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向我們隱瞞了什麼?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向我們隱瞞了什麼?

李世民《玄武門之變》

有關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的那場流血政變,李世民到底向我們隱瞞了什麼呢?

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看了一本古籍中的一篇文章後,內心某個隱秘的角落忽然被觸痛,於是潸然淚下、悲泣良久。他動情地對身邊的侍臣說:“人情之至痛者,莫過乎喪親(父母)也。……朕昨見徐幹(東漢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中論·復三年喪》篇,義理甚深,恨不早見此書。所行大疏略,但知自咎自責,追悔何及?”(《貞觀政要》卷六)

李世民說的“所行大疏略”,意思是高祖李淵逝世時,他所行的喪禮過於粗疏簡略,未盡到人子之孝,因此深感愧疚和自責,追悔莫及。

也怪不得李世民會感到痛心愧悔,因為對待高祖的身後事,他的許多做法的確有不盡如人意之處。比如埋葬高祖的獻陵在規格上就比埋葬長孫皇后(包括逝世後的太宗本人)的昭陵要遜色得多。獻陵是“堆土成陵”,規模和氣勢十分有限;而昭陵則是“因山為陵”,規模浩大、氣勢宏偉。高祖安葬後,李世民也並未流露出應有的思念之情,而對長孫皇后則是情深意長、無比懷念,曾“於苑中作層觀,以望昭陵”(《資治通鑑》卷一九四),結果立刻遭到魏徵的暗諷和譏刺。

而時隔多年之後,李世民突然對父親流露出的這種懺悔和內疚之情,難道僅僅是因為自己在高祖身後沒有盡到孝道嗎?在高祖生前,李世民又做得如何呢?之所以會有如此強烈的愧悔,是否跟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的玄武門之變有關呢?

或者我們可以換一個方式追問:在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清晨,當李世民在玄武門前一舉除掉太子和齊王之後,當守門禁軍與東宮齊王衛隊激戰正酣的時候,太極宮中到底發生了什麼?是否真如史書所載,高祖和近臣們正悠然自得地“泛舟海池”,沉浸在一片詩情畫意之中,對宮門前正在發生的慘烈廝殺一無所知?是否直到尉遲敬德滿身血跡、“

甲持矛”地前來“宿衛”,高祖和一幫近臣才如夢初醒?

事實上,六月四日高祖李淵“泛舟海池”的這一幕,歷來備受後世史家的強烈質疑。

因為它的疑點確實太多了!

首先,如同我們所知道的那樣,這天早晨是李淵召集三兄弟入宮對質的時間,為此一幫宰執重臣也都早早就位了。在此情況下,李淵怎麼可能有閒情逸致到海池去泛舟?其次,就算李淵和近臣發現三兄弟全都遲到了,許久等不到他們,百無聊賴之下才跑去泛舟,可是,就在宮廷的北正門,幾支軍隊正殺得雞飛狗跳、人喊馬嘶,而高祖李淵和那幫帝國大佬怎麼可能對此毫無察覺?就算他們一時間都被海池的美麗景色陶醉了,可宮中有那麼多的嬪妃、太監、宮女,難道他們也全都被施了迷魂術和定身術,以至於沒有一個人察覺、沒有一個人趕來通報這駭人聽聞的政變訊息?最後,退一萬步說,就算上面這些都是事實,可當尉遲敬德帶著武器擅闖皇宮大內,一直逼到皇帝的面前時,高祖身邊的侍衛都哪裡去了,為何史書中連一個侍衛的身影都看不到?在天子的人身安全遭遇重大威脅的時候,難不成他們全都約好了,在同一時間集體人間蒸發?

我們只能說——這樣的記載太不可理喻了!

