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往事,尼羅河兒女

埃及往事,尼羅河兒女

四大文明古國中,論歷史的延續性,中華文明一馬當先,但論歷史的悠久和文明的繁榮,古埃及文明首屈一指。埃及有7000年文明史,兩千年文明發育,三千年法老統治,兩千年爭戰。

古埃及31個王朝

由於歷史學家缺乏詳細的史料,只能直接用數字來標記古埃及不同的王朝。31個王朝承載著古埃及的興衰歷史:強盛一統;分裂割據;被異族入侵,南北對立;被短暫征服,旋即光復。截止波斯人統治埃及,作為時間節點,古代埃及存續時間約2700多年。

中東的小麥文明、中國的粟谷文明、印度的稻米文明和南美的玉米文明,農業是文明的基礎。尼羅河定期氾濫,為沿岸帶來了寶貴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便利的交通,發達的農業,孕育了遠古的文明,最終形成尼羅河上游河谷地區和尼羅河入海口三角洲地區的上埃及和下埃及的兩個國家。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過:埃及是尼羅河的禮物。公元前3100年,上埃及國王美尼斯征服了下埃及,建立了統一的奴隸制國家第一王朝,美尼斯也成為古埃及第一個法老。

埃及往事,尼羅河兒女

金字塔

法老是古代埃及社會代表最高權力的人,相當於其他國家的國王,被認為是一種半人半神的存在,以神的人間化身治理著埃及這片土地和生活在土地上的人。可是人都逃不過生老病死。古埃及人喪葬習俗,最開始也只是在沙土地挖個圓形的土坑,放點陪葬品簡單地埋了。隨著時代發展和等級社會的產生,墓葬內部結構開始變得複雜。公元前3400年起,人們開始在陵墓的上方建造用泥磚建立的房子,阿拉伯人稱之為馬斯塔巴(Mastaba),語意為“板凳”。

埃及往事,尼羅河兒女

到了第三王朝的法老左賽爾(Djoser),大臣兼建築師伊姆霍特普,為其設計了一個特別的馬斯塔巴墓,即標準金字塔的前身,第一座石質階梯金字塔(長約140米,寬約118米,高約64米)。 後面繼位的法老們,為了證明自己的功業比祖先更優秀,金字塔就越修越高大。到了第四王朝的法老胡夫建金字塔時,修陵技術已相當成熟,就建成了今天看到的壯觀的胡夫(Khufu)金字塔、他兒子卡夫拉(Khafra)金字塔和孫子門卡烏拉(Menkaura)金字塔。埃及進入全盛時期,成為了全世界文明的中心。

埃及往事,尼羅河兒女

埃及往事,尼羅河兒女

胡夫金字塔高147米,用了230萬塊兩三噸重的石頭壘起來。即便放在現在,開採、運輸這種體量的巨石,也都是項規模龐大的國家工程,更何況放在公元前2690年的奴隸制社會。從側面也可以看出,埃及當時國力的強盛,法老能調集這麼多的國家資源,還有就是社會統治比較平穩。這樣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後來又修了一百多座,直到第六王朝後,埃及便不再修建這種大型金字塔陵墓了(國力不允許),而是去修建藝術價值更高的太陽神廟,後來乾脆把法老陵墓修建更隱蔽的山谷(國王谷,埋藏著第十八王朝至第二十王朝的法老)。

埃及往事,尼羅河兒女

埃及往事,尼羅河兒女

兩千年爭戰

古埃及衰落後,被眾多民族入侵、佔領過。波斯人、利比亞人、亞述人、猶太人、希臘人、羅馬人、阿拉伯人,以及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十字軍”等來來回回碾壓,只留下雄偉的金字塔和尼羅河靜靜守護著這片土地。

在希臘諸國的北邊,有一個小城邦,叫做馬其頓。馬其頓人驍勇善戰,在國王腓力二世帶領下南征北戰,征服了不少城邦。兒子亞歷山大本事就更大了,師承古希臘著名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短短十幾年征服埃及,攻下波斯,遠征印度,使馬其頓成為了當時世界上領土最大的國家。當時統治埃及的是波斯總督馬查西斯,主動投降了亞歷山大。亞歷山大命令在埃及建設一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新城,這就是後來托勒密埃及時期埃及的首都——亞歷山大城。

在亞歷山大城,“埃及區”已變得破敗貧窮,而富裕的地區建築風格已完全希臘化,埃及人雖然還說埃及語,用象形文字,信仰埃及眾神教,但已經處於民族滅亡的邊緣。亞歷山大在征戰中突然死去,他的幼子無法服眾,馬其頓帝國就被亞歷山大的將軍們瓜分,埃及總督托勒密搖身一變,建立起自己的王朝,被稱為托勒密一世。

