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情的歷史:李世民的帝王氣質

無情的歷史:李世民的帝王氣質

原創拆書:不管是回紇 突厥,還是高麗 嶺南,李世民南征北戰,東奔西顧,用智慧和勇氣擔當,為後世子孫打下了和平,積累了一批優秀的文官武將。

消除隱患

滅了薛延陀以後,李世民想明白了一個道理,把老虎養大了再殺是一件很麻煩的事。雖然現在已經沒有“老虎”能在他的手掌下逃脫,但是打仗畢竟耗費巨大,上策應是制敵於萌芽。

滅薛延陀時有一個部落幫了大忙,就是回紇。回紇也是鐵勒人,所謂的漠北九姓,回紇就是其中之一。回紇部落聯盟中,以藥羅葛為首,主要在今色楞格河、鄂爾渾河一帶放牧。隋初,回紇就聯合僕骨等部反抗突厥的統治,並逐漸強大起來。東突厥滅亡後,回紇屬同為鐵勒人的薛延陀統治。貞觀二十年(646),唐軍攻打薛延陀,回紇衝鋒在前,力擒多彌可汗,立下大功。再加上回紇人多勢眾,實力強大,有張揚的資本。很快,回紇在鐵勒諸部中以老大自居,開始在草原上耀武揚威。

李世民發現這個苗頭後,立即決定對回紇下手。不過,回紇也相當“配合”,強大起來不久就開始內訌。回紇內部爭鬥得很激烈,經常大打出手。很快機會來了。不過這次李世民沒有派兵,而是派了使臣並帶了一隊衛兵。到了回紇,使臣坐鎮聽取雙方的陳述,而後把那個看似挑釁兇悍的首領殺了。然後再找個藉口,讓另一個首領去長安向李世民陳述原委,聽候分封。這位首領到長安後,李世民藉口說回紇那邊太吵鬧,讓他在長安多住些日子,如此就把回紇首領軟禁在長安。

這下,回紇群龍無首,鬧騰不起來了,也不在草原打打殺殺,安靜了很長一段時間。李世民兵不血刃就把問題解決了。

當然,有時候還是要亮一下劍的。金山有一個車鼻可汗,是突厥的同族人,也姓阿史那,名斛勃。迫於薛延陀的威壓,阿史那斛勃帶著族人跑到遙遠的金山放牧。貞觀二十年(646),聽說薛延陀被大唐打垮了,阿史那斛勃立即自封為乙注車鼻可汗。斛勃是個有遠大理想的人,很想一統鐵勒諸部,恢復突厥神威,不再向大唐進貢。阿史那斛勃自立為可汗後,上表稱要去長安拜見李世民,以表達敬仰之情。李世民看到奉表很高興,派了特使前去迎接。不過,阿史那斛勃的想法又發生了變化。因為他聽說回紇的首領被邀請到長安,就再沒能回去。斛勃不大放心,要是李世民把他也扣下來,自己就再也見不著故鄉了。於是,面對大唐特使,他竟一口回絕進長安的許諾。李世民大為光火,貞觀二十三年(649),派了右驍衛郎將高侃,讓他帶著回紇兵、僕骨兵,還有部分漢兵,聯合征討,發兵金山,最後活捉了車鼻可汗。

押送車鼻可汗的唐軍於永徽元年(650)九月才回到長安,這時李世民已經在昭陵地下“住”一年多了。高宗李治只好叫人把車鼻可汗送到昭陵,告慰長眠於地下的李世民。

懷柔遠人

南北朝時,有一個叫馮寶的人為躲避中原戰亂跑到了嶺南。當時嶺南還是蠻荒之地,當地百姓刀耕火種,聚寨而居。馮寶娶了一個後來很有名的土著女子——冼夫人。有文化的馮寶在嶺南勢力發展很快,成為當地很有號召力的首領。他死後,冼夫人成為當地的領袖。冼夫人的孫子馮盎是一個有文韜武略的人,且忠於隋朝。仁壽初年,潮州、成州等五個州的山民造反,馮盎跑到京城向隋文帝報告,並請求自己帶兵征討。文帝楊堅讓左僕射楊素與馮盎探討軍事,楊素回來向文帝報告說:“想不到蠻夷中竟然有這樣的人物,太不尋常了。”隋文帝於是派馮盎率領江南、嶺南的軍隊前去征討。馮盎平定山賊之後,被封為金紫光祿大夫、漢陽太守。