如果說李世民和貞觀史臣確實是對玄武門事件動了手腳的話,那麼我們相信,這個所謂的“泛舟海池”應該就是被重點篡改,以至於改得毫無邏輯、牽強附會、面目全非。

可是,為什麼李世民弒兄、殺弟、屠侄的那些真相都可以不改,卻偏偏改了這個地方呢?我們是不是可以認為,李世民派兵逼宮、控制高祖的真實內情要遠比所謂的尉遲敬德“擐甲持矛、入宮宿衛”複雜得多、性質也嚴重得多,所以只好授意史官進行篡改?我們是不是可以認為,李世民在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對父親所做的一切,已經完全坐實了“不忠不孝、悖逆君父”的罪名,以至於比弒兄殺弟在良心上更難以承擔、以禮教倫常的標準來看更不可原諒,因而在面對後輩和世人的時候更難以啟齒呢?

也許正因為此,所以貞觀史臣最後才不得不虛構了“泛舟海池”的一幕來掩蓋真相;也許正因為此,所以時隔多年之後,當身為君父的李世民在兒子們的奪嫡之爭中差一點目睹骨肉相殘的悲劇重演時,他才能深刻體會高祖當年的慘痛心境,也才能對自己當年的所作所為有所反省,從而才會借“所行大疏略”為由,深切地表現出對高祖李淵的愧悔之情。

討論至此,我們似乎已經逼近了李世民向我們隱瞞的那個最後的真相!

關於這個隱藏最深的真相,一部一千年後重現人間的敦煌殘卷,也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們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公元1900年,敦煌莫高窟的藏經洞被意外發現,訊息震驚中外,可清政府並未對此採取任何保護措施。於是隨後的幾年裡,一批又一批價值不可估量的古代文獻被西方的探險家和文物掠奪者陸續盜運到了歐洲。在斯坦因(匈牙利人,後加入英國籍)盜走的文獻中,有一部被冠以編號S。2630的敦煌寫本,內容就涉及了唐太宗和玄武門之變。王國維先生是中國第一個研究這份文獻的學者,將其命名為《唐太宗入冥記》。這份文獻雖然只是唐代的民間話本,算不上正規史料,而且作者已不可考,但是裡面透露的某些資訊卻至關重要,非常值得我們關注。

卞孝萱先生在《“玄武門之變”與〈唐太宗入冥記〉》一文中說:“勝利者唐太宗為了維護其仁孝形象,對先發制人、殺兄誅弟、逼父讓位的行為加以塗飾。當日唐史臣秉承太宗之意,在兩朝實錄、國史中,篡改了‘玄武門之變’前後一連串事實的真相。敦煌寫本《唐太宗入冥記》編造建成、元吉在陰司告狀,閻羅王勾太宗生魂入冥對質的故事,實際是為建成、元吉鳴‘冤’。”

由此可見,這個唐代寫本雖然體裁近似小說,內容純屬虛構,但是它所透露出的資訊卻不可等閒視之。換言之,值得我們關注的並不是它的故事情節,而是其中蘊含的寓意。

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這個寫本的大致內容。

故事說的是唐太宗入冥之後,在陰司遇見了一個名叫崔子玉的判官,此人在陽世的身份是

滏陽

縣尉。也就是說,這是一個往來於陽世與陰間的“雙重身份者”(在中國古代話本和民間傳說中,這種“雙重身份者”代不乏人,據傳近代的國學大師章太炎也曾入冥充當判官)。由於崔子玉在陽世的身份是李世民的臣子(但是官職卑微),而現在皇帝李世民在陰間反而成了他的審判物件,於是崔子玉就決定利用自己在陰司的職權和太宗做一回交易,藉以換取自己在陽世的高官厚祿。他告訴太宗,建成和元吉入陰之後,“稱訴冤屈,詞狀頗切”,亦即暗示這件“官司”頗為棘手,然後讓太宗回答一個問題,說如果答得上來就可以回長安,答不上來恐怕就沒有生還的希望了。太宗一聽嚇壞了,連忙要求崔子玉提個簡單一點的問題,並且承諾說:“朕必不負卿!”

然而,崔子玉所提的問題卻一點都不簡單。

他看著唐太宗,一臉正色地說——“問大唐天子太宗皇帝在武德九年,為甚殺兄弟於前殿,囚慈父於後宮?”

