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永州人 生在明末 久在帝王身畔 只因一件事 招人抹黑

做人難,做個好人更難。那怕你本來就是個好人,因一件很意外的事有時也會被誤解,好人也就是這才淨變成了壞人。歷上被誤解、被黑的名人不勝列舉,如被曲解的曹操、被一黑到底的潘美等。但這些都不算什麼,他們都是因為文學作品而被誤讀,但此人卻比竇娥還冤,他於國於民都做了許多好事,由於傳言誤迎敵人,最後將錯就錯,索性就投了吧,結果一世英名也沒有了。他就是大明崇禎朝的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

他是永州人 生在明末 久在帝王身畔 只因一件事 招人抹黑

駱養性(?~1649年),字泰如,湖廣永州籍(今湖南省新田縣駱銘孫村人)。駱家是明朝世臣,從大明開國算起,直到駱養性,前後九代都是皇帝的親軍將領,其中三代統領錦衣衛,可謂累世簪纓,大明貴族。天啟三年(1624年),駱養性因祖蔭以錦衣衛百戶出仕,崇禎繼位後,以左都督(武將在公侯伯爵以下的最高級別)銜執掌錦衣衛,並加太子太傅銜。時值明末農民大起義,天下雖是大明的天下,但已破敗不堪,大明朝己是大廈將傾,縱使崇禎皇帝勤勉,也已經回天乏術了。

他是永州人 生在明末 久在帝王身畔 只因一件事 招人抹黑

崇禎十六年,北京、天津等地爆發了鼠疫,其慘烈程度,正如崇禎十七年,身在天津督理軍務的駱養性說那樣:“昨年京師瘟疫大作,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戶丁盡絕,無人收斂者”。不久崇禎皇帝召駱養性回京,組織守城。鼠疫襲倦下的京師已沒有剩下多少能作戰的部隊(僅剩不到二萬人,主要由錦衣衛、太監等組成)在內無強兵,外無支援的情況下,不到幾天就被李自成攻陷,駱養性也隨之被大順軍抓獲。隨後劉宗敏大肆拷掠明朝官員。《明史 卷二百五十三》記載:“賊下令勒內閣十萬金,京卿、錦衣七萬,或五三萬,給事、御史、吏部、翰林五萬至一萬有差,部曹數千,勳戚無定數”。他的兩個弟弟就在這次拷掠中被酷刑致死。《明季北略》記載:“養性官金吾,坐贓數萬,弟養心、養志,皆受酷刑”。當時內心的痛苦與無奈也許只有駱養性自己才能感受到。他掏空了家產籌集了三萬兩,才免獲一死,但仍被關進了大牢(身居如此高位,面臨生死,掏空家底僅拿出區區三幾萬兩,實在少的可憐。)

他是永州人 生在明末 久在帝王身畔 只因一件事 招人抹黑

四月三十日,多爾袞與吳三桂聯軍在山海關擊敗了大順軍,西進北京,李自成率大順軍倉惶西逃關中,駱養性因此得以免禍。當時有流言傳入北京,說吳三桂護送崇禎皇帝的太子朱慈烺回京繼位。《流寇志》記載:“己丑初二,關兵滿兵入京師。降賊諸臣見賊敗,多謀南遁,乃見平西檄,許反正擁立東宮,諸臣皆留不行。吏部侍郎沈惟炳、戶部侍郎王鰲永、錦衣衛指揮駱養性倡率故臣設宗廟崇楨位於午門,行哭臨禮。養性備鑾儀法駕,百官隨滷薄,迎太子於朝陽門外”。在北京剛剛獲得自由的明朝遺臣們竟然都相信了,因為吳三桂的大軍確實正在向北京開來。

他是永州人 生在明末 久在帝王身畔 只因一件事 招人抹黑

於是,駱養性與吏部侍郎沈維炳,約諸臣在午門設立了崇禎靈位,一番哭奠之後,駱養性便備鑾駕儀仗,大開城門前去迎接新皇帝。可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吳三桂來了,而朱慈烺卻換成了多爾袞,鬧了半天他們竟然迎的是清朝攝政王的大駕。《流寇志》記載:“錦衣衛指揮駱養性倡率故臣設宗廟崇楨位於午門,行哭臨禮。養性備鑾儀法駕,百官隨滷薄,迎太子於朝陽門外。甲騎數萬及都門,百姓皆傳吳將軍護駕至。百官望塵伏道左,止輦仰視,則大清九王也”。

他是永州人 生在明末 久在帝王身畔 只因一件事 招人抹黑

這幫遺老遺少們頓時傻眼了,當時不少明朝官員因不願與滿人為伍,都悄悄溜走了。《流寇志》記載:“百官相顧警異。關寧兵已前驅疾走。都城門上盡立白旗矣。九王入居武英殿”。唯獨駱養性等人留了下來。駱養性當時腦子非常清楚,崇禎死了,大順敗了,清朝大辮子來了,這說明什麼問題呢?毫無疑問,大明亡了!若論忠他沒有做大明的鬼,若為天下蒼生計,事誰不一樣啊?駱養性索性將錯就錯,隨即歸順了清朝,並迎多爾袞到武英殿,率眾朝見。多爾袞委任駱養性以左都督原官外任天津總督。

