。到了時間,妻子問怎麼還沒還,他說這個朋友總這樣,妻子便質疑他為什麼借錢給這種人,他又開始琢磨新的藉口……如此下去,雙方的隔閡必然越來越大。

我們要勇敢地冒險,試著在愛的人面前放下恐懼,脫掉盔甲

丈夫可以說:“親愛的,真的對不起,我媽當時需要一筆錢供我弟讀書,我怕你擔心,又怕你罵我,所以就揹著你做了這件事情。現在我弟還沒出來工作,這個錢也沒法還你,真的不好意思。親愛的,怎麼辦啊?”當丈夫這麼說了之後,妻子也能夠理解:“沒事,我就怪你不跟我說,說出來就沒事了。”

勇敢地呈現問題:呈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勇敢地呈現問題並非易事,尤其是呈現自己的脆弱,因為這可能會讓我們受傷。但我們必須勇敢嘗試,因為這是我們要相伴一生的愛人。

妻子讓丈夫在他的公司給侄子安排個差事,丈夫知道這孩子好吃懶做,就給他安排了小職員的位置。結果,妻子覺得丈夫不重視自己家人,非要他安排個領導職位,還說如果這點事都辦不成,他這個老闆就太窩囊了。

我們首先得承認問題的存在,否則,就會把力氣花在掩蓋問題上。

這位丈夫可以把自己的無奈、痛苦完完整整地告訴妻子:“親愛的,你這個要求真的讓我很為難。他什麼都不幹,我就讓他當領導,有失公平,無法服眾,公司難管。如果我真的這麼做了,其實是在害他。萬一我的公司關門了,他到別的公司怎麼辦呢?”只要妻子是愛丈夫的,她就能理解他的無能為力,不再強人所難。

如果勇於呈現問題,問題變成了桌面上的事情,也就能解決了。

敞開“我”的脆弱:發出請求,喚醒對方的慈悲

很多人不敢開啟自己,就把矛頭指向了伴侶,錯誤地把伴侶這個人當成了問題所在。妻子總是無底線地付出,然後又無休止地抱怨。丈夫覺得她像個神經質的怨婦,拼命地想躲。可是,他越躲,妻子抱怨越多。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破壞關係的不是人,而是防禦模式:討好。如果這個模式依然存在,解決掉這個問題,還會有下一個問題。

一個人為什麼會有防禦模式呢?凡是長刺的人,內心都是痛苦的。他一定是有一些無能為力的地方,需要這個刺保護自己。在妻子的經驗裡,只有討好別人,才能安全地長大。因為長期壓抑,她把對愛的需求全部轉嫁到了伴侶身上,對丈夫期待很高。當丈夫不能達到她的預期時,她就會爆發式地討要。

這時,我們一定要保持覺察:一個人的行為≠這個人,一個人的模式≠這個人。

但無論是尊嚴被挑戰而暴怒,還是擔心婚姻出問題而妥協,其實都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丈夫可以和妻子一起了解她的成長環境、防禦模式的養成等,並協商好,當妻子再次出現這種模式時,丈夫要溫柔地提醒:“親愛的,我知道你陷入了討好的防禦模式,可不可以停下來……”在丈夫的理解和包容下,妻子會更願意放下防禦,和丈夫一起改變自己的模式。

當我們願意敞開自己的脆弱和痛苦,就會喚醒伴侶的慈悲。

婚姻中所有的苦,都源於這一點!心理大咖黃啟團告訴我們如何破局

04

覺察“他”的防禦模式:看見對方的痛苦,喚醒自己的慈悲

盔甲下,“我”不敢表達情緒,不敢表達需求,無疑太沒有自我了。這種模式在傳統婚姻中非常常見,這和東方文化的集體主義有很大關係,講究犧牲小我、顧全大局。

盔甲外,“我”不能夠與另一半共情,不能看到他的正面動機,似乎又過於自我了。越來越多的年輕夫妻出現這樣的問題,夫妻一方上過心理課的尤為明顯。這和西方文化的個體主義有很大關係,更多強調自我意識。

關於後面這一點,我想著重說一下。在心理行業做了25年,我發現上完心理學課後,學員的離婚率會大幅提升。為什麼?因為他們覺得自己進步了,也希望伴侶來上課。可是,人大多是不願意改變的,就像有人學習上了癮,很難讓他停下來一樣。於是,上過課的人就覺得既然他不能和我同步,就只能離婚了。

果真如此嗎?

我們要把人與模式區分開,這樣才能看見對方的痛苦,喚醒自己的慈悲,從而和對方一起對抗防禦模式這個共同的敵人。

所以,完全沒有自我或太過於以自我為中心都是不可取的。中國傳統文化講究中庸之道,我們要把中國文化和西方心理學融合在一起。

記住,伴侶不是我們的敵人,模式才是。

如此,“我”才能順利過渡到“我們”,婚姻才會幸福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