李世民一聽,頓時啞口無言,“悶悶不已,如杵中心”,心裡彷彿橫亙著一塊木頭,良久才說,這個問題他回答不了。

崔子玉一看太宗的反應,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於是替太宗想了一個答案,原文是:“大聖滅族□□”。後面

脫了

兩個字,但是大意還是清楚的,無非是太宗“大義滅親”云云。作為交換,太宗許給了崔子玉“蒲州刺史兼河北二十四州採訪使,官至御史大夫 ,賜紫金魚袋,仍賜蒲州縣庫錢二萬貫”的優厚條件,終於順利透過這場冥世拷問。

在這個故事中,崔子玉所提的那個問題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有價值的一個資訊。其中,“殺兄弟於前殿”遍見正史記載,而且李世民本人對此也直言不諱,所以並不稀奇;真正讓李世民感到難以啟齒、同時也讓我們感到非同小可的是後面的六個字——“囚慈父於後宮”。

很顯然,這是一個被所有官修正史一律遮蔽掉的資訊。

要解開被正史隱瞞的玄武門之變的另一半真相,這六個字就是一把至關重要的鑰匙。

雖然《唐太宗入冥記》的內容出於虛構,但是其題材和寓意在當時肯定是有所本的,不可能毫無依據。據卞孝萱先生分析,該作品很可能成書於武周初期。在唐人張(約生活於武周至玄宗前期)的筆記史《朝野僉載》中,我們也發現了有關“唐太宗入冥”和“冥官問六月四日事”的記載(見《朝野僉載》卷六)。而王國維先生在相關的研究著作中,也曾引述《朝野僉載》、《梁溪漫志》、《崔府君祠錄》、《顯應觀碑記》等多種史料,考訂了唐太宗和崔子玉故事的源流,發現崔府君的故事在蒲州一帶流傳甚廣,山西省現存的碑刻中也儲存了有關他的一些傳說。由此可見,《唐太宗入冥記》中所提到的“囚慈父於後宮”的說法,很可能在唐朝初期已經廣泛流傳於民間。

然而,就算這樣的說法淵源有自,可畢竟屬於民間傳聞,何況《唐太宗入冥記》也只有這語焉不詳的六個字,除此之外我們什麼都看不到。既然如此,那我們又憑什麼知道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中對李淵都做了一些什麼呢?我們又憑什麼斷定“囚慈父於後宮”就是李世民向我們隱瞞的真相呢?

在相關史實已經被官修正史全部篡改或刪除的情況下,要破解這個真相確實難度很大,但是並非不可能。

因為我們相信,常識和邏輯的力量始終是強大的;況且,無論貞觀史臣如何竭力隱瞞真相,正史中還是留下了一些蛛絲馬跡。憑藉這些彌足珍貴的線索,再輔以合乎常識的分析以及合乎邏輯的推斷,我們就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還原歷史真相。

在前文,我們已經對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李淵“泛舟海池”的一幕提出了諸多質疑,其中的核心問題就是——就算李淵和近臣真的在海池上泛舟,可宮中有那麼多的侍衛、嬪妃、太監、宮女,為什麼沒有一個人察覺到玄武門前的激烈戰鬥,也沒有一個人趕來通報這駭人聽聞的政變訊息?

在此我們不妨先做一個假設:假如在玄武門戰鬥爆發時,有一個人(或侍衛、或嬪妃、或太監、或宮女,或隨便宮裡什麼人),他的眼睛、耳朵、手腳功能都還正常,沒有被施以迷魂術和定身術,及時向皇帝通報了政變訊息,那麼李淵會作何反應?

如果此刻的李淵還是一個精神正常的人、還是一個大權在握的皇帝,他會繼續悠然自得地泛舟,等著尉遲敬德或隨便哪個政變將領前來逼宮嗎?

