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軍人要想出人頭地,不光會騎馬射箭,文化知識還要過硬

相較於儒學與科舉制度在明朝的興盛與發達,武學與武舉則顯得有點籍籍無名,並沒有受到太多的重視。但是它們作為科舉制度的一個補充,發展演變過程漫長而曲折,對明朝還是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還是值得我們瞭解與探究的。今天就來給大家淺述一下,武學與武舉的發展變化。

武學設立的時間與原因

關於武學設立的具體時間,其實是有不同的記載的。

民國《平壩縣誌》記載:成化中,及敕所司歲終考試入學武生,此武舉之始。

顯而易見,該作者因為成化年間出現了“歲終考試入學武生”這一現象,故而把這當做了明代武學武學的開端。

而實際上,根據其他史料的記載,則可以判斷這一說法是錯誤的。

《明史。選舉志》記載:武學之設,自洪武時置大寧等衛儒學,教武官子弟。

《罪惟錄》記載:建文四年,特設京衛武學。

《明英宗實錄》記載:正統間,南北京並天下邊衛俱設武學。

這些都說明了武學設定的時間實際上是從洪武年間就已經開始的,並且經過了後世皇帝對武學設立的地域和範圍進行了一個擴大。因為各地武學設立的時間是不一樣的,不免有人因為資訊的閉塞而造成了誤解。所以說武學是在洪武年間就開始設立的。

那麼明朝又為什麼要設立武學呢?

原因一共有兩個,第一個是培養文武兼備的人才;第二個是為了磨礪武將後代的意志,鞭策他們,使他們可以繼續為國家所用。這兩點從朱元璋和朱棣曾經說過的話中也可以看出來。

朱元璋曾說:“武學專講韜略,不事經訓,專習干戈,不嫻俎豆,拘於一藝之偏之陋哉!”

朱棣曾說:“太祖皇帝置武學教之,欲其諳禮義,知古今,以圖繼續為國家之用”

兩個人把武學設立的宗旨已經說得很透徹了,為國家培養全才,使得武將的後代,不至於沉淪在榮華富貴之中,讓他們透過訓練,可以繼續為國家效力。

武學設立的地域與生員來源

明朝初年,武學主要設立在邊關衛所,遼東是最早設立武學的地方,隨後又在西北和中原要塞又設立了軍衛武學。

《肅鎮志》記載:明洪武初,既建陝西行都司,總兵衛隸以歲之乙亥,乃建廟學。

可見這個時候,就已經在陝西設立了武學,而這時候的陝西有數座邊防重鎮,屬於軍事要地。

隨後又在兩京、河北等地設立了武學。到了成化年間以後,又相繼在西南邊陲地區的衛所設立了武學,如雲南、四川、貴州等地。

明朝軍人要想出人頭地,不光會騎馬射箭,文化知識還要過硬

鳳凰古城——明時西南邊關重鎮

明人左光斗曾記載:“我朝作養人材,兩京設有儒學,有武學。其近京保定、河間、永平三郡,亦各有武學。”

可見,有明一朝,幾乎在全國各地的衛所地區都曾設立了武學。

那麼既然存在數量眾多的武學,它們所招收的學員又是從何而來呢?

其實剛才也提到了,設立武學的一個目的就是訓練武將之後,這也說明了武將之後就是生源之一。

其次,就是軍籍將士的後代,因為明朝軍戶是世襲的,他們的後代就作為了武學學生的主力軍。

明朝軍人要想出人頭地,不光會騎馬射箭,文化知識還要過硬

明朝軍人

《春明夢餘錄》記載:“軍衛舊無學,與府、州、縣同城者,軍官子弟皆附其學。”

這也佐證了武學生源皆來自於軍人後代,因此來源比較的單一。這麼做也可以提高他們的忠誠度和綜合素質。

武學教學的內容及特點

從朱元璋開始就為武學的教學定下了一個基調,朱元璋特別重視對這些武生的文化教育,因此一些儒家經典就成為了他們所必修的內容。比如《大學》、《論語》、《孟子》等儒家經典,全部都是他們所必須要學習的。

明朝軍人要想出人頭地,不光會騎馬射箭,文化知識還要過硬

論語詮解

明朝軍人要想出人頭地,不光會騎馬射箭,文化知識還要過硬

論語

而一些專業的軍事理論的學習,則仍然來自比較傳統的軍事思想,比如《武經七書》、《百將傳》等。這些書目有一個特點,就是基本上都是宣揚忠孝節義的思想,而關於具體的軍事方面的學習,其實並沒有特別多。

當然除此之外,像一些騎馬射箭、習武練拳的必備功夫還是要學習的,但是相對於文化方面的學習,就顯得沒有那麼受重視。

明朝軍人要想出人頭地,不光會騎馬射箭,文化知識還要過硬

騎馬射箭

甚至於國家也明確規定,武生當中一些文化內容學習比較好的人,並且有志於往這方面發展的,國家還允許他們參加文科的科舉考試,即“有志科目者,亦許應試”。

這些都說明了明朝武學教育具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重理論,而輕實幹。軍人的培養應該以實練為主,輔以專業的軍事理論教育,全面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和軍事素養。可是明朝卻有點反其道而行之,對他們進行系統的儒家教育,這樣的培養方式,很難培養出來具有真才實學的軍事將領,一昧的只知道忠君的倒是不少。顯然這是非常的不合理的。

