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他們的故事,我領悟了“硬核”的真諦

如今的戶外,是不是不夠硬核了?

十年前,當我們提起“戶外”二字時,腦海中閃過的畫面便是:穿著衝鋒衣褲和重灌徒步鞋,揹著半人高的登山包,風餐露宿,出沒在最人跡罕至的荒野中。

十年後的今天,“硬核”一詞漸漸變了味道,在正常的事物中,只要加入一點簡單粗暴,甚至是“瘋狂”的因素,似乎就可以稱之為“硬核”。

看過他們的故事,我領悟了“硬核”的真諦

而一些真正的“硬核”戶外,往往被淹沒在時代的洪流之中。那麼,怎樣才是真正的硬核戶外?

看過他們的故事,我領悟了“硬核”的真諦

山,才是歸屬

硬核的其中一個含義,是強大。一切的恐懼都來源於火力不足,而想要變得強大,唯有不斷地在實戰中磨鍊自己。戶外人的實戰,便是置身山野。

斯洛維尼亞可能是最低調的登山強國之一,斯洛維尼亞毗鄰阿爾卑斯山脈東段,有著濃厚的高山文化,當地有一個特殊的成人儀式——只有攀登過“特里格拉夫峰”的人才算是真正的斯洛維尼亞人。

看過他們的故事,我領悟了“硬核”的真諦

▲Luka Lindic

Luka Lindic就出生在這樣的高山文化中,從小他就跟隨父母在山野間徒步,20歲時Luka已經遠征巴基斯坦,完成K7西峰首登路線的首次重複;和搭檔在印度Hagshu(6657M)北壁開闢了一條1350米的新路線,並籍此獲得了當年的金冰鎬。。。數不清的高難度登山線路對他來說如同探囊取物,他還曾三次被評為最成功的斯洛維尼亞登山運動員。

似乎現在的年輕人更願意選擇可控的運動,如運動攀、競技攀或抱石。而Luka更願意在群山中尋找挑戰,山會令人感到害怕,但害怕會讓你更集中思想,並不斷提升自我。

看過他們的故事,我領悟了“硬核”的真諦

▲Luka Lindic

山中有著最複雜多變的地形和變幻莫測的天氣,能夠給人最綜合的試煉。最優秀的山地運動者不是在城市的樓宇間能跑出最快配速的人,而是長期浸淫在山野之中,與山為伴的人。不必在險峻的阿爾卑斯,任何山地都可以成為理想的訓練場。

Henriette Albon出生在挪威,在這個人口稀疏且地貌原始的北歐國家,滑雪,幾乎是刻在每個挪威人基因中的本能,而Henriette則不僅擅長滑雪,挪威原始的自然風貌也為越野跑提供了完美的訓練場地。

2016年,Henriette第一次參加特羅姆瑟天空跑20km組別,便拿下了女子組第4名,隨後她參加的賽事越來越多,排名卻很少掉出前10。而不參加比賽的時候,她就在家門口跑FKT,從瑞典邊境到海岸小鎮橫穿挪威。更重要的是,她享受奔跑的過程。

“沒有什麼事比帶著一點零食在自然中愜意地奔跑更棒了。”Henriette說。

看過他們的故事,我領悟了“硬核”的真諦

▲Henrirtte Albon

不僅向上、向前,向下的運動同樣可以在山野中找到歸宿。

從踏上雪板的那一刻開始,Sam Kuch就屬於大山,他的天賦讓他成為了世界上最好的滑雪運動員之一。在Sam上4、5年級的時候,他便開始有意無意地提到想成為一名職業滑雪者。不僅是說說而已,Sam開始在自家的後院,用鐵鍬剷出跳臺的形狀,找各種廢舊的工具做成道具的形狀,夏天的時候,就在蹦床上練習各種翻騰的動作,從天亮到天黑,樂此不疲。

看過他們的故事,我領悟了“硬核”的真諦

▲Sam Kuch

青少年時期,Sam陸續開始參加高山自由式比賽,他連續五年參加IFSA北美青少年自由滑雪錦標賽,並在2016年取得了冠軍,為了追尋更高的競技平臺,他開始參加世界野雪巡迴賽,然而現實殘酷地拒絕了他,連續兩年,他都在預選賽遭遇失敗。

