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究竟有多先進 地宮內的一樣東西, 至今還發揮著作用

公元前247年,十三歲的嬴政繼承了王位,他立馬下了一道聖旨,為自己修建陵墓。據《史記》記載,接下來的近四十年間,先後徵用了70多萬勞動力,其工程之浩大、用工人數之多、持續時間之久,在世界歷史中都極為罕見。直到秦始皇駕崩後,陵墓還沒有完全竣工,秦二世胡亥又接著修了一年多。

秦始皇陵究竟有多先進 地宮內的一樣東西, 至今還發揮著作用

?兩千多年來,絕大多數的皇陵都被盜墓賊所光顧,裡面的陪葬品也都被掏空,但秦始皇陵卻基本儲存完好。漢朝建立後,劉邦下令對秦皇陵進行保護,之後的歷朝歷代都效仿劉邦的做法。上世紀七十年代,一位農民在打井的時候,無意間發現了震驚世界的秦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兵馬俑只是秦始皇陵的一個陪葬坑,出土的青銅兵器、陶俑等,就足以讓人震撼,為研究秦朝歷史提供了珍貴的資料。以前的時候,由於科技相對落後,人們只能根據史書的記載瞭解秦始皇陵的的規模。《漢書·楚元王列傳》上寫道:“秦始皇帝葬於驪山之阿,下錮三泉,上崇山墳,其高五十餘丈,週迴五里有餘。”

秦始皇陵究竟有多先進 地宮內的一樣東西, 至今還發揮著作用

?看到這一資料的時候,很多人都表示懷疑,認為在那個年代,修建如此規模的陵墓幾乎不可能。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考古學家利用先進手段進行了探測,繪製出了陵園第一張平面佈局圖,發現陵墓的總面積超過56平方公里,比77個故宮的面積還要大,此訊息轟動了考古界。

為了防止墓地被盜,秦始皇陵內安置了許多機關。另外,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也就是說,陵墓中還有大量的水銀,以及傳說中的長明燈。近年來,據專家探測表明,地宮附近的土質中的汞含量異常,而且其分佈與渤海、黃海的位置相符合。

秦始皇陵究竟有多先進 地宮內的一樣東西, 至今還發揮著作用

?儘管如此,世人對秦始皇陵的地宮瞭解還非常少,它裡面究竟有多先進呢?前幾年,專家利用先進的遙感等探測技術,對秦始皇陵地宮進行了探測,發現了一個非常詭異的現象。透過探測發現,地宮附近存在一個低溫區,比內部其他地方低4度左右。一開始,專家也相當鬱悶,不知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

後來,透過查閱資料及勘測,終於找到了答案,是因為地宮周圍存在一樣東西,它至今仍然發揮著作用,所以才會出現詭異的低溫區,這種東西就是地宮附近的排水渠。原來,為了阻止地表水對地宮的破壞,就在周圍修建了地下排水渠,這樣就完美解決了此問題,由於排水渠內的水的揮發等原因,就形成了明顯的低溫區。

秦始皇陵究竟有多先進 地宮內的一樣東西, 至今還發揮著作用

?也就是說,雖然已經過去兩千多年,但地下排水渠依舊發揮著作用,保護這地宮不受地下水的破壞,這簡直讓人不可思議,驚歎古人的智慧,同時也證明了秦始皇陵的先程序度。另外,透過進一步勘探,在近60米的封土之下,存在一個規模巨大的石質的墓室,究竟裡面還有哪些先進的東西,沒有人知道。隨著科技的進步,相信這些謎團終有一天會被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