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來我家

大衛來我家

《大衛 不可以》是女兒最喜歡的一本繪本,小小的人兒似懂非懂,探著小腦袋好奇的看著圖片上那個全世界公認的“淘氣包”,最近女兒的表現彷彿讓我看到了大衛的影子,調皮的大衛到我家了!

《大衛 不可以》中字並不多,更多的是以圖片的方式來刻畫內容,以圖代文。書中大衛的生活,好像一團糟。搬椅子墊腳尖,不顧危險也要偷吃餅乾,滿身黑泥巴一串黑腳印,打掃2小時的乾淨客廳,大衛5分鐘就能搞砸,洗澡不關水龍頭,浴室變成了“海洋天堂”,更糟糕的是——光溜溜地衝到大街上,無奈的媽媽只能一邊追趕一邊大喊“大衛——不可以!”

這樣的大衛像極了兩歲多一點的女兒,雖然沒有完全複製大衛的所作所為,但調皮起來倒是可以相提並論。拿著搖鈴哄弟弟玩一會又把玩具扔到弟弟頭上,暖氣冷到懷疑人生竟然是她把閥門給關了,家裡所有的門把手似乎都難逃她的“魔爪”,剛收拾好的玩具就被她扔的遍地都是,自己跑到陽臺擰開水龍頭玩的時候偷喝幾口涼水,新買的爬爬墊三下五除二被她摳個窟窿,鞋和襪子完全是附屬品,最愛光著腳丫跑來跑去,最愛吃醬弄得滿嘴都是……類似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如果說一歲半之前她是天使,那麼一歲半之後就是“魔鬼”,而她竟然做夢都會把自己笑醒,可怕的terrible too來了!

從小到大,女兒一直很聽話,簡直就是別人眼中的“天使寶寶”,我和她爸爸也絲毫沒因為這個小傢伙的到來而有一點惶恐,加之最近理了個假小子髮型,簡直讓我感覺大衛到我家。兒子的到來簡直就像一場“噩夢”,笑起來手舞足蹈,興高采烈,哭起來撕心裂肺,震天動地,簡直就是個“戲精”。兩個孩子輪番上陣時,時常讓我累到抓狂,如果女兒這時再來片“烏雲”,總少不了一陣“傾盆大雨”。身為一個教育人,身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光有“撕心裂肺”的吶喊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並不是只有放縱隱忍就能換來孩子的聽話懂事。教育需要技巧,需要方法,需要智慧,更需要時間!閒暇之餘看了幾本閒書我意識到女兒的一個個敏感期來了,喜歡扭圓形的旋鈕,必須把東西放到原處的秩序感,小手喜歡扣來扣去的好奇與探索……這一切的一切難道不是成長嗎?最近喜歡拿著筆畫來畫去,於是我的腿上,手上,她自己的腿上,手上,以及地上,本子上全都有她的“傑作”,於是一幅幅“鉅作”在她筆下悄然而生,我慢慢放下腳步重新審視眼前這個“小人”,原來她有著巨大的能量,那是我所看不到的!

愛因斯坦說:從來沒有犯過錯的人,是從來沒有試過新東西的人。一位讀者說:這樣的大衛像極了每個正在成長的孩子。明智的成人,會將這份好奇變成激勵:

你不是熊孩子

你只是還沒學會

你現在正在學習

你將來一定都會!

不給孩子貼標籤 換一種方式引導 比嘮叨的說教更有效 沒有失敗的孩子 只有成長的機會

父母眼中淘氣到心塞的大衛,卻是大叔心中勇敢獨特的小孩。好的教育不是把每個孩子都培養成“聽話的”乖小孩,而是讓每個“大衛”都能按照自己的軌跡磕磕絆絆地長大。探索是孩子的天性,別讓苦口婆心的警告,變成阻礙孩子滿足好奇心的驅動力,這是大衛告訴所有天下父母的,也是作者留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並受用一生!

寶貝,“你想做好,只是還沒有做好”!繼續加油

(謹以此文獻給我的兒子和女兒,同時也獻給我正在帶的二年級小豆豆們,願時光陪伴你們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