顯然不會。這個時候,一個正常的皇帝只可能做三件事:一、第一時間離開海池,進入太極宮中某個最隱蔽且最易於防守的地方,命近衛禁軍刀出鞘、箭上弦,進入一級戰備狀態;二、火速下詔,由身邊的宰執重臣到玄武門宣旨,命令所有人放下武器,聽候裁決;三、立刻調集皇城中所有未參與政變的禁軍,逮捕兵變各方的首腦和主要將領,隨後調查事變真相,嚴懲政變者。

所以,只要整座太極宮中有一個人的視覺、聽覺和行動功能正常,及時向皇帝報警,那皇帝肯定會採取上述舉措。而一旦皇帝採取上述舉措,李世民的這場政變還有幾分勝算?就算李世民不會馬上潰敗,但是他必然要與皇帝開戰。而我們知道,在玄武門事變前夕,李淵對皇權的控制仍然是有力的,並未出現大權旁落的情況,所以,秦王斗膽與皇帝開戰的結果,恐怕不會令人樂觀。

由此可見,如果我們所見的正史記載是真實的,也就是尉遲敬德是直到前方戰鬥接近尾聲時才入宮去找高祖的,那麼李世民就等於是在打一個天大的賭。

賭什麼呢?

賭好幾支軍隊在玄武門前乒乒乓乓地打仗,而整座太極宮中的所有人在那一刻全都喪失了正常的視覺、聽覺和行動功能!

這可能嗎?

這當然不可能!

既然不可能,那麼李世民要如何保證玄武門前開戰的同時,太極宮中的所有侍衛、嬪妃、太監、宮女都不會去向皇帝報信呢?

答案只有一個——控制他們。

如何控制呢?

不言而喻——派兵入宮,用武力控制他們的人身自由。這才是真正可行、真正有效的“定身術”!

到這裡,一個被李世民和貞觀史臣刻意隱瞞的重大真相就浮出水面了。

那就是——事實上玄武門之變有兩個戰場:一個在玄武門前,一個在太極宮中。

前者是我們熟知的,是公開的第一戰場;而後者是我們完全陌生的,是被遮蔽的第二戰場。

那麼,這個戰場的範圍有多大?是整個太極宮嗎?最需要控制的目標是誰?是所有侍衛、嬪妃、太監、宮女嗎?

這是不可能的。李世民絕不會笨到把有限的兵力放到整個太極宮中去漫天撒網。而且就算你控制了九十九個,只要有一個漏網,跑去跟皇帝報信,整個行動照樣是前功盡棄。所以,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直接派兵進入皇帝所在的地方,直接控制皇帝!

由此可見,即便只是從常識和邏輯的角度來分析,《入冥記》中提到的“囚慈父於後宮”的說法也完全可以成立。也就是說,李世民要想確保整個政變行動萬無一失,就必須在襲殺太子和齊王之後,第一時間入宮控制高祖。就像我們前面分析的那樣,作為一個精神正常、大權在握的皇帝,高祖李淵如果不是在第一時間被李世民控制,那他絕對會採取應變措施,也絕對有能力進行鎮壓,而玄武門之變最終也可能功敗垂成。由此,我們基本上可以斷定,史書中記載的高祖“泛舟海池”的一幕肯定是出自貞觀史臣的虛構,而事實很可能是——李世民在玄武門前襲殺太子和齊王后,立刻派兵入宮,把高祖和一幫近臣囚禁了起來,而囚禁的地點有可能就是海池。

這應該就是李世民在太極宮中開闢“第二戰場”並“囚慈父於後宮”的真相。

儘管這個真相被貞觀史臣極力掩蓋,但是在現有史料中,我們還是發現了一些至關重要的線索和疑點。從這些線索和疑點入手,我們應該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還原歷史的本來面目。

首先,在《舊唐書·隱太子建成傳》中,我們注意到了這樣一段話:“俄而東宮及齊府精兵二千人結陣馳攻玄武門,守門兵仗拒之,不得入,良久接戰,流矢及於內殿。”此外,在《唐文續拾·卷二》李儼所撰的《杜君綽碑》中,我們也發現了“矢及宸

”這樣的說法(據《舊唐書·長孫無忌傳》,杜君綽是進入玄武門埋伏的九人之一)。

“流矢及於內殿”、“矢及宸闈”……這樣的表述意味著什麼呢?