埃及往事,尼羅河兒女

為了保證皇家血統純正,近親其實是姐弟至親結婚,則是托勒密王朝的傳承正道。到了托勒密十二世時,整個王朝已經搖搖欲墜,外有強敵虎視眈眈,內有埃及人民的誓死反抗。托勒密十二世死之前,曾立下遺囑,命令托勒密十三世與他的姐姐(克利奧帕特拉七世,也就是埃及豔后)共同執政。托勒密十三不想與別人分享權力,就違背遺囑將姐姐驅逐到敘利亞。埃及豔后反抗失敗眼看性命不保,就把自己裹在一張波斯毯中,獻給了羅馬前三巨頭之一的凱撒。得到了好處的凱撒,助埃及豔后返回埃及,和托勒密十三世共同執掌國家。

埃及往事,尼羅河兒女

後凱撒遇刺,埃及豔后又憑藉自己魅力,征服了羅馬新三巨頭之一的安東尼,使得埃及並沒有被羅馬吞併,為埃及換來了22年的和平。但大限已到,安東尼被凱撒的養子屋大維擊敗,屋大維怕自己定力不夠,拒絕面見這位埃及豔后,埃及豔后知道埃及和自己的生命都將走向終點,於是用一條毒蛇結束了生命。至此,埃及徹底滅亡,成為羅馬的一個行省。

被羅馬統治的埃及,雖然也說埃及語,但文字已改用羅馬拉丁字母。羅馬帝國滅亡後,阿拉伯人公元7世紀征服與佔領了埃及,埃及社會至此徹底的伊斯蘭化,古埃及語連同多神宗教,一同消失在歷史長河裡。有著輝煌燦爛歷史的古埃及文明消失了,而在遙遠的東方正是大唐盛世。直到1822年,法國青年商博良,成功破譯了埃及文字的拼寫原則,至此,我們才機會觸碰到古埃及文明的冰山一角。

埃及往事,尼羅河兒女

埃及往事,尼羅河兒女

蘇伊士運河

埃及東北部的蘇伊士地峽,作為亞、非兩大洲的分界線,連線著地中海和紅海,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蘇伊士運河的開鑿歷史可能遠至埃及第十二王朝,法老辛努塞爾特三世(Senusret III,其名字即為“蘇伊士”一詞的來源)為了透過陸行平底船進行直接貿易,下令挖掘了一條“東西方向”的運河,連線紅海與尼羅河。

埃及往事,尼羅河兒女

18世紀,法國和英國的殖民爭霸激烈。法國希望打通地中海到紅海的水上交通線路,攫取印度和遠東的財富,以此打破英國對好望角線路的壟斷,切斷英國與東方殖民地的聯絡。英國為了維持對印度等東方殖民地的控制,則反對開鑿運河,主張修建鐵路連線非洲和亞洲。於是兩國開始競爭。

1798年,拿破崙·波拿巴佔領了埃及,開始計劃在此修建運河。為此他責成科學顧問對該地區進行勘測。結果這些人得出紅海海面比地中海海面高几米的謬論,認為若是開通運河整個埃及三角洲就會被淹沒。無奈之下,拿破崙也只得作罷。

1854年和1856年,法國駐埃及領事斐迪南·德·雷賽布子爵獲得了奧斯曼帝國埃及總督帕夏塞伊德特許,開始在埃及建設運河。根據規定,運河對所有國家開放,但是法國要控制經營99年。1858年,蘇伊士運河公司成立,運河的開鑿工作正式開始。由於高強度的勞動,低劣的食物,再加上監工的虐待,12萬勞工累死在工地上,花費了1860萬鎊,耗費了10年時間之後,蘇伊士運河終於開通了。

運河開通後,英法兩國又開始爭奪運河的控制權。原本的法國在運河公司佔據52%的股份,而埃及佔據44%的股份。1875年,英國趁埃及財政拮据 ,用不到 400 萬英鎊廉價買進埃及持有的全部運河公司的股票,1882年派兵強佔運河區。法國挖運河忙到吐血,結果白白便宜了英國人。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埃及原本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地盤,德國就支援奧斯曼帝國收復埃及,以此打破英國對海上交通線路的控制。英國為了繼續控制運河,直接承認埃及獨立,讓埃及人民來牽制奧斯曼帝國。蘇伊士運河呢,當然是英國戰後繼續佔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英國增加了在埃及的駐軍,使得蘇伊士一帶成為英國最大的海外軍事基地。

埃及自從獨立以來,就一直試圖收復運河的控制權。磨磨唧唧,又是談判、又是恐嚇,直到1954年英國才開始撤離埃及。最後,埃及實在憋不住了。1956年,兩國又為蘇伊士運河打了場英埃戰爭,英國人才徹底被趕跑了,埃及終於收回了運河的控制權。到了1967年,西奈半島被以色列佔領,埃及被迫關閉運河。1973年,埃及承認以色列地位,並同意以色列船隻透過運河,以色列歸還西奈半島,第四次中東戰爭結束。1975年後,蘇伊士運河才重新開通。