看過他們的故事,我領悟了“硬核”的真諦

▲Sam Kuch

但上天終沒有將Sam埋沒,他靠著實力在滑雪影片中大放異彩,讓世界看到了他豐滿的羽翼。他放棄了競技的道路,轉頭回歸山野的懷抱,Sam熱愛滑雪,而他最愛的,還是與大山同在的自由感。

高山巍然不動,我自向山而去。

看過他們的故事,我領悟了“硬核”的真諦

進步,永無止境

除了強大,硬核的人還有另一個共性,他們往往專注於一個目標或某一領域,並不斷促使自己朝著目標前進、突破。

在專注於某一領域並推動其發展上,很少有人能達到Will Gadd的成就。

攀冰是一項受制於萬有引力的運動,冰只能垂直於地面凝結,相比於攀巖,攀冰無法在極度誇張的仰角地形攀爬,對運動能力的要求更低,WI7+曾一度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高的攀冰難度。可Will不這麼認為,攀冰世界盃中人工凍結在仰角上的的冰體,讓他看到了新的可能性,攀冰還可以有更高的難度。

看過他們的故事,我領悟了“硬核”的真諦

▲Will Gadd

Will Gadd在加拿大的漢莫肯瀑布找到了他所渴求的自然結構,瀑布濺起的水霧在外懸的巖壁上凍結,猶如巨龍口中的利齒。不過這種類似霧凇的冰也出奇的脆弱,Will和搭檔Tim花了兩個冬天在冰凌覆蓋的巖壁上打入掛片,才開闢出了一條安全可攀爬的線路。

2010年的冬季,他們完成了這條線路,曾經只能在比賽中見到的上下翻飛的攀冰技巧,第一次出現在自然冰壁上,他們跳過了WI8、WI9,為這條艱難的線路定級WI10,因為在這條線路上出現的技巧難度遠超現有的任何一條線路。而這還只是開始,2014年,同樣在漢莫肯瀑布,Will和Tim又開闢了一條WI10+的線路。得益於Will革命性的開拓,如今,攀冰的最高難度已達WI13。

看過他們的故事,我領悟了“硬核”的真諦

▲Will Gadd在漢莫肯瀑布開闢線路。

很少有人能像Will Gadd一樣,憑一己之力推動一個領域的發展,這不但需要強大的自身實力,也需要一定的運氣。雖然並不是所有人都足夠幸運能成為推動某一領域的進步,但大多數人都可以專注於推動自身的進步。

在7月剛剛結束的攀巖世界盃霞慕尼站中,一位年輕且略顯生澀的面孔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今晚他登上領獎臺,他將是28年來第一位完成這一壯舉的英國運動員。”解說員說到。

看過他們的故事,我領悟了“硬核”的真諦

▲Hamish McArthur

Hamish McArthur,今年剛滿20歲,在此之前,他已經多次在IFSC青少年組比賽中登上領獎臺。Hamishi的優異表現源於對訓練的嚴苛要求,為了參加世界盃,他每天訓練兩次,除了常規的攀爬訓練外,他也需要做許多自重訓練,引體向上、屈伸臂、前水平。他訓練比任何隊員都要認真,每一組動作他都會耗盡身上最後一次力氣,肌纖維和血管如雕刻一般明顯。

“如果不去追求偉大的事情,我很難感到滿足。”他在採訪中說道,賽場之外,他也同樣在追求自我突破:La dura dura,世界上第一條5。15c,一條除了現地表最強Adam Ondra和前地表最強Chris Sharma以外從未有人完攀過的線路,“我知道這非常雄心勃勃,但這就是你突破極限的方式。”雖然還沒完成,但Hamish已經分步完成了所有的動作,“只是時間的問題”,他對於完成這條線路很有信心。

看過他們的故事,我領悟了“硬核”的真諦

▲Hamish McArthur

而要論持續的專注,何川挑戰布達拉峰“加油”路線的故事已經在國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7年6次,這看似簡單的兩個數字,背後卻包含著無數的事件。2014年在攀登期間好友在附近遇難,立即下撤參與救援;2015年以獨攀華山作為訓練;2017年在攀登中衝墜受傷,被診斷為無法再攀巖,開始了漫長的復健。。。

