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婚與父母有關

孩子不婚與父母有關

良緣由夙締,佳偶自天成。

開卷語:

良緣由夙締,佳偶自天成。

這是自古以來,人們對婚姻最好的嚮往與祝福。

目前我國的結婚率與生育率,雙創歷史新低。(相關資料附文後)

隨著人口的不斷老化,未來60年,人口出生率將是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出生率受制於結婚率,結婚率受制於婚姻的底層邏輯。

中國婚姻的底層邏輯,如何嚴重影響結婚率和生育率?

孩子不婚與父母有關

中國婚姻的底層邏輯影響了結婚率和生育率

中國婚姻的演化

古代以“門當戶對”

來說明,男女雙方家庭的政治地位和經濟狀況不相上下,才適宜通婚結親。

二十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

,大多數人都是一窮二白,中國婚姻從“門當戶對”順其自然地變成

“自由戀愛”。

年輕的男女憑著荷爾蒙的吸引和對共建美好生活的嚮往走到一起,生娃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情了。

當經濟條件好轉後,源自各自原生家庭的三觀不合,始終會為夫妻共同生活帶來各種衝擊,積極的夫妻會共同面對,消極的夫妻可能會逃避。

婚姻中的各種䠎踀,導致部分夫妻走不下去,但是這也沒影響生育率。

那個時候,人們還選擇相信,孩子對晚年幸福生活的重要作用。

孩子不婚與父母有關

以前婚姻即使不幸,也沒影響生育率

二十世紀八十至九十年代

,經濟上行,人們開始積累財富,但是這個階段,許多夫妻的結合還是基於男女雙方的互相愛戀,

愛情少許沾染金錢、多數還能心懷純真。

隨著經濟好轉,人們面對的誘惑和選擇同步增多,也滋生了許多家庭矛盾與問題。

進入二十一世紀

,許多80後選擇伴侶時,

家庭已成為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不能滿足條件,就難以匹配成功!

80後部分人開始選擇了不婚,不育的問題隨之發生。

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

,正值青年的90後、00後,

開始了不婚不育的生活模式。

如果說80後是被動不婚不育,那麼90後、00後就是主動為之。

要弄明白年輕人為什麼會選擇了不婚不育,一定要搞清楚中國婚姻的底層邏輯。

孩子不婚與父母有關

中國婚姻的底層邏輯

孩子不婚與父母有關

中國婚姻自古以來是兩個家庭的結合。

門當戶對講究的就是兩個家庭的價值匹配。

數千年來中國婚姻的底層邏輯是:價值交換!

經濟學說:能成功實現價值交換的兩個物品,必須是擁有同等的價值。

說白了,

中國婚姻的底層邏輯就是:男女雙方透過婚姻進行價值交換,實現各取所需。

孩子不婚與父母有關

男女透過婚姻,實現各取所需

90、00後正常讀完大學就已年屆已婚年齡,他們還來不及創造價值。

能讓他們在異性眼中脫穎而出的價值從何而來?

來自他們的父母!甚至是父母的父母的原始資本積累。

也就是說:

一代或幾代人的資本積累作背景,實現孩子婚姻的價值交換。

孩子的婚姻背後,是兩個家庭背景的角力,愛情,是有價碼的行情。

這是目前許多中國父母終於發現、但是還不願面對的現實:

孩子不婚,竟與自己有關。

孩子不婚與父母有關

孩子不婚,竟與中國父母有關。

有些父母半生平庸,積累財富自然有限,無法讓孩子出道即巔峰;

有些父母中年困頓,晚年需要依靠子女,延續了養兒防老的傳統;

有些父母雖有財富,卻高不成、低不就,無法匹配得到理想組合。

上述家庭的孩子都會主動或被動單身

時代發展與人心變遷,中國婚姻的底層邏輯曾因社會變革有所改變,但始終不敵世道人心。

孩子不婚,進而不育,父母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但是試想一下,如果婚姻能帶來美好的雙贏人生,愛情不再是彰顯財富的渠道,生養孩子能讓晚年生活幸福安泰,誰不想結婚生育?

孩子不婚與父母有關

如果能幸福,誰不想結婚生育?

水向低處流,人往高處走。

當人們自我感覺良好,是不會願意犧牲目前、向下相容。

選擇不婚不育的年輕一代,早已看透了中國婚姻的底層邏輯!

如果不能為孩子提供強大的經濟支援,所有的催婚,都是父母的一廂情願與掩耳盜鈴而已。

中國婚姻的底層邏輯,是造成結婚率、生育率低的關鍵!

孩子不婚與父母有關

中國婚姻的底層邏輯,是造成結婚率、生育率低的關鍵

附件:

目前中國結婚率與生育率資料:

中國結婚率創新低!

根據民政部資料,2021年中國結婚登記僅763。6萬對,創1986年以來新低。

自2014年開始,中國的結婚資料就在逐年下降,2019年跌破1000萬大關,2021年又跌破800萬大關。

中國生育率創新低!

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021年出生人口1062萬人,出生率為7。18‰,連續兩年跌破10‰(即1%)。

2021年人口淨增48萬人,淨增人口創60年新低。男性比女性多3362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