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惇說,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可行沒人聽他的,否則北宋歷史就要改寫了

章惇,是宋朝歷史上傑出的鐵血宰相,同時也是實幹派。在官修正史《宋史》中,裡面有一卷:《jian臣傳》,兩宋300多年,這裡面共有21個人,他在其中。

章惇說,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可行沒人聽他的,否則北宋歷史就要改寫了

章惇,說起來其實很陌生,影視劇裡也很少有,但的一位好友:蘇軾,你覺得是耳熟能詳,這兩人是在嘉佑二年(1057)年,同時科舉且同榜進士,這一年是了不得,你看看這一榜裡都有誰:

章衡(狀元,章惇的侄子),蘇軾,章惇,蘇轍,曾鞏,程顥,曾布,呂惠卿

等,厲害吧,這就是後世人說的“龍虎榜”,真的是全程高能啊。

章惇和蘇軾的關係是非常要好的,兩人是莫逆之交,這裡面有兩件趣事:

臨險書壁

蘇軾,在鳳翔府做節度判官,章惇為商州令,兩人一起擔任考官,主持考試的劉原父,認為他們都是國家的棟樑人才,因此十分尊敬他們。章惇與蘇軾相處得十分融洽,非常嗨皮,某日,兩人一起遊玩南山諸寺,聽說寺中有怪物害人,人們都不敢住宿,章惇不怕,兩人住下之後,怪物卻不敢出來了。

某一日,蘇、章二人到仙遊潭遊玩,仙遊潭地理位置很特別,下臨絕壁萬仞,岸很狹窄,橫木架橋。章惇請蘇軾過潭在崖壁上留書法,蘇軾害怕就不敢過去,章惇則平步而過,用索掛著樹,躡之上下,神色不動,用漆墨濡筆大書石壁說:“章惇、蘇軾來遊。”在返回之後,蘇軾撫摸章惇的後背說:“將來你一定能殺人。”章惇說:“為什麼啊?”蘇軾說:“能夠自己拼命的人,就能殺人啊。”章惇大笑不言。

擊石震虎

章惇,在為商州推官,蘇軾做鳳翔幕僉,有一次兩人在山寺裡喝酒,聽聞有人報告有老虎,但二人都喝高了,一起勒馬同往觀看,在離老虎還有數十步遠的時候,馬兒受驚不敢往前。

蘇軾說:“馬都害怕成這個樣子了,還去幹什麼。”於是就想轉頭回去,章惇,獨自鞭打著馬兒向前去,說道:“我自然有道理。”等到接近後,取銅沙羅,在石頭上敲響,老虎受驚隨即逃跑了。章惇回去對蘇軾說:你一定不如我。

命運有的時候,就是愛開玩笑,一般來說歷史上的名人,把友情都看得很重,他們兩位的人生經歷,只能說,時也命也!

章惇說,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可行沒人聽他的,否則北宋歷史就要改寫了

蘇軾流放

宋神宗熙寧、元豐時期(1085年左右),變法派得勢了,蘇軾遭外放、貶謫,而章惇出將入相,仕途相對順遂。

也是在這個時期,發生了有名的“

烏臺詩案

”,章惇和蘇軾,兩人雖然在政見上意見不同,但彼此很珍視兩人之間的友情,就寫信安慰蘇軾,還給予蘇軾很多的幫助,解決了蘇軾很多的困難,敞亮,沒說的,對得起他們倆的友情。

這個時候,章惇還不是宰相,當時的宰相姓王,曾數次把蘇軾詩詞當中的“

蟄龍

”拿出來說事,多次挑唆宋神宗,一定要懲罰蘇軾有“

不臣

”的罪責,章惇多次據理力爭,直接斥責宰相說:“

你是想讓人家整個家族都歇菜嗎?

”,宰相辯解說:“

你著什麼急,我不過是在轉述蘇軾說的話而已

”,章惇怒了,就說:“

你這麼喜歡轉述,蘇軾的口水,你也吃嗎

?”

在流放的日子裡,蘇軾給章惇寫過詩,在元豐年間,寫了“

高情猶愛水雲鄉

”的贈章惇詩,寫信給章惇說:

一旦有患難,無復有相哀者,只有你章惇,平居遺我以藥石,及困急又有以受恤之,真與世俗異矣

。從這些書信裡,可以看得出,在這個時候,兩人的關係仍然十分要好。

章惇流放

風水輪流轉,在宋哲宗元祐時期,出了一位女強人高滔滔攝政,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宣太后,司馬光當丞相,變法派遭受到了大面積的清洗,蘇軾也到了人生仕途的高點,三入承明,四至九卿,章惇就遭殃了。

