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聖張仲景:一張流傳千古的減肥名方,祛溼排毒、讓你陽氣滿滿!

相信你身邊一定有這樣的人,他們常常自我調侃,說自己這個身體呀,喝一碗水,能長二兩肉。

“喝水都長肉”在中醫看來還真不是一句玩笑話,中醫把這種型別的肥胖歸於水胖,就是因為身體裡的水溼太多了,看上去才會有點臃腫。

醫聖張仲景:一張流傳千古的減肥名方,祛溼排毒、讓你陽氣滿滿!

所以中醫說減肥,並不侷限於減肥,而是從宏觀的角度來考慮,透過調理你體內的大環境,讓身體自動恢復到平衡的狀態。

這倒也不難,早在東漢時期,東漢大醫張仲景就創立了一張方子叫五苓散,是減喝水都會肥的妙方。當然,張仲景的本意可不是用它來減肥,只不過到了現代,今人發現用這張方子來減肥,效果非常好,因為它既能氣化,又能利水。

什麼意思呢?我給你打個比方,你一看就明白了。

水胖的人啊,就像一塊浸過水的毛巾,沉甸甸又溼漉漉,怎麼才能讓毛巾變幹呢?得用手把水溼擰出去,對不對?然而即便你使出渾身之力,也不可能把所有水溼都擠出去,還得怎麼樣?得拿到太陽底下去曬,利用太陽的火力把水溼蒸發掉。

經過這一擰一曬,很快,毛巾就變得輕飄飄。而這擰的過程就等於是在利水,曬的過程就等於是在氣化,又氣化,又利水,這就是五苓散的精妙之處。

五苓散:豬苓、茯苓、白朮各9克,澤瀉15克,桂枝6克。把這五味藥材研成細末,每次服用6克,每天兩次。張仲景在這個方子裡用了三味甘淡的藥物:茯苓、豬苓和澤瀉。所謂甘淡,就是說,用這些藥材煮出來的湯藥基本上沒什麼味道,就像喝水一樣,但是它喝下去呢就能讓身體裡多餘的水溼排走。

茯苓長在松樹地下,又能吸附水溼,據說 ,凡是有茯苓生長的地方,一下過雨,地面乾的就很快。那些有經驗的老藥工就順著乾爽的地方最先挖下去,往往能滿載而歸。茯苓就是靠著這吸附水溼的本領,牢牢的守住中焦,把上半身多餘的、不需要的、亂竄之水吸走,然後集中到一起,從上往下排。

澤瀉,古書上說 ,人服食後能行水上,這當然不是說你吃了以後真的能在水面上來去自如,而是形容人體水溼清走後,那種身輕如燕的感覺。

澤瀉和豬苓守住下焦,主要去膀胱和腎裡面的水溼,如果說澤瀉比茯苓利水的作用要強,那豬苓呢是比澤瀉還要厲害的。

醫聖張仲景:一張流傳千古的減肥名方,祛溼排毒、讓你陽氣滿滿!

這三味藥的治療思路是這樣的:茯苓在上,把身體上半部分的水溼匯入膀胱,豬苓和澤瀉在下,把膀胱和腎裡面的水溼,一併透過小便排出去,三味藥齊心協力,從上往下把水溼匯出去,所有通路都考慮到了。

這第一步叫利水,緊接著,第二步,氣化。

所謂氣化,就是說減肥要靠你的陽氣,這裡用到的一味藥就是桂枝。桂枝是肉桂樹枝頭最上面那一小節嫩嫩的樹枝,因為長在尖端,所以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為長在尖端,所以吸收了滿滿的陽氣。

桂枝一去,等於是把人體的太陽昇了起來,身體裡那些多餘的水分很容易就被氣化掉,也叫陽化氣,陰成形。現在的很多人老喜歡呆在空調房裡,喜歡喝冷飲,吃涼果,身體陰寒一片,那些贅肉就像冰疙瘩一樣,越凍越大,桂枝這味藥就是讓你的身體從寒冷的冬天過渡到溫暖的夏天,從陰成形的狀態過渡到陽化氣的狀態。

醫聖張仲景:一張流傳千古的減肥名方,祛溼排毒、讓你陽氣滿滿!

最後還得再補補脾,身體裡的水溼為什麼代謝不掉?不光是陽氣不夠,還有脾虛。《內經》裡說,諸溼腫滿,皆屬於脾。祛溼不補脾等於什麼?等於是這邊把水溼往外清,那邊又源源不斷的把水溼化生出來。白朮直入脾土,儘快恢復脾主運化的功能。另外,脾胃好了,也能把一部分水溼氣化掉。

你看張仲景的這個方子像不像水陸空三軍作戰,茯苓、豬苓、澤瀉,利水,走水路;白朮補脾土,走陸路;水陸兩個戰隊還打不過,把桂枝請過來,桂枝出太陽,它是空軍的代表,水陸空都有了,沒有打敗仗的道理。

五苓散對治的是一種體質,這種體質的人喝口水都要長肉,身上的肉呢又不緊實,鬆鬆垮垮的,結合舌象來看,舌體胖大,舌邊有齒痕,舌苔白膩。

最後要提醒大家,五苓散利水的作用比較強,如果你的肥胖不是水溼導致的,就不能用這個方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