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彭州山洪之殤背後:為何說是天災更是人禍?這場悲劇本可避免

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在

《遊褒禪山記》一文中曾說:

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

如今道路交通發達,世上奇妙雄偉、珍異奇特、非同尋常的景觀,

遊客們很容易就能飛馳前往。

四川彭州山洪之殤背後:為何說是天災更是人禍?這場悲劇本可避免

王安石像

福兮禍所伏。在我們享受親近自然、怡情山水的快樂的時候,切莫鬆懈安全意識,放棄對自然應有的敬畏和對生命應有的尊重,造成樂極生悲的慘禍。

這裡以

彭州“8。13”山洪爆發的災禍為例,透過深刻的反思,以期吸取教訓,強化防控,切實防止類似的悲劇重演。

彭州“8。13”山洪爆發背後的人禍本來可以避免。

截至目前,此次突發山洪災害共造成7人死亡、8人輕傷。

四川彭州山洪之殤背後:為何說是天災更是人禍?這場悲劇本可避免

“彭州釋出”官微訊息

事發地點位於龍門山鎮龍漕溝。相關資料顯示,龍漕溝是彭州市小魚洞鎮中壩村和龍門山鎮寶山村的界溝,龍漕溝地處湔江河支流,而龍漕溝小流域屬於沱江水系。

四川彭州山洪之殤背後:為何說是天災更是人禍?這場悲劇本可避免

龍槽溝地處龍門山脈中的峽谷,西北面是海拔可達4000多米的巍峨雪山,冰雪融化出來的雪水從高山上奔流而下。

每逢夏季,

有不少遊客前往龍漕溝耍水,露營

。在彭州當地不少社交(網路)平臺上,都有宣傳龍漕溝徒步、露營、玩水的推薦資訊。

四川彭州山洪之殤背後:為何說是天災更是人禍?這場悲劇本可避免

社交(網路)平臺虛假宣傳、惡意引導的內容

四川彭州山洪之殤背後:為何說是天災更是人禍?這場悲劇本可避免

社交(網路)平臺虛假宣傳、惡意引導的內容

事發當天,彭州市龍門山鎮轄區有對流雲團生成,同時在龍漕溝發生短時突然性降雨。戲水遊客所在的下游,現場雖然並無降雨,但大量雨水形成的山洪在頃刻間傾瀉而下。

當時遊客們在河邊或者淺灘露營、玩水。

河水突然漲起來時,

大多數人來不及收拾物件,慌忙往岸邊躲避。

河水暴漲的速度很快,有人還沒有反應過來就被沖走。

四川彭州山洪之殤背後:為何說是天災更是人禍?這場悲劇本可避免

龍漕溝山洪爆發

四川彭州山洪之殤背後:為何說是天災更是人禍?這場悲劇本可避免

龍漕溝山洪爆發

現場影片顯示:原本近乎乾涸的河道,轉瞬之間洪流奔湧,來不及逃生的人站在河道中間的石臺上,直至被不斷上漲的水位吞沒。

龍漕溝具有落差大、集雨面積大、形成洪水後流速快的特點,山溪的水位10秒鐘內可上漲50釐米,不適合親水休閒。

四川彭州山洪之殤背後:為何說是天災更是人禍?這場悲劇本可避免

山洪發生後,一對父子被困於山洪之中,父親抱著孩子,背對洪水,坐在一塊石頭上,父子二人後被洪水捲走。

四川彭州山洪之殤背後:為何說是天災更是人禍?這場悲劇本可避免

8月14日,在四川省彭州市龍門山鎮龍漕溝,消防救援人員在河道搜救。

有遊客表示,自己是在短影片平臺看到了這個地方,便和朋友一起去玩。此前,網上確有不少博主推薦這裡,賣點就是免費耍水、納涼避暑,還有帖子寫著“水流不急,不是太深”。除天災之外,不負責任的種草與僥倖心理作祟也為這場悲劇埋下了伏筆。

龍漕溝屬於地質災害點位,易發生泥石流、山洪災害。按照彭州市防汛防災要求,禁止一切人員進入河道內。早在2021年,當地已多次發文提醒遊客不要前往龍漕溝等地戲水、露營等。當地居民表示,龍漕溝周圍一直有鐵絲網圍著,溝里路很難走,本地人都不會下去玩。

