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娛:郭富城和劉德華,誰的影響力更強?

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有兩位天王。

年齡相差四歲,同樣起於微末。

摸爬滾打數十年。

一個走勢平穩,長紅不衰。

另一個爆發力驚人。

而如題概念。

其實應該要辯證看待。

因為影響力問題。

多維而不單一。

港娛:郭富城和劉德華,誰的影響力更強?

劉德華1982年正式出道。

一開始就影視雙棲。

比較廣為人知的事情,是他接拍了被周潤發拒演的《投奔怒海》。

但這件事可能有點誤讀的情況。

這部電影不但周潤發拒演,嚴浩也拒導,然後許鞍華接手,後來的陣容是林子祥、馬斯晨和劉德華,而如果周潤發不拒絕,那麼他自然是領銜的演員,所以實際來講,應該是林子祥接替了周潤發的角色,然後加入了劉德華做配角戲份。

電影大受歡迎,以文藝型別片而位列當年香港十大票房榜第五位,更豪奪第二屆金像獎三項大獎,劉德華也初嘗電影獎項提名滋味。

但不論是什麼原因,劉德華的影壇第一步走得非常紮實。

另外就當年而論,類似劉德華這樣的小生其實頗為缺乏,電影圈更多的是許冠傑、麥嘉、萬梓良、鍾鎮濤、陳百祥和吳耀漢、馮淬帆這樣的演員,已經崛起的成龍和周潤發與劉德華之間並無直接競爭,而後來同為“無線五虎”的梁朝偉還尚未踏足影壇。

所以劉德華的崛起恰逢其時。

港娛:郭富城和劉德華,誰的影響力更強?

他一開始的影路,其實也偏向小眾文藝路線。

早年作品從《投奔怒海》、《家在香港》、《臨歧》到《停不了的愛》、《法外情》,盡數劇情文藝型別,期間只有一部《毀滅號地車》是商業動作電影。

這條路線,在他之前的周潤發走過、玩票的譚詠麟走過,比他更晚踏足大銀幕的梁朝偉其實也是這條路線。

但在1986年,以一部《魔翡翠》為標誌,劉德華開始一面倒地偏向了商業電影路線。

一路狂奔到今天。

所以綜合來講,他確實人氣長紅,也必然是一個演技能力合格、抵達了影帝標準的演員,但在表演上的根基並不及周潤發和梁朝偉穩固,也沒有能夠更進一步蛻變為頂層的實力派演員。

探究原因,天賦其一,影路選擇因素其二。

恰如盈月有缺、硬幣兩面。

港娛:郭富城和劉德華,誰的影響力更強?

1989年正式踏足大銀幕的郭富城,路線則又不相同。

他是先做舞蹈培訓,然後轉入藝員培訓班,再開始在電視劇集裡跑龍套,到1989年才正式出演第一部電影《飛越危牆》,當然也是做配角。

第二年開始“現象級”爆紅,但並不是影視劇,而是廣告、顏值和歌曲、舞步。

又兩年後,一躍而為香港樂壇天王。

而與前輩周潤發、劉德華和梁朝偉等人不同,他們尚可有規劃地去接拍一些小眾電影以求打磨演技,郭富城在當紅期則完全淪為了被經紀公司壓榨的藝人,兩年時間內公司幫他接拍了十一部電影,幾乎盡數都是商業娛樂型別。

這個情況導致他出道大銀幕數年,卻幾乎只有一部《赤腳小子》可談品質。

而當他自組工作室且在歌壇站穩腳跟後,電影產量就驟減到一年只拍一部、甚至不接拍電影。

電影品質開始飛速提高,九十年代後半程,他只拍了四部電影,但無論是《仙樂飄飄》、《浪漫風暴》還是《安娜瑪德蓮娜》、《風雲雄霸天下》,質量皆可圈可點。

但產量嚴重不足,這對他後來的影壇影響力有一定程度的削減作用。

港娛:郭富城和劉德華,誰的影響力更強?

