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婉約派創始人柳永:皇帝是他叫板的物件,妓女們是他的鐵桿粉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美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一首名傳千古的《雨霖鈴》,勾起了多少羈旅行役之人的相思之苦。讀柳永之詞,只覺其才情勃發,觀柳永之一生,只覺成也詞,敗也詞。

只因,柳永這一底層的布衣之士成功讓當朝皇帝銘記於心。只因此,導致他與皇帝之間恩怨糾葛不斷。但也是因為詞,成就了柳七公子。

北宋婉約派創始人柳永:皇帝是他叫板的物件,妓女們是他的鐵桿粉

一、奉旨填詞柳三變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年時學習詩詞,有功名用世之志,且最是瀟灑浪漫。為了出人頭地,他來到了杭州,寫下了其成名作《望海潮·東南形勝》一詞,因而名噪一時,獲得了不少官僚士子以及青樓名妓的仰慕。

此時的柳永已然忘記了求取功名的重任,而是留戀於杭州的煙花柳巷之中,與青樓歌妓纏纏綿綿,風流成性,過了整整六年之久的醉生夢死生活。

直到二十五歲那年,風流才子柳永才準備應試。此時已經瀰漫天下的柳永躊躇滿志,自認為一定可以輕而易舉高中進士,沒想到一發榜卻名落孫山。

由於柳永一直沉迷於煙柳花巷之中,所作詩詞大都風流浪漫,雖能在市井之中流行,但在皇帝眼中皆為靡靡之音,輕浮低俗至極,這也註定柳永在功名上難有作為。

更何況,柳永因不滿三次落第,提筆寫下了滿腹牢騷的“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可只因這一句牢騷,柳永的名字再次被劃掉,還批上了“且去填詞”。

正是這一聖旨,改變了柳永的命運,也改寫了宋詞,甚至是一個朝代的命運,為大宋歌壇乃至中國文學史增添了一個永垂不朽的大師。

北宋婉約派創始人柳永:皇帝是他叫板的物件,妓女們是他的鐵桿粉

二、煙柳花巷名噪一時

或許,正是落第的打擊,反倒是成就了柳永,使他的藝術天賦發揮到了極致。

科場失意的柳三變只好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憑藉著這句最有逼格的廣告,柳永長期流連於秦樓楚館、煙花柳巷之中,一個個風塵女子成為了柳永紅塵之中最大的慰藉。

柳永的風流成性,既順理成章地撩出了那些歌妓們所不為人知的人生經歷以及最為隱秘的情感,還撩暖了她們那多愁善感的心乃至愛情,這也是成就柳永的最大土壤。

藝術來源於生活,柳永有了豐富多彩的青樓生活的真實體驗和第一手創作素材,還有了頂級歌妓的投懷送抱。在愛情的滋潤下,柳永的創作靈感迸發,寫的詞越來越受歌妓們歡迎,其詞曲無一不告慰著風塵。

柳永筆下的歌妓沒有豔俗之感,有的只是千嬌百媚,能歌善舞。正因如此,即使是長期穿梭於煙柳花巷之中,柳永依舊是坦坦蕩蕩。

北宋婉約派創始人柳永:皇帝是他叫板的物件,妓女們是他的鐵桿粉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孜孜不倦地創造著新歌,那些個歌妓爭先恐後地演唱,皆以吟唱柳永之詞為榮,而柳永的粉絲增長率創下新高。

當然,柳永作為大宋流行樂壇頭條新聞的霸主,並非是浪得虛名,他用自己的創作實踐,對當時的流行歌詞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與創新,創作了慢詞。

一時間,柳七公子的詞在大宋各地的煙柳花巷廣為傳唱,由於柳永的詞非常接地氣,以至於“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人氣如此之高,也使得柳永的身價水漲船高。

如此一來,柳永在煙柳花巷之中揚名立萬。其詞曲一經青樓歌手推出,就會立馬火爆歌壇,傳播大街小巷,走進千家萬戶,無人能及。

青樓歌妓與柳永之間相互成就,她們充實柳永的精神生活,也讓他找到了自身價值,而柳永則因同情歌妓而獲得了其最大的回報。

一定程度上來說,柳永的歌詞就是那個時代最為響亮的金曲,風靡一時。

北宋婉約派創始人柳永:皇帝是他叫板的物件,妓女們是他的鐵桿粉

三、官場執念誤了一生

按理來說,像柳永這樣一個浪跡天涯,擁有許多稱霸歌壇的好歌,已然成為全民偶像的人,理應將功名拋之腦後了。

可令人奇怪的是,由於家庭環境影響,柳永一直都有一個入仕的夢想。

在柳永五十歲那年,宋仁宗繼位後,柳永連忙趕去京城參加科舉考試,這一次,柳永終於得以高中。

只是,柳永幾番輾轉,並沒有得到多大的提拔,最終也只是擔任了一個屯田員外郎而已,可悲可嘆!

不過,雖然柳永並沒有做什麼大官,為官時間也是極短,但他始終秉承著在其位謀其政的原則,每到一處任職,都深受當地百姓愛戴,還一直被稱為“名宦”。

柳永這一生,功名富貴是他最為執著的追求,也是他最為致命的拖累。半生流離於官宦仕途,到頭來追究只是一場夢罷了。

當然,比起那個身穿官服的柳大人,醉臥紅顏、淺斟吟唱的柳七公子還是最得我心。

直到公元1053年,年近70的柳永終於走到了人生的終點。

北宋婉約派創始人柳永:皇帝是他叫板的物件,妓女們是他的鐵桿粉

四、歌妓送葬終成佳話

柳永晚年遊蕩到湖北棗陽,還是與教坊歌伎和樂工為伴,靠作曲填詞維持生計,後來死在棗陽興隆一帶,有幾個生前交好的歌伎念他的才學,感激他生前專門為自己創作了膾炙人口的好詞,知恩圖報,湊錢購置棺材將其安葬。

每年清明節,大批歌伎相約赴其墳地祭掃,並相沿成習,這種風俗便是“吊柳七”或“吊柳會”。

一介書生,憾恨不能封官拜爵,卻以詞名世。一生浪跡酒肆歌樓,卻得若干紅顏知己,死後還能將其安葬,並將憑弔他作為一種民間習俗沿襲百年。

一代詞匠柳永足矣!

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的詞是跳動著的是他真正的靈魂,亦是其作為詞人不朽的豐碑。

北宋婉約派創始人柳永:皇帝是他叫板的物件,妓女們是他的鐵桿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