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姚廣孝是高僧還是賢相?!

作者:胡秀紅

明朝的姚廣孝是高僧還是賢相?!

《山河月明》裡的姚廣孝明明是和尚,卻做了燕王的謀士,功成並不居功自傲,卻為朱棣編成《永樂大典》,設計皇宮,不愧為一代高人。有人說他是高僧,也有人說他是賢相。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

《山河月明》裡的姚廣孝一出場就是和尚妝扮,但是他卻沒有“跳出三界外”,仍在五行中,他不潛心禮佛,反而時刻關注著朝廷的局勢,參與著燕王朱棣的成長故事,見證了燕王怎樣被逼一步步登上帝王之位的過程。

明朝的姚廣孝是高僧還是賢相?!

一、毛遂自薦,主動結識燕王朱棣

少年朱棣極度貪玩,不好好讀書,為了逃婚居然跑到老丈人徐達的軍營裡歷練,徐達找個機會讓朱棣離開軍營回京。

在路上,碰上單行僧姚廣孝想要進入大相國寺,但卻被大相國寺的小和尚攔住,還吹牛說大相國寺是皇帝賞賜的,外人一律不能入內,這讓朱棣很生氣,覺得老頭子的名聲都被這些人給毀了。

晚上姚廣孝突然來找朱棣,開口就問他是燕王還是晉王,從此,姚廣孝結識了朱棣,一直做朱棣的謀士,推著朱棣一步步走近皇位。

明朝的姚廣孝是高僧還是賢相?!

二、藉機就蕃,勸主韜光養晦自保

隨著皇子們的成長,漸漸形成對太子的威脅。大臣們建議皇上讓皇子們儘快就蕃,以免影響朝堂穩定。皇后因為伺候孫子,被感染,最終難以治癒,不幸身亡。

燕王藉口為母親誦經祈福,要求帶著姚廣孝一起就蕃。從此,姚廣孝名為和尚,實際上儼然朱棣的謀士,他為燕王謀劃,勸燕王韜光養晦,早日做好自保的準備。

先太子還沒登上皇位就英年早逝,其子朱允炆被朱元璋立為皇太孫。朱允炆似乎繼承了父親的寬厚仁慈,他從小就看不慣曾經當錦衣衛的燕王辦案時的雷霆手段。

但他小小年紀卻又深諳皇權的爭鬥,處處提防著燕王。一旦登基為帝,就把目光瞄準親叔叔燕王朱棣,尋找機會除之而後快。

明朝的姚廣孝是高僧還是賢相?!

三、出謀劃策,助力應對同根相煎

朱棣本來想做一個能征善戰的燕王,幫助父兄好好守著大明的北大門,使大明千秋萬代。無奈天意弄人,與燕王感情深厚的太子大哥早早撒手人寰,與燕王有深厚感情的大侄子因病早逝,而與燕王有隔閡的侄子朱允炆卻被封皇太孫,將來承襲皇位,這就在他們叔侄二人心裡埋下了一顆雷,早晚要炸。

後來登基的朱允炆,早就看不慣朱棣這位皇叔,更何況朱棣戰績赫赫,英名遠揚,擁兵北京,簡直就是朱允炆的心頭大患!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不除燕王朱棣,新皇帝朱允炆怎能安心?

燕王朱棣焉能不明白功高蓋主意味著什麼?大哥活著時,他當然沒有當皇帝的想法。但是大哥去世了,他覺得應該讓他這個嫡子繼承大統。幼稚的侄子怎麼能繼承皇位?再者新皇帝忌憚他這個皇叔,欲置他於死地,想盡辦法討伐他,更讓燕王忍無可忍!

雖然同根生,但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戰爭一觸即發!他們彼此不能容下對方,誰佔盡天時地利人和,誰就是最後的勝利者。本來不想做皇帝的朱棣,為了王府老小的性命,一步步走近皇位,最終成了大明的永樂皇帝,開創了永樂盛世,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姚廣孝的謀劃起了重要的作用!

明朝的姚廣孝是高僧還是賢相?!

四、運籌帷幄,賢相功成退身修書

朱元璋死後,朱允炆不允許燕王朱棣回南京奔喪,只讓他的兩個兒子回去,喪事辦完又藉故扣押在南京,來牽制燕王朱棣。姚廣孝給他出主意裝病,朱棣故意裝出痴狂的樣子跑到大街上,讓人不懷疑他。果然,朱允炆允許他的兩個兒子回北京伺候。

朝廷步步緊逼,燕王也在姚廣孝的幫助下,秘密打治兵器,積極準備應對。萬事俱備,朱棣發動靖難之役。

姚廣孝幫助燕王規劃了新線路,避開濟南,直取南京,登上至尊之位!

登上皇位的朱棣,勵精圖治,國家政治清明。但是姚廣孝沒有居功自傲,並未要求做高官、得厚祿。他奉命修書,三年時間不曾懈怠,修了一萬多冊書。可謂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因此後人稱讚他是脫離世俗的不要高官厚祿的高僧,也是輔佐朱棣成為一代明君的賢相!

明朝的姚廣孝是高僧還是賢相?!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