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弟子楊朱,為何被老子評為“不可教”

老子的弟子中,最出名的就是孔子,這是《史記》明確記載的。孔子有三千弟子,作為老師的老子總不會只有一個弟子吧?

老子的弟子楊朱,為何被老子評為“不可教”

孔子問道圖

事實上,《莊子》記載,老子還有另一個名滿天下的弟子——楊朱。孟子說:

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孟子·滕文公下》)

在戰國初期,楊朱和墨子是最有名的意見領袖,整個輿論場為他們所統治。就連儒家亞聖孟子都自愧不如。楊朱還提出了“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的著名論斷。

可是,老子卻曾對楊朱做出“不可教也”的評價。

原來楊朱年輕的時候,擅長辯論,口若懸河,經常將別人駁得啞口無言。楊朱也靠自己的辯才大出風頭,名滿天下。此時楊朱正處在年少輕狂的時候。

但楊朱不滿足於自己的成就。他聽說南方有一名隱士,人稱老聃——就是老子,便南下向老子問學。

此時老子已經辭去了周王室守藏史的官職,回到家鄉隱居。這天,在去往秦國遊歷的路上,老子遇見了前來拜訪自己的楊朱。

老子的弟子楊朱,為何被老子評為“不可教”

老子騎牛畫像

楊朱真誠地向老子請教。可是老子只看了楊朱一眼,便仰天長嘆:

始以汝為可教,今不可也。(《莊子·寓言》)

老子竟直言楊朱不可以被教導。可楊朱並沒有氣餒,而是一言不發,跟著老子走進了一家旅店。

旅店裡的人看見楊朱,就像粉絲看見明星一樣,立刻前來圍觀。坐著的顧客連忙給楊朱讓位子。旅店老闆和老闆娘親自為楊朱遞坐席、毛巾和梳子。

楊朱卻拿著毛巾和梳子,親自遞給老子。等老子洗漱完畢,楊朱又跪著走近老子,說:“之前弟子想向夫子請教,夫子正在趕路,因此沒敢多問。現在夫子有時間了,請問我的過錯。”

老子這才對楊朱說:“你的神態那麼囂張,眼高於頂,目中無人,誰願意跟你深交?”

老子教導楊朱:“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做人要謙虛低調,不能太張狂。”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道德經》第41章)

老子對楊朱的教導,與他對孔子的教導如出一轍:

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楊朱聽後,深感慚愧,施禮曰:“敬聞命矣。”

從此,楊朱就變成了一個“普通人”,待人謙恭隨和。以後楊朱再去旅店,客人不僅不給他讓位,甚至還和他搶座位。

老子的弟子楊朱,為何被老子評為“不可教”

老子、孔子、孟子、楊朱畫像

楊朱又向老子請教:“如果有人敏銳果乾,能明察秋毫,勤學不倦。這樣的人是明王嗎?”

老子反問:“這種人只會使自己勞累,就像虎豹的皮毛很漂亮,卻會招來獵殺。這樣的人能被稱為明王嗎?

真正的明王,功蓋天下,卻像什麼都沒做一樣;安撫萬民,百姓卻認為幸福生活是靠自己得來的。這樣的人才是聖王。”

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道德經》第57章)

功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道德經》第17章)

經過老子的教導,楊朱戒驕戒躁,潛心鑽研學問,終於成為了能和墨子二分天下的大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