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追《雙面膠》,再悟婆與媳:風霜半生對上了少不更事

文/佑欣

重追《雙面膠》,再悟婆與媳:風霜半生對上了少不更事

1

曾經我在百度推薦頁面看過一個關於婆媳話題的文章,所以每每開啟百度,總能看到一些關於婆媳問題的推薦文章。老實說,挺沒意思的,便也再沒點開來看。

現在人們大都活得偏焦慮,於是也有了大量的文字來迎合讀者,販賣更多的焦慮。比如類似月子之仇不共戴天,以及你不管我的小,我憑什麼管你的老等等“金句”都出自此類文章。

有道理嗎?不需全盤否定。至少他也打動了不在少數的媳婦心,畢竟那個時候是一個女人相對脆弱和艱難的時候,情感上可以理解。但就因為那個節點,就一定得讓此後的日子都過得咬牙切齒嗎?

得不償失,真的。誠心奉勸各位,此類毒雞湯少喝。

《雙面膠》就是個有生活原形的電視劇。本來兩口子過得好好的,就因為婆媳關係,而產生了一系列的悲劇。雖然公公的離世,孃家媽的中風,都有其本身的身體原因,可如若身為媳婦的麗娟能智慧點,迂迴點,再聽進一點蔡大姐的勸解,也不至於會讓每個人都成為悲劇的化身。

重追《雙面膠》,再悟婆與媳:風霜半生對上了少不更事

包括自己,甚至也包括無辜的孩子。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被好多媳婦不恰當地用在了家庭關係裡。往大了說,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不是一個善與惡重複上演“零和”的過程,而是一個“善長惡消”的過程。所以,

"抑惡揚善"才是倫理的當然態度。

況且,還有後半句的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斷章取義,真要不得。

2

大多數婆婆,哪怕就算是《雙面膠》裡的“惡婆婆”,也不是一開始就惡的。她剛開始也曾笑說自家孩子,計較什麼呀;還曾在老頭第一次對媳婦大發雷霆後,匆忙安慰過流淚的麗娟;更曾在離家前手縫沙發套,僅因媳婦的一句誇讚而笑得無比開心。

她也在慢慢接受,兒子結婚了,成家了的現實。所以在一段時間內,她對媳婦麗娟也是有看臉色的,甚至那些陪笑裡有看得到的巴結和討好。

只是那最後的惡,都是隨著事情的不可控而被激發。

重追《雙面膠》,再悟婆與媳:風霜半生對上了少不更事

凡塵俗事裡,24小時朝夕相對的一對婆媳,除非她們是情感高手,否則真的是很難永遠一片祥和。

想想,身為媳婦的我們,同時也是女兒,誰能真的就和自己媽完全沒有過紛爭呢?至少我和我媽、我爸,就沒少吵。只是因親情,我們最後都淡化了那些爭吵時,由於帶著情緒而句句似刀的語言殺傷力。

可婆媳之間,那些曾脫口而出的惡語,不僅難以讓人忘卻,甚至在日後的生活裡,一不小心就“星星之火燎上了原”。

沒人喜歡吵架,更沒人喜歡在家裡吵無休止的架。如何破?

隨風而散。即便暫時做不到,至少要做到“算了”。

因為,日子還得過。且,還想過好日子。

3

今天的我婚齡21,邁過了這些難,也走過了那些苦,終是懂了:牢記是需要耗能的,而我的能量有限,生活中好多問題的解決都需要我有限的能量。比如強大自身,教育孩子,陪伴父母,以及引導豬隊友慢慢改變“豬性”。

我捨不得將有限的能量耗費在不太必要的事情上。

說到底,我過的日子終究還是以夫妻倆為核心的日子。再何況,人生漫長。就因為一個核心家庭的外人所引發的事件,而毀了自己的整個人生,甚至搭進去孩子的未來,不值得。

至於毒雞湯裡的用詞“不共戴天”,真正是太沒必要了。

重追《雙面膠》,再悟婆與媳:風霜半生對上了少不更事

何況,咱們女人身為母親,所有的為人處事,孩子可都看著,並在潛移默化中有樣學樣。

相信天下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順風順水,可人生靠什麼順?最後還是得靠人品。老任說,華為有今天,很大一部分靠的是他大度的胸襟。馬爸爸那讓阿里騰飛的最大筆融資。,也是靠他十六個合夥人的事實——人和人相處,少不得矛盾,能將這麼多有本事的人擰成一股繩,需要大將風範。

