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中互相矛盾的一個歷史故事,是司馬遷的疏忽還是另有隱情?

史記中互相矛盾的一個歷史故事,是司馬遷的疏忽還是另有隱情?

對於“趙氏孤兒”這個故事在中國歷史上流傳已久,喜歡歷史的朋友肯定不會陌生。而以此為題材的戲曲、文學作品據統計是我國曆史故事中最多的,因為他從宋元時期就被以各種形式的文學作品加以渲染。這個故事甚至還進入過法國著名的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的視野,成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個重要印證。

“趙氏孤兒”的故事內容,在一般的版本中通常是這樣描述的:春秋時期晉國武將屠岸賈與忠臣趙盾不和,設計殺害了趙氏家族三百人,僅剩遺孤趙武被程嬰救出,為了斬草除根以絕後患,屠岸賈下令殺盡全國所有一月至半歲的所有嬰兒。程嬰與老臣公孫杵臼上演了一出“偷天換日”,以程嬰之子替代趙武為代價,最終保住了趙氏血脈,二十年後趙武復仇成功。

這個故事是出自《史記·趙世家》的記載,但同樣是在《史記》中《史記·晉世家》的描述卻不一樣,根本不是什麼忠奸生死搏鬥的故事,而只是晉國內部公卿之間的一場權力博弈,也沒有哪一方特別神聖高尚。趙氏也並沒有被全滅族,趙武也是跟著趙莊姬住在晉景公宮裡,後來被晉景公立為趙氏後嗣,恢復了趙氏的爵位和封邑。

《晉世家》的記載是出自比《史記》更早的《左傳》和《國語》,所以應該更真實。但司馬遷老先生為什麼將同一個歷史事件,允許有兩種互相矛盾的描述呢。我想主要是因為他老人家也是想警示後人,我們所看到的也是被重新構建的歷史,歷史永遠都是由勝利者寫的,勝利者書寫的歷史都是殘缺的,乃至於歪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