看過他們的故事,我領悟了“硬核”的真諦

▲何川 攝影/Rocker

不過這些都只是完成布達拉“加油”路線過程中的插曲,真正完成這次攀登,靠的是何川長期保持規律訓練的高度自律,和克服傷病的頑強意志。

何川現在住在北京城郊的密雲白河,這裡是北京巖友的攀巖勝地,也可以說是民間登山家的搖籃之一,這裡的花崗岩非常適合作為登山攀巖的訓練場地。何川就住在這裡,在村子裡長租下了一套小院,精心修繕了一番。

看過他們的故事,我領悟了“硬核”的真諦

▲何川在白河小院訓練。攝影/玄天

所謂精心,並不是這座院子有多漂亮,而是何川在院子裡設計了許多訓練設施,讓訓練徹底融入自己的生活。這套小院裡有簡易攀巖訓練牆,房間內隨處可見訓練器材:天花板上安裝著單槓,房梁懸著TRX,地上擺著瑜伽墊,還有彈力帶、壺鈴,儼然一間小型健身房。在沒有攀登安排的日子,何川一般會在清晨就開始訓練,因為這個時間段不容易被打擾,能夠全神貫注。每多做一次引體向上,離完成布達拉的目標就又近了一步。

“加油”,只是一條大巖壁線路,卻又不只是一條大巖壁線路。

看過他們的故事,我領悟了“硬核”的真諦

逆流而上,成就王者

硬核人生還有一個最明顯的特質——輕鬆的路途從來不通向“硬核”二字,選擇困難,才能成就偉大。

有的時候,這些困難來自自然的力量。Adam Campbell一定對自然力量帶來的挫折不陌生,2014年,Adam參加著名越野跑賽事硬石100,一項享譽世界的高難度越野跑賽事。高海拔的氣候多變,雷雨來的過於突然。Campbell看到前方的山上電閃雷鳴,但他們身旁沒有合適的庇護所,眼下沒有比繼續比賽更好的選擇。

看過他們的故事,我領悟了“硬核”的真諦

▲Adam Campbell

一道巨大的閃電突然劃破天際,擊中了距離Campbell近在咫尺的山頂,二人當即倒地,空氣中瞬間瀰漫著焦糊的味道,Campbell和身旁選手的頭燈都被擊碎了。

片刻之後,兩人起身互相確定彼此是否安然無恙。換作任何人,在這種情況下都會選擇退賽,但他們決定繼續,快速透過這個危險的地方,完成比賽。Campbell做到了,而且取得了第三名。

看過他們的故事,我領悟了“硬核”的真諦

▲Adam Campbell

但人生並不總是這樣有喜人的結局。

2016年,Campbell在加拿大進行一次高難度越野跑時墜落山谷,身體多處骨折,被直升機送往醫院後經過8個小時的搶救才脫離生命危險,並且經歷了漫長的康復;2020年,曾經幫助自己走出深淵的愛妻Laura又遭遇雪崩遇難。多重打擊卻沒有擊碎他對人生的希望,如今他依舊堅持掙扎著走出深淵,繼續著自己的運動生涯。

正如海明威所說: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給打敗的,你儘可以消滅他,卻不能打敗他。

看過他們的故事,我領悟了“硬核”的真諦

▲Adam Campbell

面對苦難的命運,尚且無法被打倒,面對腐朽的歷史,又怎能被打倒?女性權利,是這個時代最具爭議、最被關注的問題之一,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中,女性大多被視為低男性一等,弱勢、被保護以及其他刻板印象根深蒂固的存在於社會中。

而Ashima則用行動對這個世界吶喊,不,女性可以像男性一樣強大。

攀巖一直是由男性統治的運動領域,第一條5。14d,第一條5。15d、第一條V15、第一條V16。。。每一次有新的難度誕生,都是由男性率先完成。然而女性的攀巖力量才剛剛崛起,Ashima Shiraishi,中國巖友口中的阿詩瑪,是響噹噹的攀巖天才少女,幾乎從接觸攀巖開始,Ashima就在橫掃美國的各大攀巖賽事。