所謂“內殿”和“宸闈”都是指皇帝所住的地方。既然連箭都射到了皇帝面前,那麼李淵還怎麼可能安心地“泛舟海池”呢?

所以,我們有理由認為,所謂“流矢及於內殿”和“矢及宸闈”應該都是關於“第二戰場”的一種較為隱諱的說法。也就是說,在李世民派兵入宮控制高祖的過程中,肯定與皇帝身邊的禁軍侍衛發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武裝衝突。因為皇帝身邊的侍衛不可能全被李世民收買,而一旦看見秦王帶著士兵殺氣騰騰地闖進宮中,那些侍衛也斷不會束手就擒或者坐以待斃,可見一定範圍內的戰鬥是不可避免的。而發生戰鬥的時間,應該是與第一戰場、也就是玄武門前的混戰同步,也就是東宮齊王兵正猛攻玄武門的那個時候。

要進一步證實我們的上述推斷,下面這些疑點和線索也是絕不容忽視的:

第一,回顧玄武門之變的整個經過(參見兩《唐書》、《資治通鑑》中相關記載),有一個現象令人滿腹狐疑,那就是——李世民在玄武門前射殺李建成並意外墜馬之後,忽然就從史料的記載中“消失”了,直到尉遲敬德迫使高祖發出敕令,交戰各方全部放下武器,一切都已塵埃落定,李世民才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中,演出了“跪而吮上乳”的一幕。

在此我們不禁要問:在無端“消失”的這段時間裡,李世民上哪裡去了?他都幹了一些什麼?如果說李世民是因為墜馬受傷,被扶到什麼地方休息去了,史書中為何只字不提?此外,身經百戰、英勇過人的秦王李世民,會僅僅因為“墜馬”而喪失作戰能力嗎?在戰場上一向身先士卒、不顧槍林箭雨而衝鋒陷陣的秦王李世民,會僅僅因為受了一點輕傷就下火線嗎?他會放心大膽地把入宮控制高祖的關鍵行動交給手下,然後躲到安全的地方靜觀事態演變嗎?

答案只有三個字:不可能。

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說,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戰鬥”,所以他必然會全力以赴,也必然會拿出百倍的勇氣、決心和力量來進行這場戰鬥,直到政變成功的那一刻。而當李世民襲殺建成和元吉後,能否迅速開闢太極宮中的第二戰場、能否在第二戰場取得成功,最終將決定玄武門之變的成敗!

在此情況下,即便墜馬受了一點輕傷,李世民也絕對不可能躲起來休息。所以,我們有理由認為,在“消失”的這段時間裡,李世民所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率兵入宮開闢第二戰場,控制高祖和那些宰執重臣。正因為此,貞觀史臣才會把李世民的這段去向全盤刪除,以致在現存史籍中給後人留下了一個匪夷所思的空白。

第二,在《舊唐書·隱太子建成傳》中,我們發現秦王麾下的“八百勇士”在政變過程中同樣出現了令人百思不解的異動。在我們前面引述的“俄而東宮及齊府精兵二千人結陣馳攻玄武門,守門兵仗拒之,不得入,良久接戰,流矢及於內殿”這句話之後,史書接著寫道:“太宗左右數百騎來赴難,建成等兵遂敗散。”

這裡所說的“左右數百騎”,很可能就是李世民“素所蓄養的八百勇士”之全部或大部。令人極為不解的是,當東宮和齊府兵猛攻玄武門、並且與守門禁軍“良久接戰”的時候,秦王麾下最親信的這支精銳上哪兒溜達去了?為什麼直到“玄武門守衛戰”已經接近尾聲,秦王左右數百騎才姍姍來遲地加入到玄武門前的戰鬥,從而扭轉了之前的不利形勢,致使東宮和齊府兵最終“敗散”?

