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孫權為什麼偏安一方,沒有統一三國的心思?

受《三國演義》影響,很多人認為三國期間,吳國是一個胸無大志的政權,從孫權皇帝開始,吳國就甘心偏居江東,不考慮建立全國性政權。

事實上,這種認知是一種錯誤的認知。

孫吳建國與諸葛亮的無奈

蜀漢在夷陵之戰失敗後,國力迅速衰弱。為了防止蜀漢被曹丕勾結孫權群毆,諸葛亮只好派遣使者去吳國向“大魏吳王”孫權表示修好數年後,孫權宣佈登基做吳國皇帝,訊息傳到成都後,在蜀漢朝廷引發爭論。

三國中孫權為什麼偏安一方,沒有統一三國的心思?

在我國古代傳統中,天無二日,天下不能同時存在兩個及以上的皇帝。因此當同時出現兩個及以上的皇帝時候,往往會出現不承認對方帝號的現象:比如北宋時期,遼朝皇帝曾和宋朝皇帝商議雙方以南北天子的稱號自居,但被宋朝皇帝否決。

因此,當孫權稱帝后,蜀漢朝廷就有人指出:蜀漢不能承認曹丕的皇帝稱號,也不能承認孫權的帝號。

但諸葛亮很現實,在諸葛亮的主張下,蜀漢表示承認孫權的帝號,而孫權也表示承認劉禪的帝號:這種互相承認對方帝號的情況,在中國歷史上很罕見。

孫權的雄心與讓步

事實上,孫權骨子裡,也並不希望承認曹丕和劉禪的帝號。曹魏是吳國的頭號敵人,因此孫權不論是否承認曹丕的帝號,曹丕都不會對吳國善罷甘休。而劉禪的帝號,孫權也不想承認。但無奈的是,孫權也不想同時將蜀漢和曹魏當做敵人。於是,孫權做了讓步:承認劉禪帝號。

孫權的雄心很大。在東漢十三州中,吳國實際控制荊、揚、交等幾個州,蜀漢只有益州這一個州,其餘的州在曹魏實際控制範圍內。

三國中孫權為什麼偏安一方,沒有統一三國的心思?

但是,在吳國朝廷裡,這十三個州的州牧一個都不少——這便是三國曆史上的“遙領州”制度。(按:後來孫權為了向蜀漢表示友善,在承認蜀漢帝號的同時,撤銷了吳國益州牧這個職務)從這不難看出,孫權自我定位,是全天下的皇帝,而不是江左之地的君主。

骨感的現實

孫權不是一個空想主義者,作為少年時代就坐鎮一方的英主。孫權當然不是將“天下共主”的理想放在夢中,而是也做出過一系列的努力。不過這些努力,最終都付之東流。

先是逍遙津之戰,孫權準備攻下曹魏實際控制的合肥,然後長驅直入,但是,這一戰孫權敗了。

三國中孫權為什麼偏安一方,沒有統一三國的心思?

曹丕剛去世的時候,諸葛亮打算利用曹魏新換天子,局勢不穩的機會,聯絡孫權北伐曹魏,並且孫權和諸葛亮約定:曹魏國土由蜀漢和吳國共同瓜分。孫權也很坦率表示:天無二日,曹魏滅亡後,蜀漢和東吳必有一戰。

但是,這次北伐,蜀漢和吳國依舊敗了。

因此綜合來看,孫權乃至吳國皇帝並非甘於偏安一方之人:甚至吳國末代皇帝孫皓還幻想滅亡晉朝,遷都洛陽。但是,現實的失敗,讓吳國只能存在於江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