蘇轍的第三個兒子,娶的是黃氏的女兒,所以與黃實是兒女親家;而黃實又娶的是章惇之女,故他稱章惇為岳父,所以章、蘇兩家也就沾親帶故了。

實際上,在章惇被貶黜的過程中,蘇轍上的《乞罷章惇之樞密院狀》,給保守派起到到了炮彈的作用,由於章惇被定義是反派,關於他的詩詞和書信文字很少有能流傳的下來。

章惇,一開始是被罷黜到了汝州,他的身心遭受到了很多很大地打擊,他多次上書朝廷去揚州,這樣方便就近照顧87的老父親,但都不被允許。

在元祐元年(1086)年的十一月份

,章惇,回到杭州老家,這個時候,蘇軾是給他寫過一封信:歸安丘園,早歲共有此意,公獨先獲其漸,豈勝企羨……

蘇軾在信裡,提到了當初他們一起歸隱田園的約定,可見他們雖然政見不同,但是友情這個時候還在的,並沒有完全地破裂。

一個人遭遇困境,很多時候,壞事接踵而至,不久之後,章惇又被批判了,又回到了汝州,兩年後,他父親去世了,他也辭職了,這個時期反對聲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但他始終保持沉默,而好友蘇軾,在這段長長的時間裡,春風得意,始終未幫他說什麼話,任由別人對他持續攻擊,一定是在他心裡留下了深深的傷痕。

章惇黑鍋

元祐八年(1093年)

,宋哲宗親政,章惇被起用為相,被老孃壓制這麼多年,尤其是皇帝,反彈是非常可怕的,為了反對宣太后管事時期所有的決策,對包括蘇軾在內的元祐黨人,被宋哲宗實行了發洩式的報復,有資料記載,曾經有大臣詢問宋哲宗:“能不能把元祐黨人,從嶺南調整到稍微好一點的地方呢?”宋哲宗十分明確地表述:絕對不可以。

在這個時期,章惇,沒有出手營救蘇軾,應是有對二蘇的恩將仇報之舉加以懲罰報復之緣故。

章惇說,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可行沒人聽他的,否則北宋歷史就要改寫了

章惇格局

章惇,在當宰相的7年裡,自始至終都是變法革新的堅定支持者和實踐者,在這期間,他並沒有和司馬光一樣,對不同政見的人趕盡殺絕,也沒有對所有的朝廷決定實行一刀切的意見。

當時,章惇向宋哲宗提交新修訂的法令,宋哲宗看到有些法令是元祐時期頒佈的,大惑不解啊,曾說過:“

難道元祐敕令,也有可取的嗎?

章惇的回答是:“

取其善者。

在這段時期,他恢復了被司馬光廢除的熙寧、元豐新法,支援王安石變法富國強兵,手段有些激烈,雖然改變不了北宋的結局,但卻讓

北宋有了一次迴光返照的機會

在宋哲宗死後,就得討論繼承人的問題,宣太后是死了,來了個向太后,史料記載,他曾經當著向太后的面,態度非常堅決地反對立端王趙佶,並且說:“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

” 。但是朝廷上,另外的說得上話的大臣,裡面有位曾布就說:“章惇未嘗與臣商議,如皇太后聖諭極當。”極力贊同立端王。

趙佶,即有名的亡國之君宋徽宗,在宋徽宗上位後,

建中元年(1101)

,蘇軾苦日子到頭了,這下又輪到章惇倒黴了,一貶再貶,死於貶所睦州。而在他死後不久,

北宋在徽宗玩物喪志中,迎來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悲慘的“

靖康之恥

”。

到了元代,一代名相脫脫在組織修撰《宋史》,曾發出感慨:

假如說,當初章惇的意見被宋廷採納,北宋也許是另一種結局。因為“自古人君玩物而喪志,縱慾而敗度,鮮有不亡者,徽宗甚焉”。

再也不見

在建中元年(1101)

,蘇軾苦日子到頭了,章惇,被貶黜到嶺南,章惇的兒子章援給蘇軾寫信求助,蘇軾收到信後是大喜的狀態,但這個時候,距離蘇軾病逝,就一個半月,仍然帶著病寫了一封長信。

蘇軾信中表示:

雖然對於這種事情,他也幫不到什麼,但在信裡說章惇一定要保重身體;“雖重疾出處稍異,交情固無所增損也”,他和章惇相交40來年了,到死都承認並懷念和章惇之間的友情。

相逢一笑泯恩仇,但可惜的是,他們倆再也沒機會在一起,章惇一再被貶,在被貶到雷州後的半年去世了,蘇軾也在常州去世了。

縱觀宋史,都是批評章惇,品行不好,指責他是一個小人。我們都知道,在宋代以後,

程朱理學是主流思想,在這個思想浪潮裡,有2個核心點:

1.斥責荊公新學為異端邪說“於學不正”、“雜糅佛道”或“學本出於形名度數”;

2.把新學作為變亂祖宗法度而致北宋wang國的理論依據,予以無情打擊。

王安石能得以倖免,是朱熹,肯定了他的“

文章節行

”“

道德經濟

”畢竟好,放他一馬,章惇,在當宰相事情,由於性格耿直,恃才傲物,一方面當了宋哲宗的黑手套,一方面在變法做法比王安石酷烈,被後世很多的“保守派”住到“小節”就被列入“jian臣傳”裡沒有洗白。

章惇,從他一生的軌跡來看,他可不是小人,反而是一個無私無畏,堅持立場,忠於職守,發出了不合時宜之聲的孤膽英雄。

章惇,北宋後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和改革家,他用實際行動為北宋的朝廷,經濟和軍事發展做不可抹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