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四個原則,使文章佈局合理清晰

堅持四個原則,使文章佈局合理清晰

一篇文章,有了主題,經過構思,文章的結構就有了大致的輪廓,接下來就需要對文章的各個組成部分進行具體詳細地安排。這個過程就叫做佈局。

佈局也叫結構,主要反映對文章題材和內容的安排。就像設計一個房子,客廳、餐廳、廚房、臥室、衛生間分別佈置在什麼地方,就構成了這個房子的結構。

佈局的邏輯順序,既要符合整篇文章的結構要求,又要符合各個段落的結構要求。文章佈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做到條理清楚,層次分明,言之有序,順理成章。

文章在主題的領導下,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把各部分材料安排好,放在合適的位置,就構成了一篇層次清楚、詳略分明、首尾連貫、中心突出的文章。

堅持四個原則,使文章佈局合理清晰

一、思路清晰

一篇文章想要布好局,最重要的是要理清思路,有正確的思想方法。

思路,就是思想的路數,思維的線路。思路不是憑空而來,而是人們對客觀事物觀察、理解的結果。對客觀事物有了全面、細緻、深透的認識,把握住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內在聯絡,才能形成一條合理的、嚴密的思路。

思路是佈局的基礎,佈局是思路在文章中的體現,只有思路清楚、嚴密,文章才能順暢、嚴謹。

文章的佈局,說到底就是要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來安排段落層次。要提高文章佈局的能力,必須首先提高邏輯思維能力。文章佈局,必須重視鍛鍊思路。另外還要掌握一些謀篇佈局的具體技巧,比如區別詳略,過渡呼應等。

在動筆之前,先要對文章的佈局考慮周密,做到胸有成竹,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能條理清楚,結構嚴謹,詳略得當。如果只是隨心所欲地寫下去,想到哪寫到哪,只會使文章成為一團亂麻,不知所云。

堅持四個原則,使文章佈局合理清晰

二、層次清楚

寫文章安排材料,首先要考慮整篇文章內容的安排,然後再考慮段落的安排,之後才是字和句的具體斟酌。

思路清楚,集中體現在對層次的邏輯安排上。

佈局一篇文章,要把文章的內容劃分為一個個有相對獨立意思的部分,在文章結構中,就叫層次。一篇文章由若干個層次組成,一個層次可能由幾個段落組成,有時一個段落內又可分為幾個小部分。

一篇文章劃分成幾個層次,要根據主題表達的需要,由內容的多少、繁簡來決定,不能機械地簡單地劃定。每一個層次必須是文章結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不能多也不能少,否則結構就會殘缺或散亂。

安排層次,就是安排文章各個部分的次序和位置。層次的劃分、排列的次序,要遵循一定的邏輯關係,根據文章內容和體裁的實際情況靈活安排,不能任意刪削或顛倒。

記敘文一般按照事物發展的先後順序或者事件發生發展的時間順序來安排層次。

議論文一般按照人們思維的邏輯順序,即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順序來安排層次。

說明文一般按照問題的性質和一件事情的幾個不同側面來安排層次。把同一性質的材料,或同一性質的問題,分類歸納組成一節,一節構成一個層次。

對於內容較多的文章,更要對層次進行精心安排,使每一個層次在整篇文章結構中都佔有必不可缺的重要地位和不可顛倒的重要位置。

堅持四個原則,使文章佈局合理清晰

三、詳略得當

文章各個部分的佈局不能平均用力,必須區別處理,分清主次輕重。

主要的部分要詳細寫,就是要儘可能鋪開去寫,寫足寫飽,潑墨如雲,密不通風。

次要的部分要簡略寫,就是要做到一筆帶過,輕輕點染,惜墨如金,疏可走馬。

“詳略”在文章中表現為“疏密”。詳者稱為“詳密”,略者稱為“疏略”。詳略和繁簡是有區別的,詳略是從剪裁的角度說的,繁簡是指字數的多少,是從修辭角度去說的。

詳略得當,疏密相間,可以使文章曲折生動,波瀾起伏,活潑多姿,更能突出文章的主旨。詳略分明,重點突出,會使重者愈見其重,從而增強表達的效果。

如何安排材料的詳略,沒有固定的格式和要求,但必須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一是根據表達主題思想的需要,以表達主題的輕重決定文章的詳略。繪畫中有“眾賓拱主”的畫法,即佈局構圖分清主次,突出主體的藝術手段。文章佈局也是如此。分清了主賓,下筆才能有側重點,才能把筆墨集中在主旨上。

二是要考慮結構上的要求。佈局要做到疏密搭配,詳略互動。表現主體的材料也不能總是一味地詳,一詳到底,而要做到詳略有致,安排適度,這樣才能形成一個波瀾起伏、和諧勻稱的文章整體。

三是要考慮表達的效果。詳略都是為了表達文章內容的需要,略寫也不是可有可無,必須經過巧妙地藝術處理,充分發揮略寫的表達效果。

材料的詳略處理有不少藝術技巧。詳要詳得有味道,不至於讓人感到厭煩;略要略得有內容有情味,更屬不易。

那些熟練掌握寫作技巧的人,能夠把有限的筆墨凝聚到主要內容之上,而且善用疏筆,疏中見密,以少勝多。處理詳略就是要把握多與少的辯證關係,把握“以少為多”、“以多為少”的剪裁技巧。

堅持四個原則,使文章佈局合理清晰

四、過渡自然

一篇文章層次與層次之間需要有效的過渡,才能使文章結構嚴密,中心突出。

過渡就是上下文之間的連線和轉換。主要的過渡形式有:過渡段、過渡句、過渡詞。

過渡段,是單立的一段,在結構上起著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過渡句,是用段落中的某一句來進行過渡。過渡詞,是用詞語表示段落間各種關係的轉換。

層次間過渡得好,就會使文章渾然一體,有如天成。反之則會文氣不接,文脈不暢。

至於要不要過渡,用哪種方式過渡,需要根據表達的實際情況來決定。有的文章段落之間有著嚴密的內在聯絡,不用語言形式過渡,也可以使結構連線緊湊。

不管採用哪種過渡方式,最關鍵的是要讓文意連貫緊密,感覺天衣無縫,沒有刻意拼接的痕跡,這才是過渡的精妙所在。

除了過渡之外,文章還要做到前後照應。照應就是通常所說的伏筆和呼應,要做到前後文彼此照顧。伏筆就是埋伏,對想要說的人、事、物,先作一個提示。呼應就是對前面伏筆的迴應。

伏筆和呼應經常關聯在一起,前面寫的後面要有著落,後面寫的前面早有埋伏,前有伏筆,後有呼應,前有因,後有果,先有源,後有流,首尾相應,才能使文章構成一個血脈相連的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