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子之首王粲的跌宕一生

建安七子,是東漢時代令人欽佩的一群才子。建安七子之首,他的才華就更出類拔萃了。建安七子之首王粲的一生悲壯卓絕,他寫出來的詩也成為後世的傳世之作。除此之外,大家還知道多少關於建安七子之首王粲的資料呢?今天我們一一來了解。

建安七子之首的年代:人才輩出的東漢

在東漢的160多年裡,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無數建功立業、豪武英發、才氣非凡的人物,不斷湧現出來,為東漢歷史留下了許多生動的篇章,是封建社會生產關係的上升時期。社會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財富的積累都超過了西漢。科學技術和文化事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張衡的 “渾天儀”、名醫張仲景、華佗、王叔和(下文記載)等都出現在這個朝代。歷史學、文學藝術也達到新的高度,我國第一步完整斷代史《漢書》,開創了歷史傳記的體例。東漢時期各種抒情寫物的小賦、散文等文學形式,內容豐富,富有感染力,對後代的影響十分明顯,與唐詩宋詞並列,成為一個時代的標誌。特別是樂府民歌、五言詩,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是中國古代文學的瑰寶。東漢文學中最著名的代表就是“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之首王粲繪畫

建安七子之首王粲是建安文學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與同時代的陳琳、徐幹、阮禹、應瑒、劉楨並稱為“建安七子”。建安七子之首王粲文學成就最高,是唯一被封侯的才子,位列“建安七子之首”,他以詩賦見長,他寫的詩賦鍛字煉句,風格清麗,讀後令人回味無窮。《初征》、《登樓賦》、《槐賦》、《七哀詩》等是王粲作品的精華,也是建安時代抒情小賦和詩的代表作。明代人輯錄其作品,編就《王侍中文集》流傳後世。

建安七子之首王粲:出身名門 博文強志

建安七子之首王粲(177-217年),字仲宣,出身於顯貴家庭。王粲的曾祖父王龔為漢順帝時太尉,“有高名於天下”,因善於推薦人才,被譽為“推士”,祖父王暢,名在八俊,位至司空,與李贗同稱為“天下高士”,成為“黨人”的領袖,受到官僚仕大夫的擁戴;其父王謙為大將軍何進手下的長史,名位顯達。

建安七子之首王粲年少時就顯示出了非同常人的文才。有一天,他與人同行,路上遇到一石碑,王粲看了一遍,別人問他能否背誦這篇碑文,王粲微微一笑說“這有何難?”當即背碑而誦,一字不差,隨行的人無不驚歎。又一次,王粲看人家下圍棋,棋盤不小心被掀翻了,亂了棋局,下棋的二人正在唏噓不已的時候,王粲憑著自己的記憶,重新把棋局恢復。下棋的人不信他擺得對,就重新擺好棋局用手帕蓋上,另換一棋盤讓他恢復。擺好後,兩相對照,一般模樣,無有一棋錯位。二、三百個棋子的棋面能一目默識,確實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此事被時人傳為佳話。

建安七子之首王粲的跌宕一生

漢獻帝西遷,王粲也隨之徙居長安,深得左中郎將蔡邕的賞識,當時,蔡邕才學卓著,朝內官員無不敬仰,賓客盈門。蔡邕聽說王粲來到,慌忙出門迎接,匆忙中竟把鞋子穿倒了,留下了“倒履相迎”的千古佳話,後人用“倒履相迎”用來形容待人十分熱情。看到大文學蔡邕“倒履相迎”的只是個十幾歲的孩子,且身材矮小、長相平平,眾賓客十分看不起他,蔡邕對賓客們說:“這位是王龔的孫子,才華出眾,我都不如他啊!我所有的藏書、文章,都要傳授給他。”從此王粲成為蔡邕的傳人。

建安七子之首王粲:洞察時勢 勸降荊州

建安七子之首王粲十七時,朝廷選拔人才,授予他黃門侍郎的職務,王粲沒有應詔。當時權臣董卓剛剛被剿殺,其手下大將李傕、郭汜等在長安作亂,為躲避戰禍,王粲和族兄王凱赴同鄉荊州牧劉表處避難,劉表曾經是王粲父親王暢的學生,從此一住就是16年,期間,劉表的女兒嫁給了王凱。

劉表死後,其子劉琮接替父親當上了荊州牧。建安十三年(208年)秋,曹操南征,眼看大軍壓境、劉琮不知道怎麼辦好。王粲對他說:“看在我們兩個是親戚關係的面上,我有個建議想對將軍說,不知道您是否願意聽?” 劉琮見曹操大軍壓境,早就慌了手腳,聽到親戚這樣說,自然願意聽。王粲說:“現在天下大亂,豪傑並起,人人都想當帝王,人人都想做公侯,我看當今時勢,只有識時務者才能保全富貴。”王粲停了一下,看到劉琮連連點頭,就繼續說:“將軍您可以自己揣度一下,你比曹操如何?” 劉琮不能回答,王粲進一步說:“曹操是當世豪傑,有雄才大略、智謀過人,官渡一戰打敗了袁紹,追的劉備無立足之地,破烏丸,制強敵,用兵如神。您如果聽我的建議,我認為不如歸順曹操,曹操一定會感念您的誠意,保您富貴,子孫後代永享榮華,荊州百姓也免於生靈塗炭,這是萬全之策啊!我為了避亂,歷經苦難,受到你們父子的照顧,因此我說的都是肺腑之言,請將軍好好想想。”劉琮接受王粲的建議,歸順了曹操。曹操沒用一兵一卒,沒動一刀一槍,便獲取了荊州。