馮盎在嶺南的威望很高。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南方還沒被李唐征服,仍處於隋的統治之下。當時嶺南的反軍高法澄、冼寶徹起兵殺害隋朝的官吏,到處打打殺殺,馮盎帶官兵把他們打敗了。不久冼寶徹的侄子冼智臣又聚集了一干人馬來到新州,冼智臣自封為帥,向馮盎挑戰。兩軍正要交戰的時候,馮盎來到陣前,突然脫去盔甲大喝:“你們認識我嗎?”那些被拉來充軍的山民一見是馮盎,立即丟下武器,脫下上衣,磕頭跪拜,冼智臣的部隊不戰而敗。馮盎活捉了冼寶徹、冼智臣等人,嶺南因此平定下來。有人勸馮盎說:“自從隋末大亂,海內分崩離析,唐朝雖應運而生,但這裡卻不是他們平定的。你平定了五嶺二十餘州,怎麼是趙佗比得上的,你應當被封南越王才對。”馮盎不同意,說:“我家住在南越已歷經五代,本州牧伯,也只有我一門,錦衣玉食我都有。人生富貴對我來說,常常害怕太多而難以承受,敗壞了祖先的功績。我沒什麼不滿足的,越王之號,還是不要提了。”

武德四年(621),馮盎帶著南越之眾向唐高祖投降。李淵將嶺南八州仍劃歸馮盎管轄,任他為上柱國、高羅總管,封吳國公,不久改封為越國公。貞觀初,嶺南諸州向李世民報告馮盎要造反,李世民沒有理會。過了幾年又有人報告說馮盎要造反,李世民決定重視一下此事,下詔派右武衛將軍藺謩發兵前去鎮壓。魏徵勸諫說:“現在國家剛剛平定,滿目瘡痍,民生凋敝。嶺南那個地方充滿瘴癘,地形複雜,這麼遠前去征討,難以為繼。如果士兵生起瘟疫,不能達到征討目的,後悔就來不及了。而且,馮盎如果真的想造反,應當在中原還沒有安定之時。那時候他聯絡外面的勢力,分兵斷險,攻州奪縣,置官設署多方便。告發馮盎造反之事已經有幾年了,為什麼這幾年裡,馮盎的兵馬還沒有打出來呢?這也許是他的實力還沒達到可以造反的程度,根本不需要我朝勞師動眾。陛下還沒有派人探清究竟,就偏聽一面之詞,恐怕不見得是正確的。不如派使臣前往安撫,馮盎若害怕,必定會前來。”

李世民一想也對,於是就派了使臣去馮盎那裡宣讀嘉獎他為國家守邊安民的旨意。果然,馮盎不僅沒有反叛之心,還對李世民的信任感激涕零,當下表示,一定要為國家竭盡忠誠。使臣回來向李世民稟告,李世民也很高興,於是令馮盎進京述職。貞觀五年(631),馮盎從嶺南跋山涉水來到長安,拜見了大唐皇帝李世民。交談之下,李世民瞭解了馮盎的才能和對前主隋朝皇帝的忠心,更加對馮盎讚賞不已,設了豪華盛宴款待馮盎,又賞給他大批金銀珠寶、綾羅綢緞。

李世民的苦心沒有白費。沒過多久,嶺南又有山賊起來造反。李世民下令讓馮盎率領部落兩萬人為諸軍先鋒前去討伐。當時山賊有幾萬人,屯據在險要之處無法攻打。馮盎持弩對左右的人說:“憑我這弩箭,就可定勝負了。”馮盎連發七箭,連中遠處山頭上的七個山賊!山賊大驚,一下亂了方寸。這些人本來就沒有經過訓練,逃跑時自相踩踏,被追上來的官兵斬殺一千多人。馮盎大獲全勝,李世民欣喜萬分。此後李世民常常給予馮盎厚賞。貞觀二十年(646)馮盎去世,李世民加贈他左騎衛大將軍、荊州都督。

不用武而平邊,在李世民執政時期,嶺南並非唯一的例子。武德九年(626)十二月,李世民登上帝位不到半年,益州大都督竇軌上奏稱當地土著造反,請求發兵征討。李世民直接就拒絕了,說:“當地人靠山吃山,時常出來偷點東西也是慣例。如果你能夠撫以恩信,他們自然服命。你怎麼可以輕易大動干戈,把當地百姓當作漁獵物件,就像是對待禽獸一樣?這怎麼是為民父母之道呢?”

