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失德,會給家庭“招惹”來這些事端,影響兒孫後代

老人失德,會給家庭“招惹”來這些事端,影響兒孫後代

老人有德,惠及三代。老人無德,影響兒孫。

一個老人有沒有德行,那他對於家庭的影響,是極大的。有的家庭因為老人有德而興盛,而有的家庭因為老人無德而衰敗。

老人對於家庭,為什麼會有如此之大的影響呢?

因為老人是家庭中的頂樑柱,同時也是兒孫的榜樣,你做得不好,那兒孫後代又怎麼可能會好呢?

俗話說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這所謂的“老”,從字面意思來解釋,就是年紀大的意思。而深入一點來說,

所謂的“老”,其實跟“德行深厚”有關。

現代人,從來不重視德行,總覺得能賺錢就好。像這樣的想法,那是不正常的。沒有德行,你再有錢也守不住。

唯有你德行深厚了,財運和福報,才會惠及你的家庭和兒孫。

談到“老人”,就不得不談到這麼一個問題——兒媳婦和公婆的關係。

公婆有什麼態度,兒媳婦也會“一報還一報”。

要知道,一旦公婆和兒媳婦的矛盾愈演愈烈,那問題就來了。

公婆無德,會給家庭惹來這些事端,要注意了。

老人失德,會給家庭“招惹”來這些事端,影響兒孫後代

問題一:公婆無德,會影響年輕一代的婚姻關係。

現代社會,為什麼兒媳婦和公婆的關係會如此僵化呢?由於

雙方不存在親緣關係

,前者覺得公婆不好,後者又沒有謙讓之心,這矛盾不就出現了嗎?

有心理研究者提出過這麼一個觀點,

兒媳婦和公婆的關係處不好,因為這兩者就是陌生人的關係,不管婚姻再怎麼樣,都無法彌補血緣的差距。

說得直白一點,所有人都只對有血緣關係的親人好,而不可能對陌生人有任何的感情。

當然,

有德行的長輩,不會計較那麼多,通常都是“愛屋及烏”。

你對我的孩子好,也尊重長輩,那我也可以把你當成家庭的一份子。

而沒有德行的長輩,那就比較計較了。不論你態度如何,反正他們就是堅持老一套的做法,該排擠就排擠,該冷漠就冷漠,絲毫不會有任何的變化。

像這樣的做法, 輕則影響兒女的婚姻關係,重則影響家庭的穩定。

試想,老人和年輕人存在巨大的代溝,那家庭還能好到哪裡去呢?

所以說,作為公公婆婆,還是要懂得尊重年輕一代比較好。不為自己著想,也要為年輕的兒女著想。

老人失德,會給家庭“招惹”來這些事端,影響兒孫後代

問題二:公婆無德,會影響子孫後代的發展。

在你看來,婆媳關係惡化到最後,還會影響到誰呢?毫無疑問,就是子孫後代的發展。

有這麼一個家庭,由於公公婆婆和兒媳婦的關係特別差,所以

他們的孫子特別厭惡這個家庭,甚至仇視爺爺奶奶。

身為公婆的爺爺奶奶就特別疑惑,我們只是跟你的母親有矛盾而已,又沒有討厭你,為什麼你會有這樣的反應和態度呢?

孫子只說了這麼一句話:“你們對我的媽媽不好,那我也不會對你們好。”

就是這番話,讓公婆都震驚了,小孩子如此年幼,就說出這樣的話,那關係又如何相處下去呢?

其實,

一切都是“因果”罷了。公婆對兒媳婦不好,整日針對,那幼小的孫兒就覺得爺爺奶奶以大欺小了。關係,只會越來越糟糕,而不會越來越好。

每一代人,就是因為沒有發現這一點,所以才讓婆媳矛盾惡化下去,然後代代如此,形成了“死迴圈”。這,不就是一種悲哀嗎?

不論在什麼時候,

老人都要以身作則,以誠懇的態度維護家庭的和諧。

如此,才是正道。

老人失德,會給家庭“招惹”來這些事端,影響兒孫後代

問題三:公婆無德,會加劇養老的矛盾。

每個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可以說,

公婆的今天,就是兒媳婦和丈夫的明天。

人,還是不要有僥倖的心理比較好。

有些老人在年輕的時候,就對自己的父母不好。他們認為,這只是我的選擇而已,只要我的後代孝順,那就可以了。

這種“我做得不好,但我希望後代做得好”的心態和想法,本就是有問題的。你沒有樹立一個榜樣,那你的孩子以及子孫,就肯定不會孝順到哪裡去。

為什麼如今有那麼多的孤寡老人?為什麼老人養老會如此艱難?最為關鍵的因素,還是在於年輕人不照顧老人,對他們過分“嫌棄”。

很多人會說,兒媳婦嫌棄老人就算了,為什麼連兒女都會嫌棄老人呢?

一個人的壞,跟他的年紀是沒有關聯的。

有太多的老年人,自己壞就算了,還給兒孫留下不好的印象。再加上某些利益的問題,那他們就真的面臨“久病床前無孝子”的結果了。

老人失德,會給家庭“招惹”來這些事端,影響兒孫後代

老人有沒有德行,不僅影響到家庭的未來,還影響到自己的未來。

要想別人為自己養老,老人就該有一定的德行,至少也要做到體諒年輕人的不易。否則,過分做作,那就真的害人害己了。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