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個成語:篝火狐鳴

篝火狐鳴

【成語】

篝火狐鳴

【拼音】

gōu huǒ hú míng

【釋義】

夜裡把火放在籠裡,使隱隱約約象磷火,同時又學狐叫。後用來比喻策劃起義。

【出處】

司馬遷《陳涉世家》: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解釋:

士兵們買魚回來烹食,發現魚肚子裡面的帛書,本來已經對這事感到奇怪了。陳勝又暗地裡派吳廣到駐地旁邊叢林裡的神廟中,在夜間提著燈籠,作狐狸嗥叫的淒厲的聲音大喊:“大楚將興,陳勝為王。”士兵們整夜驚恐不安。第二天,士兵們中間議論紛紛,只是指指點點,互相以目示意看著陳勝。

【近義詞】

狐鳴篝火

【反義詞】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比喻策劃起義。

【成語故事】

秦朝末年,秦始皇病死,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即位,這就是秦二世。秦二世是個昏庸、殘暴的皇帝。在他的統治下,老百姓的徭役賦稅負擔更為沉重,刑法愈加苛毒,廣大勞動人民在飢餓與死亡線上苦苦掙扎。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下令徵發淮河流域的900名貧苦農民去防守漁陽。傭農出身的陳勝和貧農出身的吳廣被指定為屯長,當這行人走到大澤鄉的時候,連綿的陰雨把他們困在這裡,不能依照規定的時間趕到漁陽。但秦法卻規定,誤了期限就要全部被處死。

押送他們的兩個軍尉非常兇暴,陳勝和吳廣就藉機把軍尉殺了,當著眾人說:各位遇到大雨,都已誤期,誤期要被處斬。即使不殺我們,我們去戍守邊疆,最終也會有十之六七的死亡機率。更何況,壯士不死則已,既然要死,也要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而死!

這番話激勵了戍卒的鬥志。大家推舉陳勝為將軍,吳廣為都尉,提出了“伐無道,誅暴秦”的口號,組成一支農民起義軍。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爆發了。

為了擴大影響,他們夜晚在駐地附近神祠中燃篝火,作狐鳴,發出“大楚興,陳勝王”的呼聲。於是一場聲勢浩大的反抗暴秦的農民起義爆發了。

陳勝吳廣領導的大澤鄉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的革命首創精神鼓舞了千百萬勞動人民起來反抗殘暴的統治。

陳勝吳廣起義從根本上動搖了秦王朝統治,為爾後項羽、劉邦滅秦創造了有利條件,在中國農民戰爭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對後面的封建統治者也是一個極好的教育,漢初的休養生息政策和開明統治很大程度上是受農民起義的影響。

一天一個成語:篝火狐鳴

【造句舉例】

當年陳勝吳廣起義是利用人們的迷信思想而採取了篝火狐鳴的手段。

這些不法分子在這一帶頻繁活動,篝火狐鳴,搞得廣大群眾雞犬不寧,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