還有一個林邑國,遠在南海之濱。貞觀四年(630),有司上奏說:“林邑野蠻無知,上表不恭敬,請發兵討擊。”李世民很不高興,說:“兵者,兇器也,不得已而用之。以前漢光武帝曾說‘每次一發兵,不覺頭髮鬍子都白掉了‘。自古以來窮兵黷武之人,沒有不滅亡的。苻堅自恃兵強,欲吞掉晉室,興兵百萬,一舉而亡。隋主也想攻取高麗,頻年勞役,人不勝怨,最終死於匹夫之手。戰爭我見得多了,怎麼可以輕易發兵?且經歷山險,途中多瘴癘,若我方士兵感染疾疫,就算是把這些野蠻小族給鏟滅了,又有什麼用呢?言語不恭順,有什麼值得介意的!”

李世民拓邊之功極大,但也並不只是為了追求虛榮。有的小國來附,他甚至不肯接受。貞觀五年(631),康國請求歸附。康國遠在龜茲之西,李世民不許接納。他說:“帝王喜歡擁有廣大的土地,這只是為了身後的虛名,對自己沒有好處。康國那麼遙遠,如果有難,不得不救,兵行萬里,就不得不勞民動眾。勞民而求名,有什麼意義呢?”

平定西域

李世民在高昌設定州縣後,西域仍沒有完全在大唐控制之下。因為西突厥一直在高昌西邊遊弋,妄圖奪回高昌。貞觀十八年(644),焉耆開始傾向西突厥,並同時減少對大唐的朝貢。雖然當初大唐打下高昌,曾幫助焉耆收復失地,但是情況複雜,西突厥大將軍阿史那屈利的弟弟娶了焉耆國王的女兒,兩國地域鄰近,文化相通,所以還是有很深的關係。焉耆減少了朝貢,駐守在高昌的大將郭孝恪對此十分不滿,向李世民請求發兵。

李世民同意了他的請求,任命其為安西道行軍總管。郭孝恪是一員猛將,他率步騎三千人出銀山道攻焉耆。他帶領士兵半夜踏過焉耆城外的水域,發動突襲。當天上午,唐軍就爬上焉耆城牆,攻克全城,一舉俘虜了焉耆國王龍突騎支。

西突厥聽說此事,立即發兵救援焉耆。三天後,阿史那屈利的救兵趕到焉耆時,郭孝恪已經在回西州的路上了。屈利抓住了給郭孝恪帶路的嚮導,知道了郭孝恪去向,率兵追趕。等阿史那屈利帶的大隊人馬追上郭孝恪的軍隊時,郭孝恪一點沒客氣,後軍變先鋒,撥轉馬頭,把屈利打得落花流水,抱頭逃竄。

李世民後來發動大軍攻打西域,是因為龜茲國。龜茲國王白蘇伐疊去世後,他的弟弟白訶黎布失畢繼位。白訶黎布失畢是個愣頭青,貿然停止了對唐朝進貢,並且以為自己實力雄厚,竟敢攻打附屬唐朝的鄰國。李世民大怒,貞觀二十一年(647)初,他派了阿史那社爾、契苾何力、郭孝恪率軍攻打龜茲,同時徵用了鐵勒、東突厥、吐蕃和吐谷渾計程車兵共十多萬騎。在《伐龜茲詔》裡說龜茲國是“播此凶荒,歷年茲久,積其愆禍,崇兇貫盈”。龜茲黎民是“裂裳裹足,驟請天誅”,自己則“乃眷西顧,深悼於懷,舍此弗圖,孰祗靈命”。總之,李世民找了充足的理由去征伐龜茲,當然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維護大唐在西域的利益。

貞觀二十二年(648)九月,阿史那社爾向西輕鬆攻取了西突厥處月、處密兩個部族。這兩部離西州不遠,本不是此次討伐龜茲國的目標,但是打下它們可以消除進軍龜茲的後方威脅。然後阿史那社爾帶著唐軍向南方的焉耆國進發,焉耆王薛婆阿那支嚇得魂飛魄散,扔下都城直奔龜茲而去。阿史那社爾到了焉耆,兵分五路向龜茲北境奔去。薛婆阿那支在龜茲集結人馬等著阿史那社爾。結果以逸待勞的焉耆王被唐軍砍了腦袋,手下士兵四散而去。阿史那社爾另立老國王的堂弟為焉耆王。