四川彭州山洪之殤背後:為何說是天災更是人禍?這場悲劇本可避免

龍漕溝的宣傳警示牌:珍愛生命,請勿下河

四川彭州山洪之殤背後:為何說是天災更是人禍?這場悲劇本可避免

龍漕溝附近的鐵絲網被遊客破壞。其上懸掛有紅色警示牌,提醒“禁止下河、珍愛生命”。

當地主管部門、鄉鎮村社及部分社交(網路)平臺難辭其咎。

既然龍漕溝屬於地質災害點位,極易發生泥石流、山洪災害,那麼,僅僅滿足於發文件、樹警示牌、攔鐵絲網是不夠的,必須令行禁止。事實上,當地主管部門和鄉鎮村社有提醒預防措施但實施力度較弱,結果是放任遊客破壞鐵絲網而不修補,自由進入本是旅遊禁區的“野遊”之地而聽之任之。山洪沒來不無“竊喜”心態,助推當地旅遊發展第三產業搞活經濟增加財源何樂而不為?山洪來了叫幾個村社人員拿喇叭或扯嗓子去吼一吼,執行力非常有限。即便有位老哥急得又是聲言下跪乞求又是飆髒話,在溝裡戲水、打麻將的一些遊客依舊無動於衷。

且問,當地主管部門、鄉鎮村社在防患未然方面真正盡職盡責、把防控措施落到實處了嗎?

不得不說,發生這樣的悲劇,當地主管部門、鄉鎮村社及部分推波助瀾的社交(網路)平臺難辭其咎!

當野生景點在社交平臺上刷屏,容易讓人忘記自然環境中潛藏的風險。當地管理部門除了樹立風險提示公告,還要拿出更多防範措施,引導遊客安全出行遊玩。

四川彭州山洪之殤背後:為何說是天災更是人禍?這場悲劇本可避免

龍漕溝野生景點在社交平臺上刷屏,讓人忘記了自然環境中潛藏的風險。

如何對待和治理“網紅野生景點”的問題,也值得人們從最佳化社交媒介呈現、完善出行攻略等多個角度進行深入思考,並採取強有力的措施防患於未然。

社交(網路)平臺不是法外之地,有監管、稽核相應影片、博文的義務,應對包含危險行為或不安全因素的內容新增安全提示,對一味追求流量、博取眼球而忽視安全警示或故意虛假宣傳、惡意引導的內容及時刪除。

作為成年人,遊客也要為自己的無知無畏或者明知故往承擔責任和後果。

“下雨天不進山溝”是基本的常識,何況事發地點的龍門山鎮龍漕溝是未經開發的地質高風險區域,

山洪爆發時還是承擔洩洪任務的溝渠。

一些遊客稀裡糊塗地被忽悠進入兇險之地,或是明知有山洪偏向山溝行。他們對沿路的醒目警示牌視而不見甚至不屑一顧,抱著僥倖心理穿越鐵絲網下到溝底,全然忘記了不越雷池一步、不立危牆之下等古訓,禍及己身和家人孩子,教訓至為沉痛。

四川彭州山洪之殤背後:為何說是天災更是人禍?這場悲劇本可避免

山洪爆發時被困的家長和孩子

逝者長已矣,傷者待康復,此時再責怪他們無濟於事,也不忍心。惟願前事不忘

,後事之師,大家

多些知性和理性。旅遊前一定要做足安全功課,備足安全物資,掌握避險急救知識和技能,優先選擇去那些開放完善、有安全保障的正規景區景點。隨時注意有無提醒危險的警告牌、標語等,千萬不能置生命安全於不顧,以身試險,鑄成大錯。

珍愛生命,遠災避禍,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家人孩子負責,對社會大眾負責!

四川彭州山洪之殤背後:為何說是天災更是人禍?這場悲劇本可避免

山洪易發區警告牌

關注作家林中長嘯,閱覽紀實報告文學和小說、散文、詩歌等原創作品。城鄉題材廣闊,視角獨樹一幟,內容及嫻熟文筆廣獲好評。注重讀者交流,凡評論必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