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一字千金”的來自哪裡

成語“一字千金”的來自哪裡

呂不韋是戰國來期衛國著名商人,後為秦國承相。他在趙國經商時,不惜散盡千金資助在趙國做人質的秦國王子異人,又輔佐他登上王位,是為莊囊王。秦莊襄王為報答呂不韋的恩德,便封呂不韋為文信侯,後又為丞相。三年後秦莊襄王病故,年幼的太子贏政被立為王,尊呂不韋為相國,呂不韋開始專斷朝政。

成語“一字千金”的來自哪裡

呂不韋從一個商人搖身一變,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顯赫人物。朝中的眾多官員表面上不敢有異議,但心中總是不服的,人們在私底下議論紛紛。而呂不韋也知道自己政治威望不夠高,為此傷透了腦筋,於是召集門客商議對策。

成語“一字千金”的來自哪裡

有的門客建議呂不韋統兵出征,滅掉幾個國家,立下赫赫戰功,以此來樹立威信。有人立即反對說:“這辦法有百害無利,即使把仗打勝了,回來也升不了官,因為沒有比丞相更高的職務了。重要的是戰爭風險太大,誰也沒有必勝的把握,萬一戰爭失利,結果會適得其反。”有人說:“我們知道孔子的學問很好,那是因為他寫了部叫《春秋》的書;孫武能當上吳國的大將,是因為吳王看了他寫的《孫子兵法》。我們為什麼不能寫部書,既能揚名當世,又能垂範後代呢?”

呂不韋認為這個辦法很好,命令門客立即組織人員撰寫。

當時養士之風甚盛,有名的戰國四公子魏國信陵君、楚國春申君、趙國平原君、齊國孟嘗君都養有門客數千人,他們都禮賢下士,結交賓客,並在這方面要爭個高低上下。呂不韋也養了三千門客,作為他的智囊團,想出種種辦法來鞏固他的地位。呂不韋組織門客將各自所見所聞記下,匯合了先秦各派學說,綜合在一起成為八覽、六論、十二紀,共二十餘萬言的鉅著。他認為其中包括了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理,所以號稱《呂氏春秋》。

成語“一字千金”的來自哪裡

書寫成後,呂不韋命令把全文抄出,貼在咸陽的城門上,併發出佈告“誰能把書中的文字增加一個或減少一個,甚至改動一個,賞黃金千兩”

佈告貼出後,人們畏懼呂不韋的權勢,沒人來自討沒趣。於是“一字千金”這個成語便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