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鎬京到洛邑,一個遷都遷到了春秋時代,周王室到底經歷了什麼?

從周武王發動革命奪取政權到周幽王身亡的280多年間,鎬京一直都是西周王朝的首都。周平王殺掉周幽王以後,把首都從鎬京遷到了洛邑,歷史由此進入了東周時代,也就是人們最為熟悉的春秋戰國時代。

那麼,周平王為什麼要廢棄營建了280多年的鎬京,而把首都遷到八百多里以外的洛邑呢?這場遷都中究竟發生了什麼?

在歷史上,有一個著名的歷史故事——烽火戲諸侯。

說是西周末年,周幽王荒淫無道,居然妄圖透過頻繁撒謊點燃烽火臺來召喚諸侯救駕,從而取悅寵妃褒姒一笑,結果諸侯多次被耍之後,等到犬戎真的來了,周幽王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然後就被幹掉了。

從鎬京到洛邑,一個遷都遷到了春秋時代,周王室到底經歷了什麼?

周是因為這個原因才遷都的嗎?其實不是,故事畢竟是故事,真相併不是如此。或者說僅僅是一次蠻族的進攻並不足以讓周王室徹底淪落。

故事要從周朝成立開始,在姜子牙的建議下,武王將都城定在了鎬京。這是一項非常正確的做法,武王清楚的知道關中地區是周朝立國的根本,守住關中也就守住了周朝。

在此基礎上,為了加強關東地區的統治,武王的弟弟旦建造了東都,也就是洛邑。

西周的軍事系統中的“西六師”就是專門駐守鎬京保衛國都,還有“殷八師”就駐守成周以控制中原的廣大地區,這14師是周王最主要的軍事力量。

而在這個14師之外,更為廣大的地區就是西周初年分封的數十上百的諸侯國,這些諸侯國分佈在東部的廣大地區中,雖然一開始他們的地盤很小,但是經過數百年的發展,他們從東方當時的各個蠻族手中搶到了足夠大的地盤。

從鎬京到洛邑,一個遷都遷到了春秋時代,周王室到底經歷了什麼?

但是周天子的地位和周朝初年比起來,早就是下降了許多,甚至早在第四代周天子的時候,就有周昭王征伐南蠻不歸(淹死了),至於第五代天子周穆王,更已經是“荒服者不至”了,

之後的周厲王更是直接被國人驅逐過,周室衰落基本已經是一個固定的趨勢了。

而關中的諸侯們開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他們與西戎族人通婚,一方面植入他們的血統,另一方面希望獲得西戎的支援從而加大自己在關中地區的威望利於自己的統治。

而在周幽王的時候出了個賣國賊申侯,申侯引狼入室,西戎殺了幽王,西周至此結束。幽王死後,他的弟弟姬望在支持者的幫助下組建了流亡政府。姬望也就是後來的周攜王。

當然這件事周幽王自己也有問題,因為他自己帶頭破壞了宗法制,因為他喜歡一個人——褒姒。而褒姒不是王后,所以褒姒生下的孩子就不能被稱之為嫡子,

而王后已經有一個嫡長子了,所以,很明顯,下一任天子一定不可能是褒姒的兒子。周幽王於是下令廢太子、廢王后。

從鎬京到洛邑,一個遷都遷到了春秋時代,周王室到底經歷了什麼?

然後才有了申侯的叛亂。最終申國國君自己也在這場混亂中喪生,至於周幽王、王后、褒姒以及褒姒的孩子,也不例外。

但是那個本該正常做下一任周天子的嫡長子,他福大命大,居然在秦人祖先的幫助下逃出生天,為了感謝這位有功之臣,同時再也不敢回到老家的這個倒黴的嫡長子大手一揮,允諾將已經淪陷的老家關中一帶盡數賜予這位功臣——這就是後來的秦國。

但是他已經失去了西方關中的基本盤了啊,也就是說出了洛陽那一帶,周王室已經失去了自己直屬的屬地,這就代表周王室沒有了臣民、沒有了賦稅、沒有了兵員。

從鎬京到洛邑,一個遷都遷到了春秋時代,周王室到底經歷了什麼?

公元前770年不得不遷都洛邑,是為周平王,史稱東周。“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侯強並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

也正是因為失去了關中這個基本盤,周王室的威望大大下降,再之後徹底淪為笑柄。

周平王有辦法嗎?當然沒有辦法!到了洛邑之後,政令再也沒有太大的號召力,就連鄭國也多次欺凌周王室,最後在內外交困中度過五十年,於公元前718年黯然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