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先秦最後的大儒三個弟子一個比一個厲害,卻被世人誤解上千年

他是先秦最後的大儒三個弟子一個比一個厲害,卻被世人誤解上千年

不得不說,不管歲月如何變遷,春秋戰國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時代,由於這個時期思想空前解放,不僅誕生了眾多星光熠熠的思想家,同樣也出現了很多思想學術流派,很多人便把各個流派之間爭芳鬥豔的局面稱之為“百家爭鳴”。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便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 子以及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墨子了,毫不誇張的說,以他們為代表的三大哲學體 系,鑄就了“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

只是隨著漢武帝劉徹推行“獨尊儒術,罷黜百家”的政策以後,儒家思想開始獨佔鰲頭,不但對中國,乃至全世界都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正因為如此,儒家學派誕生了像孟子、董仲舒、程頤、朱熹等眾多代表人物。

他是先秦最後的大儒三個弟子一個比一個厲害,卻被世人誤解上千年

除了以上這些人以外,其實,儒家學派還出現過一位大儒,但是,由於他的思想特立獨行,總是和儒家正統唱反調,因此,一直不為後世儒家所容,飽受批評,曾經一度還將他排斥在儒家之外,被世人誤解了上千年,直到清代編修《四庫全書》的時候才得以“平。反”。

那麼這位“大牛”是誰呢?他就是荀子,戰國末期趙國人,與孔子同位“先秦七子”之列,更被人譽為先秦的最後一位大儒,但是,和孔子、孟子比起來,他的名氣顯然要小了很多,甚至有的人都沒聽過他的名字。

雖然荀子的名氣在後世不大,但要說起他的三個弟子,可是一個比一個厲害,都是響噹噹的人物,其中一個叫張蒼,因為幫助劉邦清除燕王臧荼叛亂有功,被晉封為北平侯,漢文帝時期灌嬰去世後接任丞相一職。

他是先秦最後的大儒三個弟子一個比一個厲害,卻被世人誤解上千年

一個叫韓非子,同樣是“先秦七子”之一,後來成為法家學說的創始人,秦始皇為了得到他,曾經出兵攻打韓國,另外一個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斯了,可以說,秦始皇能夠最終統一六國,李斯居功至偉。

作為老師,能教出其中任何一個弟子,恐怕都可以吹一輩子了,更何況還是三個,由此可見,荀子確實是一個很厲害的人,他最出名的理論就是“性惡論”了,荀子認為人的天然本性是惡的,如果順應它的發展,必將引起人與人之間的爭奪、殺伐,從而導致社會的混亂。

荀子的“性惡論”剛好和孟子的“性善論”相反,而且在他看來,孟子還是一個“禍亂天下”的罪人,如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後世儒學要把他視為異端,排斥出儒家正統的行列了。

他是先秦最後的大儒三個弟子一個比一個厲害,卻被世人誤解上千年

因為荀子堅持“性惡論”,所以,他非常強調後天的學習,而學習的途徑就是儒學的禮 義教化和個人努力,這便是所謂的“塗之人可以為禹”,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荀子認為,只要通過後天的努力,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像“禹”一樣的聖人。

除此以外,荀子還有個理論叫做“明分使群”,這個理論說的是人可以透過分工的方式相互協作,而這是人與動物最大的不同,並且是優異於動物的地方,所以,社會一定要保持明確的分工,而做到這一點就要維持社會等級和名分,也就是所謂的“禮”,從某種意義來說,荀子堪稱是社會學的“開山鼻祖”了。

荀子的很多觀點,在當時看來,似乎都比較異類,不為大多數人所認同,甚至連弟子李斯都有所質疑,但是放到今天看,卻有很多值得肯定和借鑑的地方,與孔子提倡的“仁”和孟子提倡的“義”相比,荀子的思想更重視社會秩序和人為的努力,比較偏向於現實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