武學與武舉

武生透過武學的學習以後,可以透過武舉考試出人頭地,就像一般的學子透過參加科舉考試入仕做官一樣,武舉考試也成了武生們登科入仕的一個最好的渠道。

嘉靖八年就曾規定:取中武舉官生,各照升授職事,俱月支米三石,內有應襲舍人,侯襲替之日,照例加升。

可見,一旦在武舉中取得優異成績的話,那麼加官進爵、享受國家的俸祿,那都不在話下。

明朝軍人要想出人頭地,不光會騎馬射箭,文化知識還要過硬

武狀元坊

明朝軍人要想出人頭地,不光會騎馬射箭,文化知識還要過硬

武狀元劉綎

當然要想在武舉中取得一個好的成績,在武學裡面的學習就一定要紮實。因為武學本身是專門培養軍事人才的地方,而武舉是透過考試的方式對這些人才進行優中選優,起到一個篩選的作用,所以二者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關係。舉個例子,它們的關係就像我們今天開辦的中小學與高考的關係一樣,只有完成了在中小學階段的學習,然後才可以透過高考獲得晉升。

武舉開始的時間

關於武舉開始的時間,從資料顯示來看,它的建立其實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因為一項制度從提出,到構思,然後成文,再經過試點試行,最後推廣,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而在封建社會,往往皇帝又因為個人的偏好施加影響,所以這一過程往往就顯得更加的漫長。武舉就是這樣,其從開始到最終設立,大約經過了一百三十年的時間。

《明史。選舉志》記載:武科,自吳元年定。洪武二十年俞禮部請,立武學,用武舉。

《皇明世法錄》記載:及命開武科,如文士例,以孟夏行。

《罪惟錄》則記載:正德元年,始行武舉,三年一次。

從史料來看,貌似時間上並不統一,實際上它是受到很多現實因素影響的。就比如明朝初年,朱元璋一直對軍人具有防備之心,一方面他要時刻提防,另一方面卻又要給他們一個看得見的上升渠道來穩住他們。這就造成了雖然他提出了設立武舉的構思,但是卻並沒有去付諸於行動。後來的幾位皇帝也是如此,出於各種現實的考量,直到正德年間,才正式開始了武舉。

武舉考試的內容與特點

既然武舉考試與武學的教育是一脈相承的,那麼它的考試內容自然也與武學教學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一是考試儒家經學的內容,詩、書、禮、易、春秋,要求必須要對其中的一科有比較深入的認識與瞭解;二是對軍事理論的考察,從《孫子》、《尉繚子》、《吳子》、《六韜》等七部兵書當中抽取一部分內容,作為考察的方向,又要求掌握《百將傳》一書。除此之外,騎馬射箭、格鬥技巧等都要考。

明朝軍人要想出人頭地,不光會騎馬射箭,文化知識還要過硬

孫子兵法

明朝軍人要想出人頭地,不光會騎馬射箭,文化知識還要過硬

武舉必考的提“掇石”

總體來說,武舉考試對於考生的文化素養和軍事素養都是比較的重視的。即“以策論定去取,以弓馬定高下”。

那麼武舉考試又有什麼特點呢?

制度化

明代武舉考試與文舉考試的形式幾乎同步,也是一共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在每場考試的組織程式、場次劃定、考試內容、考場規範、科考官選派及考錄後的相關儀式上,都實現了制度化與規範化。

明朝軍人要想出人頭地,不光會騎馬射箭,文化知識還要過硬

武舉考試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直到崇禎帝的時候,才開始了殿試,在此之前三級考試只是名義上的標準,一直實行的都是鄉試、會試兩級考試。

生源的單一

,如前文所述,武學學生是武舉考試的一個主要生源;還有就是襲承父職的襲替子弟,因為明朝軍籍是世襲罔替的,所以基本上他們的後代都可以參加武舉考試。除此之外,如果平民百姓要想參加的話,則需要有地方官的擔保才行,但因為難度比較高,所以人數很少。因此生源非常的單一。

分卷制

明朝文舉考試實行了分卷制度,而與此類似,武舉考試也同樣採用了分卷制度。

《大明會典》記載:武舉開設,務求真才,取人不必拘定名數。仍照會試南北卷事例、分別邊方腹裡,以五十名為率,邊方取三十名,腹裡取二十名。

由此可見明代在武舉考試中已經注意到平衡各地可能出現的人才分佈不均等問題,這無疑是起到了很大的積極作用。

儒學色彩濃厚

這一點無需多言,從前文武舉考試的內容需要考察大量的儒家經典著作就可以看出來,其儒學色彩非常濃厚。

錄取比例較低

弘治前後,武舉會試大約能夠錄取三十五個人,嘉靖年間有大概一百人,到了崇禎年間,即使因為戰爭對軍事人才需求較大,也僅僅錄取了大概一百二十人。在很多人參與考試的情況下,很顯然錄取比例是非常低的。

總結

明初,出於提高軍人軍事素養等需要,朱元璋設立了武學,後來為了給他們提供一個上升渠道,明政府又花費了一百三十年的時間設立了武舉制度。從此透過武學與武舉的相互配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軍人們的素質。

而它們更大的意義還在於完善了科舉制度,與文舉制度一起,為國家培養、選拔人才提供了一種便捷有效的渠道。

參考資料:《明史》、《明實錄》、《罪惟錄》、《大明會典》、《皇明世法錄》、《明代科舉制度考論》王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