他是永州人 生在明末 久在帝王身畔 只因一件事 招人抹黑

人生不好意十之八九,造化弄人啊!駱養性從此被歷史拉黑,先降順,後投清,這不是個反覆無常的小人是什麼?其實駱養性投清為實,但降順或許不實。也許當時果實是降了大順,而順軍入北京後到處劫掠錢財,即使降了,作為前朝顯貴肯定有錢,那麼就交出來吧。不交?大刑伺候。所以,史載其納銀免刑確實是事實。但不管怎麼說,從此他就沒有好名聲。

他是永州人 生在明末 久在帝王身畔 只因一件事 招人抹黑

駱養性歸順清朝後,就向剛剛建立的清朝,上疏“鹽課”“徵納錢糧”“漕糧”“兩淮鹽務”等事關國計民生的大事建言獻策,均為朝廷所重視和採納。

雖然明朝滅亡了,但駱養性一直沒忘明朝,不久,他因為在接待南明派來議和的使臣左懋第等人,過程中說了一些極不忘明室的話,被多爾袞安插的眼線發現,多爾袞大怒!即刻派人將駱養性召回北京,議革職為民,但念駱養性有功,僅革去了總督職,保留了太子太傅、左都督官銜。然而也由此遭到重創。考慮到駱養性的家世背景,多爾袞越來越不信任他,故此一直讓他閒住,後面只加了個太子太師。駱養性也心不甘,順治二年,他疏言:「守候期年,末蒙委任。今陛太子太師,何敢坐糜祿而不思報效?伏懇勅諭吏部。」但得到的回覆是:「靜候簡用」 。順治六年,清朝終於開始啟用駱養性,但只給了個浙江掌印都司,然後把他打發到浙江。《清史稿·駱養性傳》:“吏部以養性原系武職出身,前已祿事撤任,不應再補文職,請勅兵部降用。六年二月,授浙江掌印都司。尋死”。駱養性心裡委屈,十幾年戎馬,官居一品都督,如今被打發到地方做箇中級官員,不久就猶憤而死。

他是永州人 生在明末 久在帝王身畔 只因一件事 招人抹黑

其實不管怎麼說,他許多方面是為國家、為天下百姓著想。我們在這裡舉幾個其史載事蹟來說明吧。

崇禎十四年(1641年),朝廷首輔周延儒權傾朝野,結黨營私,被御史彈劾。崇禎皇帝庇護周延儒而訓斥御史,熊開元、姜埰心下不服又聯名上疏為御史申辯,崇禎皇帝惱怒,令錦衣衛將其鎖拿治罪。因嚴刑拷打始終問不出幕後有指使之人,崇禎皇帝密旨駱養性將二人秘密處死,駱養性未執行,併為二人說情,他們才得以活命。周延儒最後因謊報軍情,被駱養性彈劾賜死。

他是永州人 生在明末 久在帝王身畔 只因一件事 招人抹黑

明末為應對農民起義軍,朝廷向民間又加收了三項重稅,分別為:遼餉五百萬、新餉九百萬、練餉七百三十萬,共計二千多萬兩銀子。清朝入關後仍沿用徵收。順治元年(1644年),駱養性任天津總督時奏請免除明代三餉,順治皇帝聞奏即下旨全部免除。此舉減輕了老百姓的一項沉重負擔,為天下百姓免去兩千萬兩銀子重稅,使天下受福。

重修上湖南會館。上湖南會館坐落在北京東草廠衚衕,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其功能主要為湖南學子進京趕考,官員到京述職,提供住宿等服務。同時又是湖南在京官宦聯絡家鄉感情聚會之所,是當時的湖南駐京辦事處。此館的主要創始人就是駱養性的父親駱思恭。話說駱養性雖在北京出生,對於家鄉湖南相對來說是陌生的,但仍心繫家鄉。他於崇禎年間斥金重修了會館,使會館直到清朝時期仍富麗堂皇,儲存完整。

他是永州人 生在明末 久在帝王身畔 只因一件事 招人抹黑

不但如此,駱養性在大清建國百廢待興、人才匱乏的初期,出以公心,先後向清朝推薦了許多賢才,如戶部侍郎黨崇雅、兵部侍郎李化熙、通政使王公弼、副都御史房可狀、刑部尚書李化熙、天津巡撫張忻,這些人均被重用,成為了清朝的重臣。

他是永州人 生在明末 久在帝王身畔 只因一件事 招人抹黑

細考歷史,駱養性一生除降清一事更無劣跡,後世史學家對其評價也是非常高,認為他心繫天下百姓,庇護、舉薦賢良,是難得的正直之臣。駱養性只是做了一個明白人,而後世人對其評價時,往往以他降清而進行抨擊,竊為不公矣。

參考:

《清史稿·駱養性傳》

《光緒順天府志》

《崇禎長編》

《 明史·列傳第一百九十六》

《永州府志·先正傳·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