唯一的解釋只能是——他們跟隨秦王奔赴更重要的地方了。而這個地方當然就是第二戰場、也就是李世民“囚慈父於後宮”的地方。

因此,從秦王麾下這支精銳部隊的異動中,我們足以解讀出三個方面的資訊:一、它進一步向我們證實了第二戰場的存在;二、它讓我們看清了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大致的兵力部署;三、它向我們解釋了第一戰場、

亦即

“玄武門守衛戰”為何險象環生的主要原因。

關於兵力部署:在李世民及其幕僚所制訂的政變計劃中,襲殺太子和齊王后,負責防禦玄武門的只能是原本駐防在此的常何、敬君弘、呂世衡等部;而最精銳的秦王府八百勇士,則與李世民一同進入太極宮,負責消滅皇帝身邊敢於頑抗的禁軍侍衛,進而控制皇帝和重臣;同時,秦王的麾下驍將,如秦叔寶、程知節、侯君集、段志玄等人很可能也跟隨李世民進入了第二戰場。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解釋第一戰場一再遭遇險情的原因。諸如:東宮和齊府兵“馳趨玄武門”時,為何只有一個張公瑾 “獨閉關以拒之”?那是因為:多數驍將和秦王府精銳當時都不在玄武門。還有,敬君弘、呂世衡為何會戰死?這隻能證明:留在玄武門進行防禦的兵力實在是很薄弱。此外,當東宮齊府將士鼓譟著要轉攻秦王府時,秦王陣營為何“將士大懼”、束手無策?那是因為所有的兵力都被配置在第一戰場和第二戰場了,至於秦王府這個“第三戰場”,肯定只留下了一部分老弱殘兵,顯然是不堪一擊的。估計在李世民及其幕僚的計劃中,秦王府是無力也無意保全的,很可能早已做好了被攻破的打算。

第三,討論至此,我們就要引出又一個足以證明第二戰場存在的有力證據,那就是秦王妃長孫氏在玄武門之變中的動向及其所發揮的相關作用。

按《舊唐書·文德皇后長孫氏傳》,當李世民“方引將士入宮授甲”時,長孫氏“親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新唐書·文德長孫皇后傳》稱:“及帝授甲宮中,後親慰勉,士皆感奮。”兩《唐書》都記載了長孫氏跟隨李世民一起進入了太極宮,這究竟意味著什麼?難道她的任務僅僅是去慰勉將士的嗎?

我們認為,事實並沒有這麼簡單。

長孫氏之所以出現在太極宮中,至少可以證明以下三點:一、秦王府的精銳確實已經傾巢而出,府中防守空虛,早就做好失守的打算,所以李世民才會把長孫氏帶在身邊,以免遇害;二、既然兩《唐書》都明確記載,李世民和長孫氏不但一起帶著將士進入太極宮,而且還在宮中“授甲”,那麼李世民在宮中開闢第二戰場的事實就更是毋庸置疑了;三、在李世民“囚慈父於後宮”的過程中,他們夫婦肯定是有所分工的,長孫氏所充當的很可能是“安撫使”的角色。

也就是說,李世民及其將士負責對付皇帝身邊有可能頑抗的侍衛,手段是採用武力;而長孫氏則負責對付餘下那些嬪妃、太監和宮女,手段則是盡力安撫。道理很簡單,李世民入宮的目的是為了控制皇帝,而不是無端殺戮,所以他會盡量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佳的結果,只要是能夠安撫的人,李世民絕不會輕易訴諸武力。

因此,長孫氏此時所起到的,就是秦王府的任何人(包括李世民)都難以發揮的作用。憑著女性親切溫婉的先天優勢,加之秦王妃的尊貴身份,以及平素與後宮嬪妃的交情,還有誰比她更適合擔任“安撫使”的角色呢?