年僅15歲時,Ashima完成了日本的抱石線路“Horizon”,成為了世界上第一位完成V15抱石線路的女性;她也曾成為世界上第一名完成5。15a的女性,只是由於線路難度存在爭議,後來這一名號花落別家。這些成就讓Ashima年少成名,雜誌封面、媒體報道更是數不勝數。

看過他們的故事,我領悟了“硬核”的真諦

▲Ashima Shiraishi在攀爬Horizon(V15)

然而Ashima卻不只是一個有著驚人天賦的攀巖少女,她開始用自己的力量去影響別人,她登上了福布斯30歲以下精英榜,還站上了TEDxTeen的演講臺,親口告訴人們,一個小女孩能夠完成人們認為男性才能完成的事。

但身為男性,也同樣要對抗世俗的觀念。

如果說攀巖在中國是一個小眾的專案,那麼阿式攀登則是小眾中的小眾。因為阿式攀登不僅要求攀登者的能力綜合、全面,還面對著山,這個複雜而危險的環境。

登山在中國民間的發展不過短短20幾年的時間,商業攀登,讓更多非專業人士有了登臨雪山的機會。至今,商業登山仍然是戶外界的主流,而阿式攀登,仍不為人們所理解,今天如此,十年前更是如此。

看過他們的故事,我領悟了“硬核”的真諦

▲周鵬 攝影/李爽

在那個自由攀登精神還沒有傳播、不被理解的時代,有這樣兩個年輕人,卻毅然選擇了“自由”這條道路,自由這二字,甚至在他們組合的名字裡,他叫周鵬,他叫嚴冬冬,他們,叫做“自由之魂”。

周鵬和嚴冬冬都參加過珠峰火炬傳遞的集訓,他們很高興結識了彼此,對集訓本身卻很不滿意,當大學登山隊在教授攀冰攀巖和繩索技能的時候,主峰集訓隊卻整日負重爬樓,枯燥無味,隊內也充斥著功利主義,這不是他們想要的,他們想要自己的攀登。

“自由之魂”的名頭是靠么妹峰打響的,這座6250米的技術型山峰在國內戶外圈有著神聖的地位,登頂么妹,代表著躋身中國頂尖攀登者的行列,但登頂么妹,卻不是“自由之魂”對中國攀登最大的貢獻。

看過他們的故事,我領悟了“硬核”的真諦

▲周鵬 攝影/李爽

登頂么妹以後,周鵬曾在登協參與培訓和教材編寫工作,那也是他攀登最少的幾年,這種不自由讓周鵬感到憋悶,於是,他辭職了。帶著他的理想,走進了川西的群山,勒多曼因、嘉子峰、小貢嘎,這些山峰上都留下過他們開闢的線路,這些線路里,都透露著自由攀登的曙光。

幾乎是憑一己之力,他們推動了阿式攀登在中國的發展,為中國的攀登者播下了自由攀登精神的種子,直至今日,他們仍是無數阿式攀登者的精神領袖。

看過他們的故事,我領悟了“硬核”的真諦

什麼,是硬核?

什麼是硬核?硬核不是一種行為,也不是一個目的,而是一種態度。

硬核是強大,專注,主動選擇艱難的道路並不計回報地付出,即使收益甚小,選定自己的目標並全情投入,享受這一過程的人,是真正的硬核之人。正如列舉的這些硬核運動員,他們雖然各有各的故事,但他們都擁有同樣硬核的人生。

他們還有另外一個共同點,都是始祖鳥贊助運動員。

這些運動員體現著始祖鳥的精神,而始祖鳥也代表著他們所共同擁有的特質,專注、卓越、不斷突破。

看過他們的故事,我領悟了“硬核”的真諦

在過去的兩個月中,始祖鳥為這些贊助運動員開設了九場直播,分別介紹了他們的故事、他們從事的運動以及這些運動背後的文化。

始祖鳥山地課堂致力於推廣山地文化,也將一直致力於讓更多人瞭解、愛上並真正走進山野。如果你喜歡並且想了解這9位運動員,以及他們所從事的運動和文化,可以在

下方掃描關注始祖鳥影片號

觀看直播回放,或透過

天貓始祖鳥旗艦店

Bilibili搜尋“始祖鳥Arcteryx”

來回看直播錄影。

期待著你也愛上這些運動,並與我們相見於山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