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的秦直道,為何至今寸草不生專家進行土質取樣後得出結論

人性是如此幽深複雜,千帆過盡,我變得什麼都能理解,也什麼都無法再相信。

過個週末都不消停的小編,各種新聞推送

縱觀歷史我們不難發現,不管是古代也好,現代也罷,一個城市想要發展,首先要發展自己的交通,說白了就是想發展先修路。

在我們現代,由於各方面的條件都已經具備,因此修路不是什麼難事,就算是在野外修建高速公路,只要在道路中加入瀝青以及混凝土,就可以完全解決野草“吞路”的問題。而且高速公路之上,每天都有大量的汽車在行駛,野草根本也不可能會從路面上長出來。

千年前的秦直道,為何至今寸草不生專家進行土質取樣後得出結論

不過說到這裡問題就出現了,要知道在古代的時候,還沒有這方面的技術,更是沒有混凝土,然而兩千多年前修建的秦直道,同樣看不到任何雜草的存在,而且直到今天,秦直道依舊可以使用。那麼古人是如何完成這項創舉的呢?

千年前的秦直道,為何至今寸草不生專家進行土質取樣後得出結論

秦直道總長八百公里,從修建完成至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這條公路一直沿用了好幾個朝代,不過清朝末年之後就逐漸的荒廢掉了。說來奇怪,別看秦直道荒廢了一百多年的時間,但是路面上幾乎看到任何的野草,這個公路至今仍然可以正常使用。那麼古代在沒有瀝青和混凝土的情況之下,如何令公路不長野草呢?

有關專家在秦直道的地下,進行了土質取樣之後,最終發現了答案。原來當初在規劃這條線路的時候,必經之地需要兩種土質,一種是沙漠,而另外一種就是黃土。要知道沙漠地區本來水分就比較少,因此一般不會有植物長出。

千年前的秦直道,為何至今寸草不生專家進行土質取樣後得出結論

而黃土區域則比較麻煩一些,因為這裡的氣候環境,十分適合植物的生長,所以在這裡修建道路的時候,只能想其他的辦法。而古人則是在道路兩旁架起大鍋,將黃土挖出來之後,在大鍋之中進行炒熟,再加入一些鹽鹼,然而再將這些黃土重新埋於地下。如此一來,等於是斷絕了野草的生長條件,其他很多植物想在這樣的土質中生長,幾乎是不可能的。

千年前的秦直道,為何至今寸草不生專家進行土質取樣後得出結論

而專家們在進行土質取樣之後,的確發現了這樣的成分。由此可見,古人在建造生產這一方面,雖說不具備我們這麼多的優勢,但是他們還是能想出很多實用的辦法。

經過這樣加工處理之後的秦直道,雖說經過了兩千多年的歷史,道路上已經出現了很多的裂縫,但是整體來說,秦直道依舊十分平整光滑,沒有任何的野草生長,直到今天仍然可以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