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那麼多學派,為什麼孔孟的學說沒有滿足君主的利益需求?

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戰國諸侯割據的時代終於是結束了,那麼,為什麼當時的動盪和格局會那麼長時間?所謂的百家爭鳴,真的起到了作用了嗎?

春秋戰國那麼多學派,為什麼孔孟的學說沒有滿足君主的利益需求?

孔子一生非常崇尚禮制,但是在春秋時期,禮壞樂崩,那個時期的禮法已經是“名不正言不順”,而春秋和戰國時期的動盪不安,受苦的其實是黎民百姓,所以那個時候就產生了一個所謂的爭論,這就是非常有名的“先秦諸子百家爭鳴”,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孔子認為人人都要擁有“仁愛”之心,孟子把孔子的思想昇華到了政治層面,這就是“仁政”,而孔孟的學說改變了當時的局勢嗎?並沒有。

春秋戰國那麼多學派,為什麼孔孟的學說沒有滿足君主的利益需求?

因為在當時的時局來說,要有強硬的手段來統一來合併才是王道,這就是法家的“霸道”,或者說就是封建帝制的思想,集權,而孔孟老莊儒道兩家的思想在當時對君王並不能起到很直接的作用,我們讀《孟子》會經常發現孟子經常勸諫君主施行認證,開篇就是讓梁惠王施行仁政,但是君主想要的是什麼“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君主看重的不是仁政,而是利,所以,儒家的思想在當時並不能滿足君主的利益需求,而法家就不一樣了,商鞅、韓非子以及李斯,他們都給予了君主很大的理由,當然,這樣要說一下,韓非子和李斯都是儒家代表荀子的學生,其實在戰國末期已經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儒家的思想核心已經開始發生轉變,要不為什麼韓非子和李斯都成為了法家的代表?

春秋戰國那麼多學派,為什麼孔孟的學說沒有滿足君主的利益需求?

所以,為什麼戰國春秋那麼長時間才結束,簡單來說就是思想沒有統一,到底哪一家的思想適合君主使用?到底哪一家的思想才能更適用於當下,瞭解先秦歷史,就必須瞭解先秦諸子百家爭鳴的思想,當時各家都紛紛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君主有的也在慢慢使用,但是還是沒能改變現狀,孔子為什麼要周遊列國?孟子為什麼不遠千里而來?莊子和韓非子更是用一個個鮮活的小故事來傳達自己的思想,“鼓盆而歌”“庖丁解牛”“掩耳盜鈴”“刻舟求劍”這些一個個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都是產生於先秦時代,所以,先秦諸子的思想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筆寶貴的財富,無論是從文學、哲學還是歷史等方面,先秦諸子都可以挖掘出來很多智慧。

先秦諸子中,你最瞭解哪個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