聽說焉耆王死了,龜茲的守將跑了一大半。阿史那社爾趕忙帶兵接收城池。在離龜茲都城伊邏盧(今庫車北)三百里的積石,阿史那社爾命大將韓威率一千名騎兵為前鋒,右驍衛將軍曹繼叔緊隨其後,向伊邏盧進攻。前鋒部隊出發不久到了多褐城。龜茲王白訶黎布失畢、丞相那利、大將羯獵顛帶了五萬兵馬來圍擊。只有少量騎兵的韓威馬上引兵裝作撤退。龜茲以全部兵力追擊,隨後韓威與殿後的曹繼叔兩軍會合。龜茲軍大驚失色,以為唐軍主力已經趕上來。韓曹二人趁龜茲軍隊恐懼猶豫、正想退兵之時,大舉反擊。龜茲軍隊亂了陣腳,全軍撤退,唐軍乘勝追擊,斬殺甚多。之後,龜茲王白訶黎布失畢率餘部退回都城,打算堅守。

十二月,阿史那社爾的主力到了伊邏盧城下。自忖不敵的白訶黎布失畢半夜騎馬向西逃走。阿史那社爾立即攻下都城,隨後命郭孝恪、曹繼叔、韓威各部留守,自己率領蘇海政、薛萬備等追擊白訶黎布失畢,一直追了六百里!白訶黎布失畢慌忙躲進撥換城。阿史那社爾這下不著急了,圍城之後慢慢攻城。四十天後,撥換城被攻下,白訶黎布失畢和手下貴族大臣被俘,只有那利在混戰中逃跑。那利倒也是員驍將,逃出撥換城後,帶著龜茲殘部和西突厥救援軍隊竟然反攻都城伊邏盧。這一戰唐軍雖然勝了,卻有不小的損失,郭孝恪在戰鬥中意外被流矢射中身亡。那利攻不下伊邏盧內城,只好撤離,後來他被龜茲人抓住交給了阿史那社爾。

征伐龜茲,唐軍大獲全勝,攻破大城五座,俘虜百姓數萬人。阿史那社爾另立龜茲王弟葉護為王。唐軍打敗龜茲,在西域創造了不可戰勝的神話,那些部落小國爭相歸附。包括西突厥、于闐、安國等都前往阿史那社爾軍中爭送馱馬和軍糧。

李世民隨即在西域建立龜茲、于闐、疏勒、焉耆四鎮,史稱安西四鎮,將安西都護府遷到龜茲。至此,大唐勢力深入到西域的縱深地區,控制了西達蔥嶺(帕米爾高原)的廣大地區。這一仗之後,主動請求加入大唐屬國的國家和部落就更多了。

當時,四夷的大小國君爭相派使者入唐朝貢,通往長安的道路上使者絡繹不絕。每年元旦李世民接見各國使者朝賀的時候,有成百上千的人聚集朝堂。李世民自己也很得意,對侍臣說:“漢武帝窮兵黷武三十多年,把中國弄得衰敝不堪,所獲不多。哪比得上今天,我能讓有草有人的地方都成為大唐的領地啊!”

求賢若渴

中國古代讀書人一直有“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情結。他們往往在窮與達之間徘徊,然而“窮”是迫不得已,“達”才是人生理想。這裡的窮不單是指貧困,更是指才華不得施展,抱負不得實現。古代的帝王以求賢標舉,動輒稱“野無遺賢”,就是說民間沒有一個賢人不來為國效力。真正“野無遺賢”的時代是很少的,或許根本沒有。讀書人能夠遇到一位求賢若渴的帝王是不容易的。而李世民就是這樣一位賢明的君王。

李世民曾對封德彝說:“想要國家安定,就要得到賢人來治理。我一直讓你舉薦賢人,你都沒有推薦過。你應當為我分擔憂勞,你總是不舉薦,我該怎麼辦?”封德彝說:“我哪裡敢不盡心竭力去查訪呢,但到現在都沒有發現奇才異能之人啊!”李世民說:“前代聖明的君主用人如器,都是從當時取士,不從其他朝代借才吧?難道非得夢到傅說、遇到姜太公才能去治理天下嗎?何況哪一朝沒有賢人呢?只怕是遺落民間而不知吧。”封德彝對李世民求賢之急迫肯定沒有深切體會,聽罷只好羞愧而退。

