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越細讀,越懂迅哥的厲害!

文/食堂

宋史越細讀,越懂迅哥的厲害!

01

宋仁宗慶曆二年(1042年,遼興宗重熙十一年)正月。

粗大事了——

契丹人在宋遼邊境調集重兵,似有南下之意。

訊息傳到開封,宋仁宗與滿朝文武大臣面沉如水。

此時,宋夏戰火剛歇,宋軍被李元昊打得懷疑人生。

宋仁宗只好急令邊境守將嚴陣以待,絕不可輕舉妄動,挑起戰火。

而後派出探子密切關注遼軍動向。

探子回報:遼主耶律宗真(遼興宗)放出豪言,不日將御駕親征,直取宋土。

不幾日,遼興宗派使臣面見宋仁宗,給宋朝找出四條大罪:

【太長不讀】

大罪一:

83年前,後周世宗曾率軍北伐遼國,奪取了遼國關南十縣。

宋太祖趙匡胤就參與了這場戰役。

宋朝取代了後周,後周欠下的債,你們要還。

大罪二:

宋太宗曾兩次師出無名北伐遼國,雖然都失敗了,但給遼國帶來嚴重的精神創傷。

你是他孫子,爺爺的債,你要還!;

大罪三:

西夏李元昊是我遼國的外甥,你居然敢打我外甥。

我這個做舅舅的不能不管;

大罪四:

36年前,我們簽訂澶淵之盟,約為兄弟,可是你們在打我外甥的時候卻在兩國邊境部署重兵,太不夠兄弟了。

這事你們要給個說法。

02

四條大罪,只用四個字概括——沒事找事。

可遼國勢大,宋朝新遭大敗,根本不敢和契丹人撕破臉皮。

只好強耐住性子,一一反駁。

但事已至此,多說無益。

契丹人耍橫:要麼我們大幹一場,決一死戰;要麼你們將關南十縣和之前北漢領土全部歸還。

明擺著就是有恃無恐的敲詐。

但宋廷又怕契丹人敲詐不成,真的南下。

怎麼辦?

宋朝君臣一致做出兩個決定:

第一,大宋不能和遼國翻臉,只要不開打,一切好商量;

第二,這輩子都不可能割地,對不起祖宗!但可做一定的妥協和退步。

派使臣與遼興宗談判。

可是,派誰去呢?

大宋滿朝文武,沒有一個人敢出使遼國,都害怕有去無回。

首相呂夷簡找到次相晏殊:你那好女婿富弼不錯,要不讓他去吧。

訊息傳出,富弼的好友歐陽修急了,指責呂夷簡是借刀殺人,想幹掉富弼。

關鍵時刻,富弼挺身而出,決定冒險出使遼國。

宋史越細讀,越懂迅哥的厲害!

富弼

04

六月,富弼來到遼國,向遼興宗陳述了宋朝態度:我們絕不可能割地,但我們可以談談。

宋朝給出的條件是:

第一,宋朝可以嫁個公主給遼國;

第二,宋朝可以在澶淵之盟的基礎上增加歲幣十萬兩,如果遼國能說服西夏向宋朝稱臣,可增加歲幣二十萬兩。

遼興宗收到報價之後樂了,他對宋朝公主沒興趣,他要的是白花花的銀子。

他馬上讓富弼回國彙報。

八月,富弼再次出使遼國。

遼興宗又提出一個要求,澶淵之盟宋朝給遼國交付歲幣叫贈,現在應該改為“獻”。

富弼一聽這話,臉色頓時沉了下來:沒門!臣子給皇帝送禮才是獻,宋遼是兄弟,又不是君臣,怎麼可以用獻?

遼興宗見狀,又提出將賜改納。

稱臣納貢,納也是臣子給皇帝納貢。

也不行,富弼再次嚴詞拒絕。

遼興宗一下就火了:別給臉不要,我就這條件,你們看著辦,如若不從,後果自負。

富弼來遼國這麼久了,哪還不知道遼興宗的底細,他堅守底線。

可誰曾想,當宋仁宗、呂夷簡、晏殊得知談判結果後,決定委曲求全,繞過富弼,答應了遼興宗的要求。

05

這年九月,宋遼就此達成慶曆增幣——

宋朝增加歲幣十萬兩白銀、十萬匹絹,每年向遼國納二十萬兩白銀、三十萬匹絹。

而遼興宗所需要做的僅僅是出面調停,說服李元昊,與宋和談。

事實上,就算沒有慶曆增幣,遼興宗也會教訓不聽話的李元昊。

他只不過是隨便嚇唬訛詐宋朝。

遼國將慶曆增幣視為一次巨大的外交勝利,遼興宗在宮中宴請群臣,君臣同樂,共慶勝利。

諷刺的是,宋仁宗君臣也彈冠相慶,喜不勝收,下令重賞大功臣富弼。

但富弼引以為平生奇恥大辱,堅決不肯接受賞賜。

06

重熙二十三年(1054年),遼興宗病重。

皇太子耶律洪基下令大赦天下,並且親自到開泰寺鑄造一個白銀佛像,為父親祈福。

耶律洪基命人在佛像背後刻了47個銘文:

“白銀千兩,鑄二佛像。威武莊嚴,慈心法相。保我遼國,萬世永享。開泰寺鑄銀佛,願後世生中國。耶律鴻基,虔心銀鑄。”

【記住這段銘文】

重熙二十四年(1055年)八月初四日,遼興宗駕崩,耶律洪基繼位,是為遼道宗。

遼道宗在位46年,在他的治理下,遼國國勢一天不如一天,妥妥的昏君。

壽昌七年(1101年)正月十三日,遼道宗病逝。

就在遼道宗死後一年,宋朝文學家晁說之“黑”了遼道宗一把:

契丹自澶淵之盟到今凡九十有八年矣!可謂久矣!古未有也。宗廟社稷之威靈於是乎在。然今虜主鴻基者與有力焉,塗路之人皆知。

虜主雖生羯犬之鄉,為人仁柔,諱言兵,不喜刑殺。慕仁宗之德而學之,每語及仁宗,必以手加額,為仁宗忌。日齋不忘,嘗以白金數百,鑄兩佛像,銘其背曰:“願後世生中國。”其用心蓋可知也。

——北宋·晁說之《嵩山文集》

按晁說之的說法,遼道宗非常欽佩宋仁宗,表示希望下輩子活在中國(此處代指宋朝)。

後來,南宋史學家邵博也“黑”了遼道宗一把:

嘉祐二年秋,北虜求仁皇帝御容。議者慮有厭勝之術,帝曰:“吾待虜厚,必不然。”遣御史中丞張昪遺之。虜主 (即遼道宗) 盛儀衛親出迎,一見驚肅,再拜。語其下曰:“真聖主也,我若生中國,不過與之執鞭捧蓋,為一都虞候耳。”其畏服如此。

——南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

這段記載更離譜,說,遼道宗一看到宋仁宗的畫像,就跪了,並表示,自己如果出生在宋朝,只能給宋仁宗做一個小小的都虞候。

這些記載是真的嗎?

宋史越細讀,越懂迅哥的厲害!

遼道宗

07

首先,遼道宗確實命人在佛像背後寫過“願後世生中國”。

但這個中國指的並不是宋朝,

遼道宗是一個佛教鐵桿粉,自幼崇尚佛教,他所說的中國其實是佛教語言,代指佛誕生地——中天竺。

其次,遼道宗喜用儒臣,漢化水平比較高,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在位期間,曾大力推廣儒學傳播。

可漢化水平高不代表遼道宗尊崇宋朝。

遼國自建國以來,就一直在推行漢化,尤其是遼太宗耶律德光佔據幽雲十六州後,就採取“官分南、北,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的政策。

遼國推行漢化,學的不是宋朝,而是唐朝。

遼國認為,自己比宋朝更具中原正統性。

“於是秦、漢以來帝王文物盡入於遼;周、宋按圖更制,乃非故物。遼之所重,此其大端。”

——《遼史》

自始至終,遼國對宋朝都有一種心理優勢,不會認為遼國被宋朝低人一等。

1、

澶淵之盟後,宋遼雙方都承認對方為皇帝,以平等的兄弟自居。

但,私下裡處處都要壓對方一頭。

歐陽修在修《新五代史》時,把遼國列為四夷之一。

遼道宗看到此書後,馬上命人將宋朝的歷史也附在遼國國史裡。

2、

遼國官員在記述宋徽宗登基時,將“宋主嗣位”寫成了“宋主登寶位”。

寶位?只有遼國皇帝登基才能稱寶位!

遼道宗勃然大怒,自宰相鄭顓以下,一大批官員通通被貶。

3、

遼道宗親眼見證了宋仁宗在慶曆增幣的軟弱無能。

契丹以武立國,豈會對一個手下敗將推崇備至。

08

實際上,澶淵之盟也罷,慶曆增幣也罷,遼國之所以沒有攻滅北宋,不是因為歲幣,而是遼國沒有實力滅亡北宋。

花錢買和平?所謂的仁德,不過是自欺欺人。

就是阿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