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神智體”詩《晚眺》

蘇軾的“神智體”詩《晚眺》

黃繼瑜

北宋時期,維吾爾族叫回紇族。族中有一個叫烏凱西的人,精通中原文化,用漢文吟詩作對,自稱天下無雙。那時的回紇族年年都要向大宋皇帝進貢,烏凱西因通曉漢文,被任命為去東京開封進貢的使臣。

烏凱西到朝庭繳完貢,去卞梁大街逛逛,看看東京的繁華盛況。走到翰林院門前,想起一句上聯,去找蘇大學士切磋切磋,或許也能難倒他,為自己揚揚名,威風威風。進了翰林院,蘇大學士不在,和黃庭堅去大理寺找佛印和尚喝酒去了。烏凱西讓其他人對下聯,無人能對。出了翰林院,烏凱西見張告張,逢李告李,揚言,堂堂翰林院,竟無人能對出他的下聯。訊息不脛而走,就連在小巷中炸油條、烤燒餅的小生意人都在傳講此事。

蘇軾的“神智體”詩《晚眺》

下午,蘇軾、黃庭堅回來了,正遇回紇使臣在吹大牛、說大話,問是何事,使臣洋洋得意地說:“翰林院無人能對出‘無山能比巫山秀’的下聯。”

蘇大學士說:“這何難?先對一句給你聽聽,再一起回府喝茶。”

“快說下聯,喝茶不急。”使臣急著要蘇軾對。

“何葉才有荷葉圓。”

蘇軾的“神智體”詩《晚眺》

蘇軾話音剛落,黃庭堅又接上了:“何水卻似河水清。”

蘇軾領使臣進了翰林院,坐下喝茶。烏凱西問:“蘇大學士,聽說中原以前有一位詩人曹植,走七步能作一首詩,不知蘇大學士走幾步能作一首詩?”

蘇軾聽了,立刻想到,自己要說走三四步可作一首詩,對方就說我是欺祖;我要說走十來步作一首詩,對方就說我今不如昔。這是兩難問答(答什麼都不對),我得把燙山芋揣到對方懷裡才是。隨口說道:“作詩並不難,李謫仙斗酒詩百篇,像我這樣的不才之輩,一天作二三百首沒有問題。關鍵是要會讀詩,一般人還不會讀。”

使臣高傲地說:“你們中原人作的詩,我不光會讀,有的我還能倒背如流。”

“哦嗬,賢兄高明。我這裡有一首詩,賢兄若能讀出來,我給你磕頭,拜你為師。”蘇軾說,“你要讀不出來呢?”

“我跪下給你磕頭,拜你為師。”使臣說。

二人擊掌,並請黃庭堅作證。

蘇軾寫好詩,讓使臣烏凱西讀。

蘇軾的“神智體”詩《晚眺》

烏凱西看過來看過去,怎麼也讀不出來。黃庭堅道:“速戰速決,要麼讀,要麼磕頭請教。”

烏凱西真的跪下了,蘇黃二人趕忙拉起。使臣抱拳施禮道:“請蘇大學士賜教,小弟洗耳恭聽。”

蘇軾念道:

長亭短景無人畫,

老大橫拖瘦竹筇。

反首斷雲斜日暮,

曲江倒蘸側山峰。

使臣聽罷,恍然大悟,口稱“佩服佩服“,帶蘇黃二人往酒店去了。

這首詩實際是一首寫景詩。寫的是一個老人,身披殘陽夕照,手握筇竹手杖,放眼遠眺,盡情觀賞黃昏後美妙多變的山水景物,悠然自得,悅目賞心。這首詩不僅描繪了祖國壯麗俊秀的美好河山,而且字裡行間滲透著深情至愛。寫得情景交融,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這首詩表現方法精巧奇特,令人讀後終生難忘。

蘇軾的“神智體”詩《晚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