在李世民一生中,有一大批賢臣與他一起成名,光照青史。賢能之士、勇猛之將,不僅是在戰爭和治國實踐中錘鍊出來的,也有不少是經李世民慧眼發現的。

馬週年少時孤貧,但好學不倦,曾給中郎將常何當幕僚。貞觀五年(631),李世民命令百官上疏言得失,馬周為常何陳述了二十幾件事。結果,常何所奏件件都合李世民的心意。李世民覺得奇怪,就問常何怎麼回事。常何回答說:“這是我的幕僚馬周寫的。”李世民馬上召馬周前來,過了一會兒還沒到,李世民急得坐臥不安,數次派人催請。等馬周來了,兩人談得非常盡意,李世民立即下令讓馬周到門下省當值。第二年,又任命馬周為監察御史。李世民對馬周非常青睞和倚重,他說:“我對馬周,是一時見不著就想得很。”馬周非常有識見,處事公允慎重,對李世民忠心耿耿,是李世民實現貞觀之治的重要謀臣。

還有劉文靜,是李世民從監獄中找來的。當時晉陽縣令劉文靜因與李密有親受牽連入獄。李世民覺得他是一個可謀大事的人,遂去監獄中拜訪,與他共商大計。李世民用人不拘一格,凡有可用之才,皆不論出身;對有才能之人,更是恩寵備至。

李勣是唐初的大將,他破突厥、平薛延陀、徵高麗,戰功卓著,鎮守邊疆十六年,將突厥擋在邊境之外。李世民說他“遠勝數千里長城”。李勣本姓徐,最初由唐高祖李淵起用,被李淵賜姓為李。李勣跟隨過翟讓、李密、竇建德等起義軍。起初,李勣並不是因為謀略武功才被唐高祖重用,而是因為他的忠義之舉。李密因為敗給王世充而降唐,他降唐時,部下李勣尚守著眾多郡縣。按理說,李勣應當帶著這些郡縣一起降唐。但是,李勣怕這樣會給自己加功,而非加功於李密,就錄了這些州縣的簿冊、軍人及戶口,全都送到李密那兒,任憑李密邀功。李淵初聞李勣沒有給自己遞降表,而是隻發信給李密,對此感到不解,後來聽說緣由,感佩不已,立即任命李勣為黎州總管,封曹國公,並賜姓李。李勣的忠義之舉還有許多:李密反唐被誅,李勣以君臣之禮收屍厚葬李密;好友單雄信被處死,他想要以官爵換其性命,李淵不同意,他到獄中割股發誓撫養單雄信的兒子。

事實上,李勣的才能與忠義相比,也絲毫不遜色。他在李世民麾下,平王世充、竇建德。貞觀後,任幷州都督,令突厥畏懼遠逃,邊塞安寧。李世民對他崇敬備至。貞觀十五年(641),李世民把他召回長安,任命其為兵部尚書。當時李勣生了重病,大夫開藥方,說鬍鬚的灰可以治療。李世民親自剪掉自己的鬍鬚為他製藥。李勣感動不已,哭著磕頭拜謝,額頭都磕出血來。李世民說:“我是為國家才這樣做,你不用謝我啊!”貞觀十七年(643),李世民設宴款待群臣,他對李勣說:“我想把自己年幼的兒子囑託給可靠之臣,想來想去,沒有誰能比得上你。你以前不遺棄李密,現在怎麼可能辜負我呢?”李勣大哭陳辭,表示必定不辱使命,他把手指咬出血來發誓。不一會兒,心情激動的李勣喝醉了,倒伏在桌邊。李世民解下自己的衣服蓋在他身上。若沒有求賢若渴之心,怎能做到對臣下如此體貼?

李世民對謀臣將士的愛護之心相當感人。因為他對李勣等將領非常瞭解,所以將他們視為國家棟梁,全力愛護。李世民曾經這樣讚歎李靖、李勣二人,說:“李靖、李勣兩個人,古代的韓信、白起、衛青、霍去病怎麼能比得上啊!”

坦誠相待

自古常說伴君如伴虎。君臣之間能夠做到坦誠無欺、直言不諱實屬不易。歷史上因言獲罪的人太多了。能夠成為一代明君,李世民自有不凡之處。他手下的忠諫之臣那麼多,不給他面子的不在少數,他們卻都保全了性命。君臣之間,能夠坦誠相待、知無不言,若不是為君者虛懷若谷,還真是不易做到。

有一年,吳王李恪外出圍獵,破壞了農田,被御史柳範彈劾。李恪因此被免官,削戶三百。李世民很不高興,說:“長史權萬紀侍奉李恪,不能匡正吳王,應當把他處死。”柳範說:“房玄齡侍奉陛下,尚且不能阻止您打獵,怎麼單單開罪權萬紀!”李世民大怒,拂袖而去。過了很久,他又跑回來,單獨拉著柳範說:“你為何當面貶損我?”柳範回答:“因為陛下仁厚清明,我才敢直說。”李世民這才釋然。