蘇伊士運河不斷進行了疏浚、改造、擴建,埃及是下了血本的。1981年,蘇伊士運河正式啟用電子控制系統。為了適應國際航運日益發展的需要和賺取更多的外匯,埃及1994年開始進行運河第二期擴建計劃,運河的河面由265米拓寬到415米,吃水深度增深到23。8米,使25萬噸級油輪得以順利透過。2014年,又開始建設新蘇伊士運河,將運河變成了雙向航道。南非好望角,只能喝口湯了。

據統計,每年約有1。8萬艘來自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船隻透過運河。中東地區出口到西歐的石油,70%經由蘇伊士運河運送,每年經蘇伊士運河運輸的貨物佔世界海運貿易的14%。蘇伊士運河是埃及經濟的“生命線”和“搖錢樹”。當前運河每天為埃及政府收進200萬美元的外匯。船過運河按噸位繳納通行費,還要交付引水費和航標等費用。蘇伊士運河年收入大約50億美元,等新航道開通,到時收入就能翻倍了。

尼羅河

歷史上,得益於尼羅河良好的灌溉條件,埃及長期被譽為“北非糧倉”。但埃及自身的條件並不好,96%的土地被沙漠覆蓋,只有3萬多平方公里,能勉強用作農業生產的土地,卻聚居了95%以上的埃及人口。

二戰結束,埃及獨立,埃及人終於可以實現安居樂業。於是,埃及就舉全國之力在尼羅河上游,花了20年時間建了一座水壩阿斯旺水壩。它可以儲存尼羅河一整年的徑流量,從此,埃及人民再也不用擔心水災或旱災了。

有了阿斯旺大壩的保障後,埃及政府就開始了大規模的土地開墾。埃及的人口進入了快速增長期。1980年埃及人口4300萬,2001年突破7000萬,2020年突破1個億,成為全球第十四個,也是非洲第三個人口過億的國家。埃及自此掉入了人口爆炸的深淵。

埃及往事,尼羅河兒女

埃及往事,尼羅河兒女

為什麼這麼說呢?1970年,在阿斯旺大壩建成。在經過三次和以色列的戰爭失利後,新一屆埃及政府覆盤認為,以色列建國不到20年,就在經濟和軍事上混成了中東一哥,這充分說明了西方制度的優越性。於是,埃及單方面終止了《蘇埃友好合作條約》,徹底倒向了西方世界。西方的資本和產品立馬湧入埃及,瞬間就瓦解了埃及不怎麼強的工業體系。

尼羅河的定期氾濫越來越少,土地肥力不斷下降,導致農業生產效率降低。埃及目前的土地只能供養一半的人口,每年的糧食需求高達1500萬噸。埃及目前有三大支柱產業,蘇伊士運河及貿易,石油資源形成相應產業,以外國旅遊者為主體的旅遊業。自從埃及放棄維護糧食自給率,每年賣資源和收過河費賺的外匯根本不夠花,根本沒有多餘的款項投到工業和現代化建設上。比如,在2014年國際糧價高漲時,埃及在進口糧食方面花的外匯就多達150億美元,而當時整個埃及外匯儲備也不過才400億美元而已。

激增的人口除了糧食危機,還有貧困與失業。當一個國家大部分的財政都只能用來保障國民的基本生存時,那它用於教育、科技、創新等事關未來的投入就會隨之銳減,那還拿什麼去發展,社會生產發展只能停滯,又反過來提高了失業率。

除此之外,自從1952年自由軍官組織推翻國王統治後,埃及事實上就一直處於軍人集團的統治下,從納賽爾到薩達特、再到阿拉伯之春運動中被推翻的穆巴拉克,埃及軍方在國家政權體系中處於核心地位。在埃及,即使是政府職位,從總統到部長,大多也掌控在軍隊手裡,地方各省的權力,也掌握在軍人出身的官員手裡,這也加劇了政局動盪。

作為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從非洲東北部蒲隆地高原,穿過盧安達,肯亞,蘇丹,埃及等多個非洲的國家,為乾旱的非洲土地帶去了生機和文明。不知道各國是否能透過外交斡旋,和平談判,來分配水源,共享尼羅河帶來的好處?還是重複數千年來,人類用實力和武力解決問題的老傳統?只有請大家拭目以待了。

巴基斯坦往事,找呀找朋友

法國往事,革命尚未成功

土耳其往事,國中土耳其

以色列往事,戰爭與和平

中國製造,現在是什麼水平?

埃及往事,尼羅河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