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疾控緊急提醒!不要吃!

【來源:江淮晨報】

安徽疾控緊急提醒!不要吃!

自從進入高溫多雨的季節,野蘑菇生長旺盛,同時也進入了野蘑菇中毒的高發時期。6月22日,記者從安徽省疾控中心瞭解到,根據食源性疾病暴發監測報告顯示,

2016~2021年,我省野蘑菇中毒主要發生在6~10月份,共導致415人中毒,5人死亡

,各市均有野蘑菇中毒的事件發生,均為家庭自採導致。因此,省疾控提醒:面對野蘑菇,再資深的“吃貨”也請管住自己的嘴。

“紅傘傘,白竿竿,吃完一塊躺闆闆。”據介紹,野蘑菇的毒性分為胃腸炎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肝腎損害型、類光過敏型、橫紋肌溶解型幾大類型。其中,

胃腸炎型是最為常見的型別,多在進食後半小時至6小時內發病

,病人伴劇烈噁心、嘔吐及陣發性腹痛,腹痛以上腹部為主。神經精神型多在進食後1~6小時發病,除消化道症狀外,還有明顯神經興奮現象,如流涎、流淚、大量出汗、瞳孔縮小等。

此外,

溶血型則在進食後導致紅細胞大量被破壞,主要表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肝腎損害型早期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隨後出現肝腎中毒性損傷,病情兇險複雜,病死率高,是我國毒蘑菇中毒死亡的主要型別

而類光過敏型潛伏期較長,身體暴露部位見光後出現明顯腫脹、疼痛、瘙癢等症狀。橫紋肌溶解型一般在進食後15分鐘~2小時內發病,早期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6小時後出現全身無力、疼痛、血尿或醬油色尿等橫紋肌溶解綜合徵表現,可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野蘑菇毒性的認知誤區

野蘑菇有毒品種繁多,光憑肉眼和經驗,很難有效區分是否有毒。民間還存在很多對野蘑菇是否有毒的認識誤區:

鮮豔的毒蘑菇有毒,顏色普通的蘑菇沒毒

錯!根據顏色與形狀不能簡單區別蘑菇是否有毒,比如褶孔牛肝菌是顏色鮮豔的食用菌,而灰白色的灰花紋鵝膏菌是毒蘑菇。

長在潮溼處或家禽糞便上的蘑菇有毒,長在松樹下等清潔地方的蘑菇無毒

錯!乾淨的樹下一樣可以長毒蘑菇,比如鵝膏、口蘑、紅菇中一些有毒種類也可以生在松林中。

毒蘑菇跟銀器、生薑、大米、生蔥一起煮,液體變黑有毒,顏色不變則無毒

錯!“銀針驗毒”是小說和電視情節,可以驗砷化物(比如砒霜)、硫化物,但蘑菇毒素多為生物鹼,不能與銀器發生化學反應,不能產生顏色變化。

有分泌物或受傷變色的蘑菇有毒

錯!有不少毒蘑菇受傷後,不分泌乳汁,也不變色。而有的食用菌,比如多汁乳菇,可以分泌液體並變色。

被蟲叮咬過的蘑菇沒有毒

錯!許多劇毒的鵝膏成熟後同樣會生蛆、生蟲。

表面粗糙、突起,菌柄有環或有菌托的是有毒的

錯!許多毒蘑菇看起來很普通,比如劇毒的毒粉褶蕈。

毒蘑菇水一泡就變渾,無毒的泡在水裡是清澈的

錯!變渾是因為蘑菇含有漿液,既可能是有毒的,也可以是無毒的。很多毒蘑菇泡水也不會變渾。

毒蘑菇有土豆或蘿蔔味,無毒蘑菇為苦杏或水果味

錯!蘑菇的氣味不僅和品種有關,也和生長的環境有關,毒蘑菇和無毒蘑菇的氣味無法分辨。

毒蘑菇做熟就沒有毒了

錯!毒蘑菇毒素毒性穩定且耐熱,一般烹調方法根本無法破壞,加入其它的作料,比如大蒜、生薑等,也不能破壞毒素。

我以前年年在這棵樹上採蘑菇都沒有毒,這次也沒有問題

錯!曾經有一家四口人全部被毒蘑菇毒死,就因為他們年年在同一棵樹採同一種蘑菇,從來沒有出現問題,但是偏偏有一年可能受環境變化的影響,蘑菇出現了毒素,造成這一慘劇。

安徽疾控特別提醒:

野蘑菇中毒無特效藥,對健康損害嚴重,甚至致死。光從外觀也無法區分是否有毒。因此預防野蘑菇中毒的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採摘、不購買、不食用!

合報醫點通融媒體工作室

全媒體記者/唐萌

安徽疾控緊急提醒!不要吃!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