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柴可夫斯基都佩服的古典芭蕾音樂之父——德里布

今天的我們看芭蕾舞劇時,已經習慣於音樂、舞蹈和劇情的緊密結合,習慣於跟著音樂體會舞者的喜怒哀樂;排舞時,我們更是離不開音樂的情緒引導。

可是你知道嗎?

在一百多年前,芭蕾舞的音樂只是起到節拍器的作用,根本沒有今天這麼豐富的內涵,直到一位大神出現。

這位大神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古典芭蕾音樂之父——德里布。

讓柴可夫斯基都佩服的古典芭蕾音樂之父——德里布

1836年2月21日,克萊芒·菲利貝·利奧·德里布(Clement Philibet Leo Delibes)出生於法國聖日爾曼迪瓦爾(現拉弗萊什)的一個音樂世家。他的祖父是一位歌唱家兼作家,他的大伯是風琴演奏家,母親也是音樂愛好者,只有父親比較特殊,是位郵遞員。不過,出生於這樣的家庭,這位父親的音樂才華想必也少不了。

可惜的是,德里布11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他跟著母親來到巴黎,進入巴黎音樂學院初級班學習聲樂。沒學多久,德里布覺得聲樂領域不能讓他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所以轉了專業,開始研究作曲和管風琴演奏。

17歲時,德里布從學校畢業,進入一家劇院,給抒情歌劇做伴奏。他的才華也開始慢慢綻放。

20歲時,德里布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大作:獨幕喜歌劇《兩分錢的煤》。

此後德里布的靈感滔滔不絕,以大約每年一部的速度,連續完成了約20部歌劇和3部芭蕾舞劇。

大神當然要有大舞臺,27歲時,德里布跳槽到了巴黎歌劇院,不過依然擔任歌劇伴奏者。

這時候,音樂界的目光還都集中在人的身上,對器樂作品沒那麼重視,所以德里布作曲的重心也集中在輕鬆愉快的歌劇和舞劇上。

30歲那年,德里布與波蘭作曲家合作,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大型芭蕾舞作品《泉水》。

這部作品大獲成功,芭蕾舞者們忽然發現:原來音樂還能這麼玩?來來來,你再給我們寫幾部舞劇的配樂吧!於是,《葛蓓莉亞》和《希爾維亞》的劇本被送到了德里布的手上。

德里布也不謙讓,開始改造芭蕾配樂的傳統。他更明確地採用了主題旋律作曲法,分別為劇中人物規定了音樂主調,讓音樂與每一個舞姿完美地配合起來。此外,他還引入了瑪祖卡等民間舞曲,進一步豐富了舞劇的色彩。

《葛蓓莉亞》的音樂典雅流暢,精巧細緻,是音樂史上第一部“大芭蕾舞劇”,也為他贏得了古典芭蕾音樂之父的美名。

讓柴可夫斯基都佩服的古典芭蕾音樂之父——德里布

1884年,德里布成為音樂研究會的會員,之後又受聘為巴黎音樂院的作曲教授。可惜天不假年,1891年1月15日,德里布病逝於巴黎,享年55歲。

《葛蓓莉亞》與《希爾維亞》的舞蹈編排了很多版本,音樂卻一直沿用了德里布的原作。據說,柴可夫斯基聽到了德布里的作品,不由感嘆:“早知道我就不寫《天鵝湖》了!”不得不說,柴可夫斯基的音樂受到了德里布的不少影響,二人的風格頗有相似之處。

歌劇《拉克美》也是德里布的代表作,其中的《花之二重唱》被《美國總統》、《古墓麗影:生命的發源地》、《拜見岳父大人》等多部電影引用。

除了戲劇音樂外,德里布還創作了許多藝術歌曲、室內樂和管絃樂作品,還有少量的宗教音樂,不過現在已經很少被演奏了。

看到這裡,想必機智的各位小夥伴也都猜到了,

下期的影片中,龔sir要講芭蕾舞劇《希爾維亞》。敬請期待哦!

龔sir獨家

歡迎大家購買我的芭蕾課程:《零基礎學芭蕾——收穫完美體態與高貴氣質》。

14 節影片大課,僅售 99 元!

專業、全面、高效,龔sir手把手教大家如何零基礎學習芭蕾,收穫完美體態與高貴氣質。

我是龔溢文

香港芭蕾舞團演員

英國皇家舞蹈學院高階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