當年的郭富城,毫無疑問是最頂層流量的偶像藝人。

所以他不但憑《風雲雄霸天下》從雙週一成手裡搶過了年冠票房,在2000年的時候更是鋒芒畢露,一部獨挑大樑的大製作商業電影《雷霆戰警》,走勢尤其強勁。

當年有新聞披露,「《雷》未開前片商已充滿信心,更吸引美國五大公司Sony、Warner、Newline等出價八百萬美元搶購《雷》發行權,日本方面Sony、東寶東和及松竹映畫亦把價錢搶高至五百萬美元,歐洲的Fox亦出價四百萬美元,韓國開出近年罕見高價一百萬美元。」

單就香港而論,《雷霆戰警》取得2051萬的票房成績,與劉德華的《阿虎》、劉德華和鄭伊健雙雄合作的《決戰紫禁之巔》幾乎打平。

而在新世紀初來講,梁朝偉、劉德華、郭富城和鄭伊健,這四人幾乎就是商業演員裡的頂層人物代表,息影數年的張學友本身偶像力不足,黎明則文藝電影表現勝過商業電影。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郭富城卻轉身踏上了另外一條路。

港娛:郭富城和劉德華,誰的影響力更強?

他在2001年與嘉禾重修舊好。

拍了一部馬楚成的歌舞電影《浪漫櫻花》,但主題曲的流行度比電影更高。

第二年新唱片滯銷加上缺席影壇,媒體開始鋪天蓋地給他蓋章“谷底王”,而此時劉德華、黎明與張學友已經依次晉級影帝。

對比之下,似乎更坐實了“谷底王”的傳言。

當然如果從這幾年的作品觀察,無論是《雷霆戰警》、《公元2000》,還是《小親親》、《浪漫櫻花》以及《衝鋒陷陣》,質素和表演其實都只算普通,早年銀狐的冷酷、關豐曜的純淨靈動以及步驚雲的桀驁,似乎都消失不見。

但在下一部電影中,他就悄然脫胎換骨。

2004年,出演杜琪峰電影《柔道龍虎榜》,表演的尺度、分寸與節奏掌控能力就突然拔升。

接下來就一路坦途,連續以《三岔口》、《父子》、《C+偵探》、《白銀帝國》、《殺人犯》而及《最愛》,短短數年,就一躍而為香港影壇最為傑出的演員之一。

而後開始顯露了商業型偶像的野望。

以《寒戰》為標誌,在商業票房上大肆攻城略地,至《無雙》時抵達巔峰,同時又以品質為個人註腳,再兼一向穩健的小眾文藝電影表現,其口碑成長就尤其迅速。

若刨除歷史印象情懷,以實際表演能力而言,甚至已經足可比肩雙梁。

而商業價值猶有過之。

港娛:郭富城和劉德華,誰的影響力更強?

兜兜轉轉。

兩位天王在當下香港影壇,皆大放光華,也有為數不少的擁躉,熱衷於二人影響力的爭鋒。

其實這個問題非常簡單,也顯而易見。

就香港樂壇而論,劉德華有早期優勢,郭富城後發制人,可堪平手。

在內地來講,劉德華較早佈局普通話歌曲市場,而郭富城過於重視粵語歌曲市場,在後期雖有百事助力,卻始終棋差一著,所以就內地市場而論,郭富城後期影響力嚴重不足。

如果討論舞臺影響力,郭富城在專業能力上自然輕鬆勝出,以他的舞臺難度,總演唱會場次尚能排在華語樂壇第四位,這一點確實值得欽佩。

若對比傳唱度,在頂級歌曲層面可打平,即《對你愛不完》與《忘情水》,但以絕對數量來論,劉德華街知巷聞的歌曲無疑比郭富城更多,所以劉德華可勝出。

此外若論影壇,無論香港還是內地,劉德華在累加票房和商業型別片的平均票房方面優勢巨大,但郭富城又體現出爆發力強悍的特點,以57部作品對陣劉德華超過150部電影,香港頭部票房後來居上,內地頭部票房並駕齊驅。

廣告方面郭富城一向佔據優勢,單看二人各自代言百事的表現,就可以看出差異。

國民度問題毫無疑問,劉德華在這方面已經一騎絕塵。

郭富城則已經轉向,幾乎不再考慮流量問題。

港娛:郭富城和劉德華,誰的影響力更強?

如果單論二人在電影層面的影響力。

可能要回到一句老話。

當下各擅勝場。

而有年齡、狀態和品質優勢的郭富城。

在作品期待層面。

更富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