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在烏江自刎,引來杜牧和王安石寫詩抬槓,擦出思想火花

公元前202年,30歲的西楚霸王項羽在垓下之戰中被劉邦數十萬大軍擊敗,殺出重圍後來到烏江邊。這時候,項羽尚有機會乘船渡過烏江,躲避過劉邦軍隊的追殺。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項羽沒有這樣做,而是悲壯地狂笑一陣,高呼“天亡我,非戰之罪”、“天之亡我,我何渡為”後,自刎而死。

項羽在烏江自刎,引來杜牧和王安石寫詩抬槓,擦出思想火花

自此,曾經威名赫赫的西楚霸王就此隕落,後人為緬懷這位無敵的戰士,便在烏江口建立了一座烏江亭。千百年來,項羽雖然早已不在世上了,可他的傳奇故事還在一代代流傳下去,賦予了這座烏江亭以歷史內涵。從而引來無數文人騷客,在這著名的烏江亭為項羽寫詩作賦。

公元841年,有著“小杜”之稱的唐朝著名詩人杜牧就來到了這烏江亭。面對滔滔烏江水,他想起赫赫有名的西楚霸王,有感而發,寫下了著名的七絕《題烏江亭》: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弟子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在這首詩中,杜牧認為勝敗乃兵家常事,男子漢大丈夫,做大事要學會忍辱負重,一次的失敗說明不了什麼,根本不需要自盡於烏江。江東的人才多的是,只要回到江東,一呼百應,完全是可以重新開始的。在這裡,杜牧惋惜項羽的失敗,更是可惜項羽不能忍辱負重,心胸不夠寬廣,妄自輕生。為什麼不能過江東捲土重來呢?頗有幾分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意思。

項羽在烏江自刎,引來杜牧和王安石寫詩抬槓,擦出思想火花

但是,200年後的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有不同看法。

1054年, 33歲的王安來到烏江亭,同樣想起了項羽自刎於烏江的故事,也想起了杜牧的《題烏江亭》,但覺得杜牧這首詩未能表達自己此刻的心情和思想,於是王安石又寫下了一首七絕詩,名為《疊題烏江亭》: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捲土來?

這首詩從政治家的冷靜分析入手,以楚漢戰爭發展的客觀形勢為依據,對項羽不可能捲土重來的結局進行理性判斷,顯示了政治家的果敢和睿智,可謂議論精警,獨具隻眼。

項羽在烏江自刎,引來杜牧和王安石寫詩抬槓,擦出思想火花

開頭“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兩句,指出項羽的失敗是歷史的必然。項羽的爭霸以“鴻門宴”為轉折點,然後從巔峰逐漸走下坡路,到“垓下一戰”時,他已經陷入了眾叛親離的境地,徹底失敗的命運是不可逆轉的。

當然,項羽失敗的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是他剛愎自用,一意孤行,違背大多追隨者的意志,導致人心盡失。更可悲的是,他沒有自知之明,不知道失敗的原因,還無知地狂呼“死亡不是戰爭罪”,他生前的這些言論可以作為“壯士之衰”的註腳,也可以作為“難歸”的證明。

項羽在烏江自刎,引來杜牧和王安石寫詩抬槓,擦出思想火花

三四兩句“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捲土來?”詩人以反問的語氣指出:即使項羽真的能重返江東,但對這麼一個失盡人心而執迷不悟的人,江東子弟還肯為他拼死賣力嗎?“捲土重來”實在是痴人說夢而已。

王安石這首詩,十分辛辣冷峻,但卻抓住了人心向背是勝敗的關鍵這個根本,可以說是一針見血。在王安石的眼裡,楚漢相爭的末期,丁壯苦軍旅,老弱疲轉漕,包括項羽、劉邦在內的所有人都渴望和平,這是沒人能改變的大勢。大勢所趨下,楚漢相爭的雙方,無論是誰,只要在中原戰場上一敗塗地,都幾乎沒有再翻盤的機會了。

項羽在烏江自刎,引來杜牧和王安石寫詩抬槓,擦出思想火花

在這首七絕裡,王安石審時度勢,從政治家的角度反駁了杜牧的觀點。詩中也表現出了“得人心者得天下”的複雜形勢和風雲變幻的歷史軌跡,讓人讀來陷入無盡的沉思當中。無論如何,王安石的這首詩以他作為政治家的睿智和果敢,理性分析與判斷項羽失敗的原因或許更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