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權至上:戰神白起不得不死的理由!

王權至上:戰神白起不得不死的理由!

在戰國曆史上,戰神白起一生征戰無數,為大秦帝國立下赫赫戰功,攻佔城池七十餘座,殺人上百萬,又被成為“殺神”,其名字讓山東六國聞之色變。然而,白起最後卻被自己效忠的秦昭襄王賜死,一代名將含恨隕落,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王權至上:戰神白起不得不死的理由!

白起(?—前257),又稱公孫起,戰國時期秦國郿縣(今陝西省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白起人稱“人屠”、“殺神”,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其他三人分別是王翦、廉頗、李牧)戰國時期秦國名將,中國歷史上自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

王權至上:戰神白起不得不死的理由!

白起善於用兵,與來自楚國的秦宣太后異父同母的長弟—穰侯魏冉的關係很好。白起在秦昭襄王時征戰六國,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白起率軍在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一戰成名;鄢郢之戰中白起水灌鄢城,楚國軍民淹死數十萬,攻陷楚國國都郢城,使得郢都成為秦國的南郡,焚燬夷陵的楚國宗廟,楚人聞之膽寒;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斬殺趙軍四十五萬,功勳赫赫。白起擔任秦國將領30多年,攻城70餘座,殲滅近百萬敵軍,被封為武安君。

王權至上:戰神白起不得不死的理由!

秦趙長平之戰後,趙國國力遭受重創,白起趁勢率軍攻打邯鄲,趙國驚恐萬分,派蘇代用重金賄賂秦相應侯范雎說:“白起擒殺趙括,圍攻邯鄲,趙國一亡,秦就可以稱帝,白起也將封為三公,他為秦攻拔七十多城,南定鄢、郢、漢中,北擒趙括之軍,雖周公、召公、呂望之功也不能超過他。如果趙國滅亡,秦王稱王,那白起必為三公,您能在白起之下嗎?即使您不願處在他的下位,那也辦不到。秦曾經攻韓、圍邢丘,困上黨,上黨百姓皆奔趙國,天下人不樂為秦民已很久。今滅掉趙國,秦的疆土北到燕國,東到齊國,南到韓魏,但秦所得的百姓,卻沒多少。還不如讓趙割地求和,不讓白起再得滅趙之功。”於是范雎以秦兵疲憊,急待休養為由,請求允許趙割地求和。秦昭襄王應允趙國求和,不顧白起的建議,發詔撤兵。趙國答應割六城以求和,正月皆休兵。白起聞知此事,從此與范雎結下仇怨。

王權至上:戰神白起不得不死的理由!

秦趙盟約簽訂以後,趙王撕毀合約。秦昭襄王嬴稷大為震怒,命白起馬上出兵拿下邯鄲,白起直言攻打邯鄲之機早已錯過,如今強行出兵也必不能勝。嬴稷最後決定派五大夫王陵率兵攻打邯鄲,結果王陵損失近萬人。 贏稷又命王齕為統帥攻打趙國,同樣久攻不下傷亡慘重。秦昭襄王親自來找白起,想讓白起出徵。白起說即便自己出徵,秦也勝不了,贏稷生氣離開。秦國果然戰敗,白起聽說後說:“大王不聽我的建議,現在怎麼樣了?”白起這話傳到秦昭襄王耳中那可正如同是天大的諷刺,他身為國君,雖然說能力不是很強,但也是個極其看中面子的人。惱羞成怒的秦昭襄王以國君命令強令白起前去統兵,但白起仍是以病推辭,不肯起身。白起向贏稷言明不戰的原由,但贏稷不能理解,君臣二人間隙不可彌補。

王權至上:戰神白起不得不死的理由!

秦軍連敗,贏稷蒙羞,盛怒之下下詔將武安君白起定罪,貶為士卒,遷往陰密。范雎誣陷白起有謀反之心。贏稷來看白起,白起向贏稷訴說自己心中所怨,贏稷認為白起忠的是國,而非忠於他。秦昭襄王說:“你若帶病為寡人出征,建立戰功,為寡人所願,必重重有賞,你若不去,寡人

從此

便

恨君

!”二人深談後,白起告知贏稷他會即刻起程離開,並在拜別秦昭襄王時提出了忠告:“非成業難,而得賢難,非得賢難,而用之難,非用之難,而任之難!”

王權至上:戰神白起不得不死的理由!

在秦昭襄王與白起最後的深談中,白起向秦昭襄王坦誠了自己拒不出徵的原因,也導致了他必死的結局。首先是當時的戰爭形勢,其次是由於長平之戰中秦昭襄王逼其殺死趙軍卻不明裡下詔,後來秦昭襄王又聽信範睢的讒言,讓白起從邯鄲撤軍從而錯失了戰機。因此,白起對秦昭襄王心中是怨,所以屢次抗王命,其實是對王權的挑戰與蔑視,也是對於自己命運的反抗。然而,這對於王權專制的秦昭襄王來說是絕對不能容忍的,他在朝會上對群臣說:“武安君早已不是寡人的臣子了,在他的心裡早已反了,他只是不願意做一個逆臣賊子罷了!”

王權至上:戰神白起不得不死的理由!

隨後,秦軍戰敗的訊息不斷傳來,山東六國又開始合縱謀秦,秦國危在旦夕。秦昭襄王遷怒白起,命他即刻動身遷往陰密不得逗留。白起行至杜郵驛站時,範睢進言說白起有怨言,秦昭襄王派使者賜白起秦王劍,命他自裁。據《史記,白起列傳》中記載,

死而非其罪,秦人憐之

,鄉邑皆祭祀。

咸陽古道音塵絕,一代戰神白起就此隕落與咸陽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