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滅亡的三大原因

明朝中國第五個大一統王朝,曾經的亞洲第一大國,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和親、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王朝。那麼明朝是如何滅亡的呢 明朝的滅亡主要有三個方面 軍事的衰敗造成的土地兼併、黨爭造成的朝政不穩和自然災害造成農民起義。

明朝滅亡的三大原因

一、軍事力量的衰敗。

明朝滅亡的三大原因

早期的朱元璋設立了軍戶制度,軍戶制度是世襲制,這樣一戶人家就要祖祖輩輩從軍不能從事其他職業,政府分給軍戶的土地,軍戶以服兵役免除了稅收和其他的徭役,朱元璋曾經自豪的說國家養兵不費一錢一米,在是符合社會實際情況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矛盾逐漸爆發出來。

明朝滅亡的三大原因

首先明朝初期,荒蕪的土地眾多,因而軍戶制度可以推行,但隨著藩王分封和官紳的土地兼併造成了,軍戶無田可耕,軍戶逐漸成為衛所長的僱農。

明朝滅亡的三大原因

衛所長成為了地主,百姓也因土地兼併而成為僱農,國家的稅收來自百姓,由於藩王和官紳不納稅,所有的稅收都壓倒了百姓的頭上,就相當於百分之一的人掌握了國家百分之八十的財富。

明朝滅亡的三大原因

但卻不納稅,而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卻要供養國家,土地兼併在繼續,而國家為了財政收入和支出達到平衡,不斷地向百姓加稅,最終使得百姓被迫流亡成為了流民最終爆發了流民起義,為了平定農民起義,朝廷加派練餉、剿餉,而這些苛捐雜稅不斷加派在百姓中,形成了惡性迴圈,起義的越多,加派的稅越多,為了生存只能起義,最終導致了明朝的滅亡。

明朝滅亡的三大原因

隨著時間的發展,軍戶成為了賤籍,人人都鄙視軍戶,也沒人想要參軍,有才能的人都去參加科舉,導致了軍隊的文化素質下降,軍隊的戰鬥力下降,再加上明朝後期的監軍制度,派深居後宮的不知兵事的太監監軍,自然導致了明軍的大敗。

早期的農民戰鬥力並不強,但是由於對軍戶士兵的壓迫,使得士兵源源不斷加入了起義軍,成為了起義軍的生力軍,增強了起義軍的戰鬥力最終摧毀了大明王朝。

二、明末黨爭的影響

明朝黨爭持續不斷,明朝的黨爭由來已久,明末後期的黨爭持續了五十年之久,黨爭一般是三個階段,第一時期萬曆到天啟時期。

明朝滅亡的三大原因

萬曆

為什麼會發生黨爭,這要從國本之爭開始,萬曆皇帝早年臨幸了一位宮女,生了自己的長子朱常洛,可是他並不承認這個孩子,認為這個只是低賤宮女的孩子,不可作為自己的接班人,而其母李太后大怒,因為自己也是宮女出身這樣豈不是歧視自己 而東林黨也正統自詡,支援朱常洛成為太子,而萬曆想要立自己和寵愛的鄭貴妃生的朱常洵為太子。

明朝滅亡的三大原因

東林黨的起源東林書院

為此開始了長達三十年的鬥爭,因無法立自己喜歡的兒子為太子,憤而長達二十年不理朝政為明朝的黨爭埋下了重大的隱患,東林黨則為了朱常洛能立為太子和皇帝鬥,由於皇帝深居後宮,國家無人決策,於是又衍生出了齊楚浙黨和東林黨作對,凡是東林黨執行的堅決反對,反之東林黨也這樣做,無論對方做的是否有益於國家,自己則堅決反對,最終東林黨藉著明末三案。

明朝滅亡的三大原因

說鄭貴妃要害太子,最終在其謀劃下東林黨終於把朱常洛捧上了皇帝之位,東林黨徹底壓制了齊楚浙黨,對東林黨不滿的大臣紛紛下臺,東林黨獨大。第二階段則是天啟後期,由於朱常洛在位不滿一個月就離奇去世,天啟皇帝朱由校繼承了皇位,天啟任用魏忠賢,魏忠賢成為國家實際的一把手,而魏忠賢也對東林黨感到不滿,於是被東林黨鎮壓的齊楚浙黨和其他被東林黨壓制的大臣,紛紛投靠魏忠賢,成為了閹黨成員,東林黨雖然排除異己,但大部分還是正人君子,而閹黨則是排除異己,各種卑鄙的手段都使出來,使得朝廷上的清流士大夫全部被殺掉或者被趕出朝堂,就連在寧遠保衛戰打敗努爾哈赤的袁承煥也被免職,黨爭一直持續到明末,

明朝滅亡的三大原因

雖然崇禎清除了閹黨,但依然是換湯不換藥,黨爭的根源無法根除,明朝的政治體制百病叢生,各黨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排除異己,好的意見無法被批准,再加上崇禎多疑優柔寡斷,崇禎年間內閣首輔換了五十人之多,一個國家沒有一個穩定的決策層是可怕的,最終影響明朝的決策,明朝明明正確的決策,和清議和穩定外部,再穩定內部剿滅農民軍的意見,因為黨爭而被否決,黨爭的本質實際是為自己謀取利益不是為了國家,明朝黨爭延續到了南明。

