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思想淵源施政原則角度,分析張居正為何人亡政息?三點不容忽視

導語:從思想淵源、施政原則等角度,分析張居正為何會人亡政息,這三點不容忽視?個人性格是悲劇的導火索,觸犯利益集團遭到反撲,關鍵因素是它

“救時宰相”張居正為明王朝續命幾十年,為何死後會落個“人亡政息”,差點開棺鞭屍的局面?要想更深入地瞭解張居正改革,就要了解他為政思想的理論淵源。

從思想淵源施政原則角度,分析張居正為何人亡政息?三點不容忽視

張居正為政思想淵源

張居正為政思想綜合了中國古代眾多思想學術流派的精華,他兼收幷蓄,博採百家之長,既有儒家、兵家、法家、理財歷代變法學說,又受佛教思想以及王陽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影響,在此基礎上,自主棄取,形成自成體系的改革理論。

張居正重視國計民生這與儒家思想中孔孟提出的民本思想一脈相承,張居正的“百姓安樂,家給人足,自可無虞”,在考察官員時“惟以守己端潔,實心愛民,乃以上考稱職”,《請停止內工疏》中“省一分,則百姓受一分之賜”這些都體現了儒學民本思想對張居正的影響。

張居正行法治、重法令的思想與歷史上的法家思想有相承之處,他提出行法治既不能喜新厭舊,更不能因循守舊,只有從實際出發,才能讓法令得以真正執行。對於兵家學說,張居正也有汲取,他在對東北戰事中提出的分敵而制、疲敵而擊之的策略都帶有古代兵家思想的影子;張居正作為一代“錢穀宰相”,在經濟改革中取得重大成就,這是對歷代理財變法學說的嫻熟利用。

張居正為政思想重要來源還有一個途徑就是對祖宗之法的汲取,他推崇明太祖之法,效仿明世宗時期法祖的主要內容。除此之外,佛學思想以及王陽明知行合一的思想對張居正都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體現在理論的認識上,在施政的舉措上都有體現。張居正以儒家思想為本(以儒家的經世致用,內聖外王思想為核心),法家思想為手段,糅合成一套實用、實效、實政為主要特點的思想體系,這種體系與他的為政實踐緊密相連。

從思想淵源施政原則角度,分析張居正為何人亡政息?三點不容忽視

張居正的施政原則

張居正為政思想淵源極大地影響了其施政原則,他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除了勇於任事精神和其它客觀因素外,巧妙地借祖法施政也是他能夠取得成就的原因之一。那麼,張居正的施政原則有哪些呢?筆者認為,張居正在整個施政的過程中主要恪守兩大原則:

恪守祖制

張居正上任伊始,受明神宗召見時,就闡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張“今國家要務,惟在恪守祖法”。張居正曾多次在論述中提到,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法典制度是最完備的,明朝二百年的腐敗,是由於官吏所執行的“祖制”美意漸荒,實效罔獲,才產生種種禍國殃民的弊病。

張居正認為,要想挽救明王朝命運,必須將“祖制”貫徹到底。從張居正的一系列改革中,我們能看到朱元璋為政影子,在政治上,朱元璋強調法制,明確提出治國先治吏,對官吏使用酷治,張居正則主張重詔令,嚴肅綱紀;朱元璋強調對官員進行監督和考核,張居正則對官吏弄個考成之法;朱元璋裁冗釋負,張居正則裁汰冗官。

經濟上,朱元璋在開國之初,對全國土地及戶口進行全面清理,張居正則推行清丈田畝;軍事上,張居正的很多想法也跟朱元璋一脈相承,朱元璋軍屯養兵,張居正則強調分兵屯田,張居正提出的整飭邊備就是繼承朱元璋的守備為本的思想,特別是朱元璋提出的以守為本,剛柔並濟、以夷制夷的策略成為張居正軍事思想的主要內容。