建安七子之首王粲

正應了一句古語:“識時務者為俊傑”。因王粲勸降劉琮有功,被曹操任命為丞相掾,賜爵關內侯,後又升為軍師祭酒。建安十八年(213年),魏國建立後,又任命為侍中。因王粲博聞強記,曹操每逢巡遊外出或征伐,總喜歡王粲同行。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冬,王粲隨軍出征,次年春,在返回鄴城途中因病逝世。在隨曹操征討漢中時候,魏諷勾結黨羽,聯絡長樂衛尉陳禕陰謀攻佔鄴郡。結果陳禕中途向曹丕告密,反叛事件暴露後,魏諷被誅殺,受牽連的達幾十人,王粲的兩個兒子,也在魏諷謀反案中受到牽連被殺。《文章志》曰:“太祖(曹操)時徵漢中,聞粲子死,嘆曰:‘孤若在,不使仲宣無後。’”可見曹操對王粲的關愛摯深。

建安七子之首王粲同曹丕、曹植的關係也相當密切,曹植、曹丕也非常尊重他。生前詩賦往還,死後曹丕臨喪親吊,曹植又作《王仲宣誄》,謂“吾與夫子,義貫丹青;好和琴瑟,分過友生”。王粲心情高興的時候,喜歡模仿驢叫,他的行止常引人捧腹不已。據傳王粲學完驢叫,才思格外敏捷,如泉噴瀉。建安二十二年,王粲突然死於瘟疫,訊息傳來,整個建安文壇被震動了,曹丕更是不勝感傷。在為王粲舉行隆重的安葬儀式之後,曹丕在王粲的墓前說:“仲宣平日最愛聽驢叫,讓我們學一次驢叫,送他入土為安吧!”隨即率先模仿起了驢叫。和曹丕前來弔唁的才子們也一起學起了驢叫。於是,在王粲的墓地響起了一片嘹唳的驢鳴之聲,聲徹四野,這起學驢叫的送葬禮成了文學史上的千古絕唱。

建安七子之首:才學卓著 詞章縱橫

建安七子之首王粲天資聰慧,言辭明辨。精於數學、棋藝,對典章禮儀,尤為熟悉。經常參與朝廷奏議及擬訂製度,《太廟頌》等皆出自王粲手筆。他自視甚高,在《仿連珠》一文中,儼然以管仲自比,並強調說:“帝王雖賢,非良臣無以濟天下。”他的政治思想基本上屬儒家,間亦雜有法家刑名之學,認為欲致治世,必須“吏服雅訓,儒通文法”、“寬猛相濟,剛柔自克”(《儒吏論》)。他還受到了道家的某些影響,如《安身論》中把社會的穩定和個人的安全歸結到“寡慾”,就是受到黃老學說的影響。王粲頗得曹操信任,在“建安七子”中,他的政治地位最高,是唯一的封侯的。

建安七子之首王粲很看重文學的社會功用,認為文學是有關“人倫之首、大教之本”(《荊州文學記·官志》)的一項事業。在創作上,他的成就在鄴下文人中是比較出色的。劉勰說:“仲宣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辭少瑕累,摘其詩、賦,則七子之冠冕乎!”(《《文心雕龍》·才略》)同他的生活道路相一致,王粲的文學活動,大體上也可以劃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劃分的界標就是建安十三年的歸附曹氏。前期他主要在荊州過著流寓生活,親歷過戰亂災禍,又長期得不到施展抱負的機會,憂國憂民之情與懷才不遇之憤糾結在一道,使他的文學作品籠罩著一層悲悽怨悱的情調。後期他在曹操幕中,一方面受著北方廣大地區已經實現統一的形勢的鼓舞,一方面也因擔任重要官職而激發起建立功業的信心,所以他的創作基調又轉變為激奮昂揚。

建安七子之首王粲詩今存23首,包括四言、五言兩種體裁。四言詩主要作於前期,有《贈士孫文始》、《思親詩》等,多抒發其悲愁憂苦的情懷。五言詩數量較多,成就也更高,代表作有《七哀詩》3首、《從軍詩》5首。《七哀詩》作於前期,其中第一首是詩人自關中避亂荊州途中所作。它以親身體驗的事實為題材,具體描寫了漢末戰亂給國家、給廣大人民造成的深重苦難,詩中“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等句,真實地概括了這場時代的慘劇,其中關於飢婦棄子的描寫,更是傳達了當時社會的悽楚氣氛。此詩的寫作時間早於曹操《蒿里行》5年,是最早反映漢末戰亂的優秀詩篇。《從軍詩》作於後期,其一寫西征關右,二、三、四、五皆寫東征孫權,詩中提出“從軍有苦樂,但問所從誰?”對曹軍的征伐作了熱烈歌頌,同時也表現了詩人的政治進取心。總的來說,建安七子之首王粲的詩歌以抒情見長,故有人評論說他“情勝”(劉熙載《藝概》),同時辭采也比較秀美,劉勰將他與曹植同列,說“兼善則子建、仲宣”(《《文心雕龍》·明詩》)。

建安七子之首王粲賦今存20多篇,篇幅短小,大多為騷體。最為人傳誦的是作於客居荊州時期的《登樓賦》。它摒棄了漢賦鋪張揚厲的傳統寫法,以簡潔明快的語句,憂愍世道,懷念故鄉,熱烈冀望太平盛世的到來;對自己的坎坷遭遇,也發出了強烈的感慨。賦中寫景與抒情緊密結合,是其一大藝術特色。在抒情小賦的發展過程中,這篇作品具有重要地位。

建安七子之首王粲散文以他為劉表擬的《為劉荊州諫袁譚書》和《為劉荊州與袁尚書》比較成功。書中勸解袁氏兄弟不要做鬩牆之鬥,應當聯合禦侮,既曉之以理,又動之以情,寫得“詞章縱橫”(張溥《王侍中集題辭》),甚有情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