明朝滅亡的三大原因

1644年雖然明朝滅亡,但明朝在東南地區還有數十個省,但是未有一個統一的政府,當時的南京(作為明朝的南直隸屬於明朝的陪都,有一套和北京一樣的行政機構,但大部分為閒職,而北京淪陷後,成為了實職),在明朝滅亡後作為了南明的首都,東林黨和其他勢力開始爭奪南明皇位的繼承權,東林黨想要擁護萬曆的路王一派,而其他勢力想要擁護福王成為南明的皇帝,崇禎的三個皇子被清朝俘虜,福王是萬曆皇位的第二繼承人,由福王繼承名正言順。

明朝滅亡的三大原因

可東林黨因為國本之爭和福王鬥了二十多年,害怕福王上位後清算東林黨,所以擁立路王,但江南四鎮擁立了福王之子朱由崧為帝史稱弘光帝,朱由崧上位清算東林黨,使得朝廷力量大減,而南明小朝廷居然提出了聯虜平寇的方針,聯合清對付農民起義軍,此時好多有見識的大臣提出趁大順和大清在西北作戰收復山東和河南作為南明的屏障並沒有被採納,還有就是趁機出兵攻打大清後方,就此可收復華北,此時的南明朝廷真的是直把杭州作汴州,最終導致大順被大清消滅,清不到一年南下滅掉了弘光政權,起義軍最後和南明朝廷聯合抗清,結果最終也是起義軍和南明的大臣內鬥導致了南明的瓦解。

三、自然災害

明朝的滅亡還有一個重大的影響就是自然災害,萬曆末年北方的中國進入了小冰河期。

明朝滅亡的三大原因

寒潮使得大量的耕地荒蕪,歷史上的東晉十六國和歐洲的蠻族大遷徙,都是因為北方無法生存只能南下進行掠奪才能生存,最終造成了朝代更迭,而後金(皇太極1636改國號為清)也是由於內部發生了大饑荒無法生存。

最終走向了對外戰爭從努爾哈赤時期開始對明作戰,最終在皇太極時期統一漠南蒙古誤入中原,進行人口和糧食掠奪,加速了明朝滅亡。

相明朝從萬曆四十七年開始一直到崇禎的十三年的期間,明朝中幾乎年年都有自然災害,當時自然災害型別主要有,旱災、蝗災、澇災、風災、雹災、震災、雪災等等在這些自然災害中最為經常發生的就是旱災了,

明朝滅亡的三大原因

這對於當時的農產業造成了非常大的衝擊,最早造成饑荒地區是陝西地區,最終引發了農民起義,早期的農民起義並不大,很快被招安下去,但是因為自然災害,百姓實在是餓的活不下去了只能再度起義,隨著自然災害的擴大最終造成了農民起義的擴大,陝西生活不下去,起義軍進入了河南、四川、湖南、湖北山東、直隸等地,而地方官軍只是把起義軍趕出本省而不是進行殲滅,結果造成了起義軍越剿越多,而朝堂之上為了剿滅起義軍,有加派了剿餉,加到了老百姓的頭上,百姓活不下去也紛紛加入了起義軍。正在明王朝危亡之時一位大臣楊嗣昌提出了四正六隅,十面網,陝西、河南、湖廣、江北為四正,四巡撫分剿,而專防延綏、山西、山東、江南、江西、四川,為六隅,六巡撫分防而協剿,是謂十面之網,將農民起義軍圍堵在這幾個省,有一個統一的中央指揮,最終把起義軍圍堵進行消滅,最終取得了成功,李自成帶著僅剩的八個人逃入了商洛山,張獻忠被迫投降了明軍,由此取得了勝利,但是實際上的饑荒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反而在崇禎十四年河南鬧了蝗災,

明朝滅亡的三大原因

最終成為壓迫明朝的最後一根稻草,起義軍來得更加猛烈再度席捲全國,最終李自成進入了北京城滅亡了大明。

明朝是當時東亞第一強國,滅亡是多方因素加在一起的結果,政治的腐敗、自然災害和明朝內部的爭權奪利,張居正的改革一度曾經使得明朝起死回生,但個人認為明朝滅亡的原因還是對王爺的分封制度,拿福王為例,福王有著兩萬頃良田,卻沒有拿來賑災,最終造成了自己的滅亡,明朝的王爺宗室佔據了國家百分之七十的土地,

明朝滅亡的三大原因

而且不用納稅,而百姓卻承擔了百分之百的稅負,這種矛盾最終會爆發,而每殺一個王爺起義軍就暴富一筆,大部分拿來賑災,小部分作為軍費,恐怕朱元璋最終也無法想象老朱家經過二百多年的繁衍到了二十萬,吃住都由國家供養佔有了國家大量的財富,成為了國家的蛀蟲,最終把大明王朝啃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