從思想淵源施政原則角度,分析張居正為何人亡政息?三點不容忽視

張居正的改革和變法其目的與朱元璋一樣,都是為了穩固明王朝封建政權,但張居正所謂的“恪守祖制”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他將祖制貫徹到底的同時,又根據當時社會改革的需要,最祖制加以取捨,去偽存真。

宮府一體

張居正改革為了尋找支援,還堅持一種“宮府一體,百辟從風”的為政策略;在明朝朝政體系中,君權和相權之間的矛盾一直存在,朱元璋取消宰相,將決策權和行政權兩者合一來謀求統治階層的穩定,這一做法雖然不利於國家統治,卻極大地加強了皇權。

明代內閣對皇帝的依賴性比任何前代都要大,所以,張居正要想取得改革的成功必須取得皇帝、後宮貴妃、宦官的支援;於是張居正花費了極大的精力協調宮廷和政府之間的關係,由此取得了皇帝、李太后和馮寶的支援。

為了取得神宗的支援,張居正協力維護其之間的關係,在神宗的教育上,張居正費勁了心思,透過經筵、日講不僅讓神宗學到知識,也密切了師徒關係。神宗既把張居正看成輔佐忠臣,又把他當作老師, 一直尊稱他為“元輔張先生”,年幼的神宗對張居正也非常尊重和照顧,夏天命內侍為其打扇,冬天派人送毛毯禦寒,聽說張居正有病時,親自為他調製藥湯。總之,張居正與明神宗關係十分密切。

從思想淵源施政原則角度,分析張居正為何人亡政息?三點不容忽視

神宗生母李太后出身寒微,李太后對自己出身十分在意,張居正在確定兩宮尊號上贏得了李太后的歡心,明神宗是庶出的皇帝,按照祖制,庶出的皇帝應該尊嫡母為太后,生母為太妃;而張居正為了滿足李太后的虛榮心,力排眾議,打破陳規,建議神宗尊嫡母為仁聖太后,生母李氏為慈聖太后,弄出了明朝祖制上絕無僅有的兩宮並尊制,這一舉動將李太后拉到了自己的陣營中來。

張居正還將另一個重要人物拉入自己的陣營中,那就是宦官馮寶,馮寶司禮掌印,掌握章奏大權,張居正透過幫助馮寶在故鄉建坊這件事,成功拉攏了馮寶;張居正取得皇帝、內宮、權宦的支援才能使改革得以順利進行,由此可見堅持“宮府一體”政策是張居正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

張居正改革的意義

張居正改革雖然是不徹底的改革,無法破除封建制度的痼疾,但張居正的改革也取得了很大成就,畢竟為明王朝續命幾十年。那麼張居正的改革為明朝帶來哪些成就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張居正的改革讓明朝真正成為一個統一整體,政令通常能夠迅速在全國執行,這對於維護統治者的集權統一,國家安定發揮了巨大作用。

從思想淵源施政原則角度,分析張居正為何人亡政息?三點不容忽視

其次,張居正改革充盈了國庫,扭轉了明朝當局“私家日富,公室日貧”財政困窘的局面,他在地租、勞役等再分配過程中,讓下層人民受益頗豐,讓官僚、貴族等豪強勢力的非法特權得到限制,使得國家逐漸富裕起來。

張居正採取重新清丈全國田畝,推行一條鞭法、整頓驛遞等措施,調動勞動者積極性,發展社會生產,緩解了社會矛盾,同時又注意改善蒙漢關係,使得千里長城沿線無兵患,大量土地得到開發,農業生產,交通運輸,商業貿易都得到很好的發展。

對於商品經濟發展問題,張居正主張農商並重,兩者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特別是“一條鞭法”政策,既鼓勵工商業發展,又使得農產品進一步商品化,隨著經營工商業人數的增多,居民結構發生了變化,從而全盤帶活商品經濟。

張居正過人的才華,超人的膽識,抓住歷史機遇,利用所能提供的所有便利條件,在明王朝的統治機構幾乎解體,國庫財政幾乎瀕臨破產的前提下,發動了自上而下的一場改革挽救明王朝統治危機。

