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七普“散裝蘇”人口資料

簡析七普“散裝蘇”人口資料

一、江蘇是否人口吸引力下降

這個問題並不是只看省級人口增長資料,做簡單的加減法。

首先江蘇在省級層面的人口增量608。71萬全國第三,僅次於粵浙。這一資料還是能放的上臺面的。

其次人口增量≠人口淨流入量;後者應考慮戶籍人口和常駐人口的自然增長率,而這點廣東遙遙領先,浙江其次,江蘇自然增長率最低。原因很簡單,計劃生育執行的好,老齡化三省中江蘇最嚴重。而廣東不但人口基數過億,生育意願也比江蘇強很多。

再次蘇南蘇中蘇北的梯度差異導致蘇北省內流動較大,對外省勞動力的需求並沒有廣東,浙江來的迫切。廣東本身非珠人口比重不大,浙江是真正均衡發展,除了衢州,麗水沒有特別明顯的差距。

最後江蘇經濟產業結構也導致江蘇並不需要超量的外來人口。勞動密集型產業主要分佈在蘇錫常,從資料也能看出這三市淨流入佔比戶籍人口是江蘇最高的。和廣東,浙江不同,江蘇的大型國企和配套事業單位比重還是不低的。規上企業比重大,企業用工相對比較正規。對務工人員的整體技能要求比較高,江蘇很多外來務工人員往往有在珠三角,福建打工的經歷。

因此江蘇人口吸引還是相當強的。

簡析七普“散裝蘇”人口資料

二、七普後江蘇各區域的變化

總結一下就是蘇南人口穩步增長,蘇中蘇北有驚喜有驚嚇。

具體看人口增長數量,蘇南全部增長意料之中,鎮江增長最低9。7萬,但考慮鎮江僅有300多萬人,這個資料也說的過去。

蘇中地區,南通,揚州分別增長40多萬人,10萬人,印象近年來發展不錯的泰州負增長10。58萬,大跌眼鏡。

蘇北地區,可以說改天換日,之前曾一度被猜測人口大幅減少的徐州,成了蘇北人口增長的贏家,增加50萬人,近年來一度萎靡的連雲港也增長了20萬人,十三妹宿遷增長27萬人。曾經同屬淮安府的淮安,鹽城成了最大輸家,特別是鹽城,近年來甚至取代了南通“北上海”的稱呼,無論是引入上海企業還是大打“上海知青”牌,鹽城無疑是近年蘇北最靚的仔。這樣的結果對於鹽城無疑是一盆冷水。

從整體看,江蘇十三市,十市人口正增長,三市負增長,算不錯的成績。全國全省各市正增長的只有浙大富。

三、蘇中蘇北的人口情況真的很好嗎?

簡析七普“散裝蘇”人口資料

因為2020年普查戶籍人口有些城市不全,另外據說2020戶籍普查只到10月,因此這張表格只是目前我們根據現有資料最接近真實的最近兩年人口淨流入資料。大致反應一個態勢。對比六普時間跨度太大,中間的人口波動無法確定,也沒有太大參考價值。

我們可以看到江蘇淨流入的城市除了泰州恰好對應長三角最早的江蘇成員。蘇中地區算上泰州也能算的上人口淨流,蘇北地區則全線崩塌。蘇北人口狀況並不是那麼樂觀。蘇北的人口增長更多來自較大的戶籍人口基數,較高的生育率。如圖

簡析七普“散裝蘇”人口資料

蘇南蘇中地區的0—14歲人口比重都在14%以下,蘇北最低的鹽城在15%,其次是淮安17%,其他三市均達到了20%以上。這還是人口流出較多情況下的資料。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這麼高的生育率,蘇北城市的人口增長態勢更不好看。

四、人口下滑是否壞事嗎?

網上現在經常會出現一種論調,那就是人口為王,人多才有潛力,才有前景。卻忽視了其他因素。以鹽城來說,儘管看起來鹽城人口負增長最嚴重,但這幾年鹽城的發展態勢和經濟質量是越來越好的。鹽城的主要人均經濟指標是蘇北地區最接近蘇中的。鹽城的人口流失嚴重主要有幾個原因,一個是鹽城是整個蘇北地區最接近長三角核心區的城市,第二,鹽城除了東臺,其他縣城和農村並沒有太多本土產業,人口流失是必然。第三,從七普資料的0—14歲人口比重,鹽城是蘇北最低的。鹽城這幾年的城區發展和商業佈局在同類城市也算不錯的。總得來講,省內流動對鹽城並非是壞事,並不是每座城市都要做一二線城市的夢。做一座中等發達的城市也不是不可以。

五、城區人口的增加才是真正需要關注的

後進城市因為城市化晚,工業化不足,隨著國家的政策平衡和產業轉移可能會享受到一段時期的紅利,比如農村拆遷,棚改,而且通常欠發達的人口出生率高,外出務工卻無法定居大城市的中老年民工的迴流疊加甚至會短暫形成人口增加比如徐州,連雲港,宿遷,但這不可持續,最終會因為房價抬高和產業不足而人口再次外流。只有徐州可能因為定位高,配套好,市區體量大而穩住基本盤。

而城市群邊緣城市會更容易流失人口。這就涉及城區規模的重要性了。泰州就是典型,筆者曾經在《揚泰分家的利弊—散裝蘇系列》一文中提到,儘管泰州的代管縣很強,最弱的興化也能誕生蘇南等級的強鎮,戴南,張郭(現在已合併),但主城區(狹義市)體量不大在如今的時代是沒有什麼競爭力的。如果泰州在中西部或許是另一個嘉興。但在強大的長三角,縣城再強長江對面的縣基本都是全國前三十(真材實料),還是留不住人口。最終泰州淪為蘇中唯一人口流出市。在城市化末期,這幾乎是毀滅性的。因為在人口,城市擴張的最黃金的年代你都沒有把握機會壯大,那麼下一個10年只能被周邊城市蠶食。

江北唯二淨流入的城市,揚州,南通情況又各不相同。揚州的淨流入難度極大,筆者在七普之前一度認為會微減。現在的結果其實已經是相當不錯了,穩住了基本盤,趨勢也是不錯的。揚州的不利因素其實是江北最大的。首先拜分家所賜基礎盤太小,即使戶籍人口揚州也不多,一度是省內倒數第二。其次揚州是江北離南京最近的城市,基本流水發車。再次揚州的老齡化,生育率也是全省倒數僅比南通稍高,戶籍人口增長其實是負的。甚至揚州還割掉了兩個村組給泰州。這樣的條件下,揚州實現人口淨流入確實是出乎意料了。事實證明城區的強大就是王道。

南通不用多說,江北優等生,城區,縣城沒有差的。基本就是蘇州模式的低配版。目前的問題就是人口老齡化嚴重,房價過高。

六、留給普通地級市的時間不多了

事實上,就連蘇州的人口增量都已經跟不上中等省會的速度了。強省會的來臨,本質就是一個正常的城市秩序。工業化,城市化走的早的城市的優勢被迅速抹平也是意料之中。蘇州尚且如此,那麼普通地級市呢?在這個時候還在搞“組團城市”,市,縣均衡就是找死。唯有拼命搶一二線城市溢位的產業,才能在未來幾十年吸收一些無法在一二線城市立足心灰意冷的群體——這是三大城市群和各省副中心地級市的路徑。至於其它地級市基本上聽天由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