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遷都北京,為啥還在南京留下六部?預備北京守不住跑回來用

明朝遷都北京,為啥還在南京留下六部?預備北京守不住跑回來用

明代南京皇城

看永樂以後的明劇,經常會出現大臣觸怒皇帝,被皇帝一怒之下改派到南京六部,然後這個官員就面如死灰的場景,好像明朝官員被派到南京就成了職業生涯的終點,但事實真的如此嗎?今天文史君就帶領大家來看看南京六部官僚的真實地位吧!

一、南京地位的衰退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明朝。1380年,朱元璋廢除丞相,中央設六部九卿、通政司、五軍都督府,地方一級單位改為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習慣上仍稱為省。

1421年,朱棣遷都北京。但北京其實並非久留之地,當時的北京環境惡劣,糧食供應不足,冬春之際表現尤為明顯,給養完全依靠運河由南方輸入;且大寧都司被廢棄後,北京無戰略縱深可守,僅僅依靠長城防衛,一旦長城被破,草原騎兵旋即抵達北京。明朝名為天子守國門,實為九邊護天子。正是出於以上憂慮,朱棣雖然遷都到北京,但並沒有廢除南京的名號,也沒有廢除六部等機構,就是想著萬一北京守不住還能跑回南京。但隨著草原北伐的勝利,北京地位安穩,南京的存在感便逐漸低下。

明朝遷都北京,為啥還在南京留下六部?預備北京守不住跑回來用

六部議事

明仁宗時期,一度打算遷都回南京,但仁宗早逝,回南京之事就此作罷。到宣宗時期,放棄了越南之地,自此大明兩京一十三省的格局正式形成,總計有南、北二京,並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四川、湖廣、江西、浙江、廣東、廣西、雲南、福建、貴州十三省。這一時期也開始設定巡撫,巡撫凌駕於各省三司之上,各省巡撫逐漸成了總管地方的一級機構。但南京所在的南直隸(轄江蘇、安徽大部分)地區,有明一代始終不見南直隸巡撫、江蘇三司這種官制,就是因為南京六部取代了巡撫、三司的地位。

二、南京六部的許可權

從官階上講,南京六部和北京六部官階完全一樣。南京六部主官也叫尚書、官階正二品;六部次官也稱左、右侍郎,正三品,六部每部下轄四司,負責本部具體政務,司長也稱郎中。和北京六部不同的是,南京六部都要在官階職務前加“南京”二字。對南京六部來說,品階更多的是工資、待遇,和實權不掛鉤。

明朝遷都北京,為啥還在南京留下六部?預備北京守不住跑回來用

明朝部閣大臣

南京六部的排序不同於傳統的吏、戶、禮、兵、刑、工,而是按實權劃分,其排序實際是戶、兵、工、吏、刑、禮。

南京戶部為六部之首,這是因為明朝南方已經成為經濟重心和主要賦稅地。洪武時期,朱元璋在玄武湖設立了黃冊庫,黃冊庫記錄了明朝全國的人口、賦役、賦稅等資料,每十年更新一次;永樂遷都後,玄武湖黃冊庫沒有移動,管轄和更新黃冊庫的職權依舊在南京戶部。明朝沒有南直隸布政使,所以南直隸和浙江、江西、湖廣四地的賦稅都要押送到南京戶部,由南京戶部登記造冊後,再由南京戶部將一部分稅賦送至北京,一部分就地存貯。這等於南京戶部掌握了大明朝的財政命脈,因此南京戶部地位最重要。

明朝遷都北京,為啥還在南京留下六部?預備北京守不住跑回來用

戶部衙門

南京兵部,有調控軍事行動、軍事行政、保障軍事後勤三種許可權。南直隸地區沒有都指揮使,所以南直隸的調兵權實際就由南京兵部直接管轄,而統兵權則分別由南京武將勳貴、南京守備太監負責。南京兵部還管理南直隸的武舉、武將升遷等事宜。南京兵部又管轄南直隸的官馬、官驛、官船等事務,所以南京兵部油水也很足。因為南京兵部尚書能直接調兵,所以南京兵部尚書一般都加“參贊機務”銜,和南京鎮守太監、南京武將勳貴構成了南京軍權三巨頭,王陽明就擔任過南京兵部尚書。