客觀地說,張居正的改革,比秦國商鞅,北宋王安石變法取得的成功更大,張居正被稱為皇帝的“肱股之臣”,明王朝的“救時宰相”,誰能想到,當張居正去世後,竟落個人亡政息,差點開棺鞭屍的局面。

從思想淵源施政原則角度,分析張居正為何人亡政息?三點不容忽視

在中國改革、變法的歷史上,張居正是與管仲、李悝、商鞅、范仲淹、王安石齊名的人物,為何會遭到如此下場呢?請繼續往下看:

張居正人亡政息的原因探討

張居正的一生可算是悲劇的一生,對萬曆皇帝忠心耿耿,為大明朝鞠躬盡瘁,奉獻了最後一點光和熱,然而到最後卻落個慘遭清算,人亡政息的局面。造成這種悲劇結局,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現實的朝代背景原因,又有個人的性格使然;張居正在執政期間,將全身精力都投入到改革中去,一切以改革為先,有時操之過急,手段生硬進而忽視了對自身的約束和保護。

《明神宗實錄》對張居正的蓋棺定論“偏衷多忌,鉗制言官,倚信佞幸。威權震主,禍萌驂乘。何怪乎身死未幾,而戮辱隨之。

由以上資料可知,張居正在執政期間,性格猜忌多疑,獨斷偏執,趨好逢迎給人一種貪戀權位的感覺;在改革過程中得罪權貴,觸犯既得利益;當明神宗長大後,又有功高震主的擔憂,各種因素交織在一起,造成了張居正死後所發生的悲劇。筆者認為,張居正人亡政息的悲劇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個人性格是悲劇的導火索

張居正身上有很多優點,他性格剛毅沉穩,辦事雷厲風行,還有百折不撓的毅力,以及運籌帷幄的能力;但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張居正也不例外,他的性格中同時又具有獨斷專行,偏執狹隘,急功近利等性格特徵,正是這些性格短板導致張居正死後遭到清算,最終落個人亡政息的結局。

從思想淵源施政原則角度,分析張居正為何人亡政息?三點不容忽視

當張居正身居要位,權力顯赫之時,他成為眾多官員爭相攀附的物件;張居正收取官吏送給他的黃金也就罷了,居然還敢接收“與天子平起平坐”內容的對聯,這真是飄飄然了。張居正回相為父親送葬時,其排場之大甚至都超過了皇帝,這與他一項勤儉節約的形象是不相符的;張居正晚年更糊塗了,其生病臥床之後,竟下令舉國為之祈禱,這些都是皇帝君王才有的待遇,這些後來都成為其大逆不道的罪證,成為萬曆皇帝清算的導火索。真是性格偏執,還死要面子。

張居正為了儘快取得改革成功,顯示出了急功近利的一面,這給萬曆新政帶來了不小的負面影響;例如在進行全國田地重新丈量時,張居正將丈量結果與政績考核相結合,這就出現了某些官員為了政績而虛報丈量之數,這些又與需要上繳的稅費相關,這就增加了當地百姓賦稅負擔。

此外,張居正還要求死刑犯達到一定數量,為了整頓空談學風,他甚至一刀切地禁止私人講學,嚴令拆毀書院,這些矯枉過正的做法,也是他死後遭到非議的原因之一。

從思想淵源施政原則角度,分析張居正為何人亡政息?三點不容忽視

觸犯既得利益集團,遭到無情反撲

明朝的社會積弊是由來已久的,這些積弊又與王公貴戚和豪強權貴的既得利益密切相關,他們之間存在著盤根錯節,根深蒂固的利益關係;張居正也深知其利害關係,但為中興國家為己任,為了革除明朝積弊,對權貴的怨恨和阻撓毫不在意,甚至有種勇往直前的韌勁。