關於長孫氏在玄武門之變中的重要作用,《舊唐書·房玄齡傳》中還有一處記載可資佐證:“玄齡嘗因微譴歸第,黃門侍郎褚遂良上疏曰:‘及九年之際,機臨事迫,身被斥逐,闕於謨謀,猶服道士之衣,與文德皇后同心影助,其於臣節,自無所負。’”

眾所周知,房玄齡在玄武門之變的功臣榜上名列第一(《舊唐書·房玄齡傳》:“貞觀元年……論功行賞,以玄齡及長孫無忌、杜如晦、尉遲敬德、侯君集五人為第一”),假如長孫氏沒有在玄武門之變中發揮別人難以替代的作用,褚遂良又怎麼可能把她和第一功臣房玄齡相提並論呢?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向我們隱瞞了什麼?

綜上所述,我們完全有理由認為,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中確實曾經“囚慈父於後宮”,而有關這個“囚父行動”的具體過程,雖然現有史料均不可考,但我們仍然可以依據常識和邏輯來做出進一步推斷。

首先我們可以提一個問題:李世民囚父的目的是什麼?

答案很簡單,當然是逼迫父親交出政權。

接著我們還可以問:假如李淵堅決反抗,誓死也不交權,那李世民該怎麼辦?

答案只能是一個字——殺!

至此,我們已經逼近了李世民竭力向我們隱瞞的那個真相的核心。

也就是說,在李世民的計劃中,他入宮控制高祖的行動必然會分成三步:第一步是“囚父”,亦即消滅有可能頑抗的禁軍侍衛,將高祖和近臣們徹底控制起來;第二步就是“逼父”,亦即讓某個將領出面,逼迫高祖下詔,把軍政大權移交秦王;最後一步,也是李世民最不希望走到的一步,那就是——假如高祖誓死不從,李世民就不得不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被迫“弒父”!

這樣的“三步走”是任何一場逼宮行動都不可避免的內在邏輯。因為對於高祖李淵這樣一個大權在握的皇帝來說,假如他始終不肯屈服於李世民的意志,堅決不肯以他的名義釋出詔書,將軍政大權移交給李世民,那麼李世民唯一的選擇只能是殺了他。

或許有人會說,採用軟禁手段、然後矯詔奪權也未嘗不是一個辦法。但是如此一來,李世民無疑要承擔一個很大的政治風險——只要高祖不死,那麼即便秦王要矯詔奪權,那些仍然忠於皇帝的文臣武將們也有可能會識破秦王的陰謀,因而拒不奉詔,發兵與李世民對抗。到時候不光京師會爆發大規模的流血衝突,整個帝國也完全有可能陷入內戰。所以,在李世民率兵入宮的時候,他心裡肯定已經做好了“弒父”思想準備,因為這是代價最小、成本最低、最能夠避免上述政治後遺症的唯一辦法。

當然,誰都希望事情在第二步結束,誰都希望最後的結局是高祖妥協,與秦王達成政治和解,雙方相安無事。可是,誰敢保證事情不會發展到第三步呢?在尚未知悉高祖的反應之前,李世民又怎敢保證自己不會走到第三步呢?

可見,在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李世民所面臨的一個最可怕的道德困境和最艱難的人生抉擇,恰恰不是應不應該在玄武門前襲殺兄弟,而是如果形勢逼不得已,他應不應該痛下殺手、弒父弒君?

對於一個以“愛敬君親”為最高行為規範的社會而言,對於一個以恪守“忠孝之道”為人生準則的古代臣子而言,還有什麼行為比“弒父弒君”更加罪大惡極、不可饒恕的呢?還有什麼比這種行為產生的道德和輿論壓力更讓人難以承受的呢?

雖然後來事實的發展讓李世民有幸避免了這樣的罪惡,但是對於李世民本人來講,這樣的罪惡只要在他的心中預演過一次,就很可能在他的記憶中留下永遠無法抹除的陰影。

文章出自王覺仁《唐原來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