南京工部,負責南京城和南京皇陵、宮殿的維修以及南直隸各地的營造;同時,南京工部管轄明朝最大的龍江造船廠,也有油水可撈。

南京吏部,主要督促南直隸官員上班、考勤,同時負責南直隸地區官員的升遷排程。但有明一代,南京吏部真正執行升遷排程權,僅有崇禎元年(1628年)借皇帝清查魏忠賢之際將南直隸閹黨罷黜一例。總的來說,南京吏部實際上沒發揮多大作用。

南京刑部,就是南直隸的提刑按察使司,負責南直隸地區的司法行政。

南京禮部,原則上負責南方海外藩國的朝貢事宜。一般南方海外藩國來朝先要到南京,由南京禮部接待,但隨著藩國朝貢次數的減少,南京禮部事務清閒,最後淪為只負責每年專職祭祀朱元璋孝陵的機構。

明朝遷都北京,為啥還在南京留下六部?預備北京守不住跑回來用

大明朝廷

三、南京六部的作用

南京作為大明兩京體制之一,並非是官員的養老地,在實際執行中也發揮著作用。

經濟上,南京所在的江南地區是明朝財政命脈,南京就是大明朝的“血庫”,負責給大明朝尤其是北方諸省輸血。

政治上,我們需要辯證地看,一方面,南京六部加劇了明朝滅亡。李自成攻入北京之前,崇禎帝想過遷都南京,但北京諸位朝廷官員擔心客居南京使得北京六部成為虛職、造成自己權力流失,所以堅決反對;之後崇禎帝想讓太子朱慈烺赴南京撫軍,又遭到給事中光時亨反對。如果不是因為南京有一套完整的權力機構,北京諸位朝廷官員又太過自私,也許崇禎帝真的可以成功遷都,這樣明朝是否會像南宋一樣再堅持百年尤未可知。崇禎帝沒遷都的後果就是自己煤山殉國,南明小朝廷一團亂麻,被清軍逐一擊破後,明朝徹底滅亡。

明朝遷都北京,為啥還在南京留下六部?預備北京守不住跑回來用

崇禎帝

但從另一方面講,南京六部又延緩了明朝的滅亡。南京有一套完整的權力機構,除了沒有皇帝和內閣,其餘機構一應俱全,職責分明。崇禎帝殉國後,北京六部被李自成一鍋端。換到以往的朝代,皇帝死了、首都滅了、部級大臣全被抓了,這國家也就滅亡了。但明朝不一樣,南京在一個月內就扶植起福王弘光政權,這就是南京六部的效率,所以從這個角度說,南京六部又延緩了明朝滅亡。

軍事上,南京兵部掌握南直隸一帶的軍事,這在寧王之亂和嘉靖倭患之時表現得尤為明顯。武宗時,寧王於江西造反,但旋即就被南京兵部平定;嘉靖倭患之時,南京也是東南戰場的大後方,保障了前線的軍需供給。

文史君說:

南京六部並非是人們印象中的官員養老地,明朝遷都北京後,南京作為留都,不論在平時還是戰時都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北京遠離南京所在的南直隸,南直隸又是賦稅重地,南京六部地位高於巡撫、三司,體現出了明朝對南直隸地區的重視。南京六部的存在也充分保障了明朝對南方的控制。

參考文獻

1、劉中平:《明朝兩京制度下的南京》,《社會科學輯刊》2005年第3期。

2、朱曉燕:《明代兩京制度研究》,山東師範大學2011年碩士學位論文。

3、歐陽磊:《南京兵部研究》,湖南師範大學2013年碩士學位論文。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路搜尋,如有侵權煩請聯絡作者刪除,謝謝!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團隊文史科普自媒體,全網主流平臺文史類優質作者。

讓專業的歷史更有趣,讓有趣的內容更有深度。

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同名公眾號(id:

haoranwen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