我們不能指望每個孩子都有如此潑天的成就,但父母的格局裡一定藏著孩子的未來。如果不想孩子的未來因為小家子氣而被限制,那麼就先從母親自己開始學會大度和灑脫。

臺大老師歐麗娟在對學生講解《紅樓夢》時曾深度分析過人性,也曾說過一句任何人與人的關係裡都適用的話:我憑什麼要別人對我好?對我付出?我又對別人做了什麼?

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婆媳,一樣。

4

我現在和婆婆的關係,在某些程度上超過了她們母女,可這不代表我和婆婆之間沒有過嫌隙。我們一樣吵過、鬧過、冷戰過。

我婆婆一輩子在家做主,什麼都是自己說了算,不論對錯,從無人反對,因為反對也無效。可好死不死剛剛又湊了我這麼個特有主見,說話機關槍一般利索的媳婦進門。

你們腦補一下,就我和我婆婆這種的,真是分分鐘都得是戲。

外加旁邊還有一個神助攻的豬隊友,他是那麼的擅長點一炮就跑。我總說我家這男人情商為負數,他能不在無意當中讓婆媳關係電閃雷鳴,我就阿彌陀佛了。

生活總是比電視劇更狗血。

其實也好理解。一個屋簷下生活的兩口子,都會因為生活的柴米油,孩子的哭笑鬧,家務誰做,誰更有話語權,而爭得恨不得引發世界大戰,何況是同為一個男人打轉的倆女人?更何況家裡的事,還是那麼的又亂又雜。

一句話,一個表情,一個動作,每個人的理解都不可能一樣,每個人的修為也都不一樣,外加這些反應的結果還直接關乎到那一刻的心情,真的不是一個簡單的對錯就可以下結論的。

道理我們都懂:婆婆尊重兒媳,因為她是自己兒子的伴侶;兒媳也應當尊重婆婆,因為她是自己伴侶的媽。並且在婆婆眼裡兒媳是幼,在兒媳這裡婆婆是老,尊老愛幼是我們從小就懂得的道理。

可有幾個婆婆能包容兒媳年輕時的魯莽衝動,又有幾個兒媳能看到婆婆因為年齡、經歷的受限,而寬容的一笑而過。

三觀、格局在婆媳關係關係裡,一定會有不同。有不同,就有爭議。如何向下處,往長了處,需要雙方的智慧和眼界。

雖難,也不難。

可解決生活的種種難題,不是人生的一大課題嗎?

5

我們這一類的女人,所遇到的大多數婆婆都是鄉下老太太。她們都被生活虐過千百遍,多少都有些心傷不能碰,而需要家人共同地小心維護。但年輕的媳婦們大多數都沒那個心,也沒那個能力,更多時候也是不懂。

至少我年輕時不懂。

大多數媳婦都是被老公各種寵愛後,才被“騙”進的婆家門,沒那麼快從戀愛腦裡的公主範脫離出來,從而多少都會有些小架子。這種曾經被獨寵的優勢心理,容易讓一個年輕的媳婦看上去有點持寵生嬌。如當年的我。

你不理解她的風霜半生,又如何讓她來包容你的少不更事?

自從在醫院接受了長達數月治療的婆婆出院後,我對婆媳關係有了更多不一樣的認知。

現在是年紀越大,越是信命,更信前生今世。前生是因,今世是果。婚姻就是一個因果的輪迴。不然茫茫人海,如何就能讓你們成了一家人?

如果你遇到的婆婆善良,體諒你的難,願意付出,希望你也可以回報善良,理解老人的不容易。這樣你好我好,大家就都好了。

人心換的是人心。

誠然,有些人換得到,那是前輩子修的福;如若實在是換不到,也沒什麼好抱怨的,埋頭修來世吧。

過好眼下的,抓住當下的,這才是日子。別太矯情,也別太玻璃心,是過日子的正道。

結婚的送你們一句佛家言: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世間萬物,因果相應。

未婚的送你們一句我的話:熱戀時也得帶腦子,別一時糊塗,一世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