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也要講究“氣象學”

人類最適合生存的氣象條件應該是什麼範圍?何種氣候條件下,使人們對生活感到舒適且宜於睡眠呢?

人對冷熱的舒適感,不能從單一的氣溫來表示。不同的人,因體質、面板和脂肪的情況以及所穿衣服的不同而感覺也不一致。為了研究人對氣溫的舒適感,必須考慮與氣溫有關的溼度、風等氣候條件的綜合作用。

實感氣溫是以主觀方法獲得資料,即透過實驗得出,在空氣不流動和相對溼度100%時最好感覺的氣溫作為舒適的標準,然後,求出同樣感覺時不同的氣象條件。其方法是,使人進入人工氣候室(人工氣候室內無風、溼度處於飽和狀態),然後,改變氣溫,詢問試驗者,直至感到舒適為止。

然後,再至另一個實驗室,不斷地改變氣溫、溼度、風速,直至試驗者在兩個實驗室內的溫熱感覺一樣。根據試驗,在冬季,實感溫度17。2℃~21。7℃時,一半試驗者感覺舒適;在夏季則為18。9℃~23。9℃。

試驗顯示,下列三種情況,試驗者的感覺一樣:氣溫在17。7 ℃,相對溼度100%,風速0;氣溫22。4℃,相對溼度為75%,風速0。5米/秒;氣溫25℃,相對溼度20%,風速2。5米/秒。由於人們在上述三種氣象條件下最感舒適,因而在這樣的氣象條件下最有利於睡眠。所以,睡眠的質量和時間除與住宅環境有關之外,還與寢室和被窩的“小氣候”相關。

要科學睡眠,還需掌握睡眠中的氣象學。寢室小氣候有講究。現代醫療氣象研究表明,寢室的溫度、溼度、光照等都會對睡眠產生影響。睡眠時最為適宜室內溫度在20℃~23℃,在20℃以下人就會因冷而蜷曲身軀並裹緊被子,但超過23℃就會蹬被子。

寢室光線的強弱對睡眠也有影響,照度在50勒克斯以上時,產生睡意的褪黑色素荷爾蒙受到光線刺激,就不易分泌出來,所以就會睡不安穩。當然過暗也不好。最適宜的睡眠亮度是能看清周圍物體的輪廓。被窩裡的小氣候。

“被窩”雖小,卻有自己的溫度、溼度和氣流。不同的“被窩小氣候”影響著人們睡眠的持續時間、睡眠深度。能否迅速入睡與被窩溫度關係密切。據研究,被窩溫度在32℃~34℃時易入睡。被窩溫度低,需要長時間用體溫焐熱,不僅耗費人的熱能,而且人的體表要經受一段時間的寒冷刺激而使大腦皮層興奮,從而推遲入睡時間,或是造成睡眠不深。

欲想在冬季早睡和睡得深,可使用空調、燃氣、電褥子、熱水袋等取暖裝置先調節好被窩內的溫度。被窩內相對溼度最好保持在50%~60%。但人在睡眠中因汗液蒸發,被窩溼度常常高於60%,為了獲得溼度最佳狀態,晴天要多開窗通風,尤其是陰雨和降雪天氣以後。若長時間陰雨或降雪,可以用空調除溼,或是室內增溫達到降溼的目的。

被褥要經常晾曬,以保持乾燥。再就是氣流。被窩內的氣流應有一定的速度,醫療氣象專家研究發現,最舒適的被窩小氣候要求有每秒0。2米的微氣流。

這麼小的風速對人體近乎沒有吹風感,調節起來比較困難。這就要求被子不要四處透風,也不要捂得太嚴。一般來說,只要睡眠時被子沒有裹成“筒狀”,被子與身體間有一定的空間,並且在肩以下墊被與蓋被間留1~2處小小的縫隙,基本上就能達到令人體舒適的“微氣流”標準。

睡眠也要講究“氣象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