誠然,張居正要想拯救積重難返早已頹廢已久的朝廷,要想鎮住位高權重的豪強實力,必須採取雷厲風行,獨斷專橫的手腕。

張居正的每一項改革措施都讓達官顯貴吃盡了苦頭,考成法是專門政治吏治的,清丈田畝追回隱地,一條鞭法的賦稅改革,對於達官顯貴來說無異於是與虎謀皮。當這些高管權貴利益受損後,必然會對張居正展開反撲性的抱負,而恰恰張居正在實行新政時卓有成效,後面還有皇帝撐腰,對張居正的政績方面無從下手,只能從個人道德過失來做文章。

於是,萬曆五年的奪情事件,張居正被群臣痛斥為“忘親貪位者”,其實在張居正父親去世的丁憂期間,正是改革的關鍵時期,舉國百廢待興,其“奪情”也是皇帝特批的,背後有萬曆皇帝和李太后鼎力支援的,並不是張居正貪權不放。

明代以儒家的倫理綱常為立國之本,無論什麼原因,張居正丁憂期間“在官守制”是違背祖制和綱常倫理的。這一次正是有皇帝和太后的支援,才將彈劾張居正的官員全面打壓下去,要麼被降職免職,要麼被廷杖後充軍,總之所有官員都受到了嚴懲,他們雖然敢怒不敢言,卻為後來的事件埋下了伏筆;當張居正得到皇帝支援,大權在握時,王公貴胄敢怒不敢言,當張居正去世,皇帝態度驟變後,最後清算的時候就到了。

從思想淵源施政原則角度,分析張居正為何人亡政息?三點不容忽視

筆者認為,張居正權高震主是人亡政息的關鍵所在。

張居正個人性格以及得罪權貴使其在死後遭到打擊報復,也不至於要開棺鞭屍那麼慘,畢竟這些大臣和王公貴胄要看皇帝的臉色;張居正能有人亡政息那種結局,皇帝的態度是關鍵所在;造成皇帝倒戈的原因正是張居正在擔任內閣首輔期間的“威權震主”。

張居正改革能取得成功這與皇帝的支援是分不開的,他的改革能夠順利推行,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當時萬曆皇帝由於年幼沒有親政能力,張居正則以內閣首輔兼帝師身份來協助皇帝工作;也就是說,張居正並非是一般意義上的宰相,他具有相當於攝政王的權力,將朝中重權攬於一身。

皇帝年幼,張居正代行皇權,正是藉助於皇帝的力量對抗朝中反對改革的勢力,以及權勢的豪強貴族;不管張居正虛張聲勢也好,還是狐假虎威也好,總之,張居正背後有皇帝支援,代表是皇帝的力量。

隨著萬曆皇帝年齡增長,君與臣的矛盾逐漸增多,當皇帝希望從國庫取財用於自己享樂時,張居正又表現出了剛正不阿的一面,他勸諫皇帝要勤政恭儉;而皇帝隨著年齡的增長,驕奢淫逸的需求越增長,越對張居正不滿。

從思想淵源施政原則角度,分析張居正為何人亡政息?三點不容忽視

當皇帝成年後,態度改變時,一旦不支援張居正,那麼他就會失去所有一切優勢;在中國傳統的人治社會里,一旦主子不喜歡你,就會有牆倒眾人推的局面,自身的命運可想而知。

當張居正去世後,萬曆皇帝親政,皇帝要急於樹立自己至高無上的權威,改變早已形成的張居正威權震主的局面,收回自己的全部權力;皇帝首先步步為營,先對張居正權力同盟宦官馮寶以“欺君蠹國”之罪抄家;馮寶倒臺後,之前反對張居正的官員貴胄迅速集結,聯合扳倒張居正。

面對穩操政權,急於想控制朝政局面的萬曆皇帝,以張四維(新任內閣首輔)為首的曾受張居正打壓,在改革中利益受到觸犯的豪強貴族,展開迅猛而激烈的反撲,群起而攻之,對張居正進行了異常殘酷的清算,這就是張居正人亡政息的主要原因。

參考文獻:《明史》、《明神宗實錄》、《萬曆野獲編》、《張居正傳》、《明會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