太常少卿祖孝孫博學多能,精通律算,尤其在樂律方面貢獻極大,解決了十二律旋宮問題。祖孝孫在隋代做過朝廷的協律郎,入唐後又做過著作郎、吏部郎。李世民讓祖孝孫教宮人音樂。宮人們的水平太低,祖孝孫費盡力氣,也教不出名堂。李世民回到後宮,每每令宮人們演奏,覺得他們的水平與國家大典上太常寺的演奏差得太遠。於是,他把祖孝孫召來,當著眾臣的面訓斥了一頓,責怪他教習不當。祖孝孫嚇得戰戰兢兢,無言以對,正欲謝罪時,溫彥博、王珪進諫說:“祖孝孫是雅士,陛下讓他去教後宮的奴婢,已經是委屈他了。現在又責怪他教習不當,實在有損他的清譽,對他不公。”李世民大怒,說:“我把你們幾個當腹心,你們應當對我忠心耿耿,為什麼去附和一個下等臣子,替祖孝孫說話?”溫彥博是個膽小的人,一聽皇帝這話,趕緊下跪領罪。王珪不跪,直著脖子繼續說道:“陛下讓我忠直,現在我所說的難道是為自己嗎?這是陛下負我,不是我負陛下。”李世民聞後默然,心裡也知道自己錯了,第二天便對房玄齡說是自己錯怪了溫彥博和王珪。能讓臣子對自己坦誠,沒有君王自身的誠意恐怕是不行的。

不僅朝中的大臣,地方的官員中也有不少對李世民坦誠無欺的。李世民派使者去涼州,使者見到都督李大亮有一隻非常漂亮的鷹,便對李大亮說:“皇上最喜歡打獵,若獻此鷹一定能讓陛下高興。”李大亮不同意,他暗中上了一道奏表說:“陛下已經很久不打獵了,然而使者向我索要獵鷹。如果是陛下之意,那麼您就違反了自己說過的話;如果是使者自作主張,那麼您就是用錯了人。”李世民深為感動,對大臣說:“李大亮可以說是忠直啊!”於是下詔給李大亮嘉獎。

李世民對大臣的愛護也有不少可圈可點的地方。當時的言官受到李世民的鼓勵,從諸王到地方官,大事小事,動輒彈劾。實際上,這樣的彈劾也會對朝廷內外的人際關係造成影響,對臣子們竭盡忠誠的膽量是一個考驗。誰能保證自己事事正確,不成為別人彈劾的物件呢?自己在盡忠直言時,會不會因考慮不周說錯話呢?李世民考慮得很周到,他對言官動輒挑剔大臣細枝末節的行為十分反感。因為這樣會使君主懷疑大臣,又使大臣拘於小節,處處謹慎,不敢直言國事,寧可平庸也不願做事。李世民曾下令:“有上疏攻擊別人細小錯誤的,要判以讒人罪。”李世民與大臣之間的互相信任是貞觀年間言路大開,許多大臣敢於直諫的重要原因。魏徵為秘書監的時候,有人告魏徵謀反,李世民說:“魏徵是我過去的仇人,因為忠於國家,我才提拔他。此人怎麼能讒言構陷他呢?”他連問都沒問魏徵,就直接把進讒言的人殺了。

同樣是有人告謀反,有一次李世民問尉遲敬德:“有人說你要謀反,是怎麼回事啊?”尉遲敬德一聽,悲憤不已,大聲說:“我想謀反嗎?我跟從陛下征伐四方,身經百戰,現在這條命不過是從刀口劍鋒下撿回來的。天下安定了,您就懷疑我要謀反了嗎?”他把衣服一脫,露出全身的傷疤。李世民一見,流下淚來,想起二人一起同生共死、浴血沙場的日子。尤其是尉遲敬德多次捨命救駕,將自己從敵人的刀槍之下救出!李世民趕緊離位,從地上撿起尉遲敬德的衣服為他穿上,說:“趕緊穿上,我不是懷疑你,所以才敢把這話告訴你!”謀反之事是皇帝最不能寬容的。李世民一時的昏蔽,著實傷了尉遲敬德的心。

君臣之間坦誠相待,看似失了君威,實際上這才是真正鞏固了君權。因為只有上下之間相互坦誠無欺,君臣才能齊心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