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讓楚國滅亡的柏舉之戰在何地?

從各種網文看,今人對吳、楚的瞭解,多侷限於晚期。特別是講到楚國,在戰國中期以前的地理位置,錯誤多得難以想象。這應該是史學界的恥辱!

楚文王開疆拓土到淮河上游,楚莊王時期直逼中原,楚共王時期勢力已達洞庭湖,此後吳國東遷。晉國為了遏制楚國,支援吳國發展軍備,吳國自此才與中原諸侯接觸。伍子胥逃到吳國後,採用擾楚疲楚戰術。而楚國也支援越國,達到牽制吳國的目的。楚國自靈王后已失爭霸中原之心,應該跟吳國壯大有關。

在楚靈王、平王、昭王時期,楚國開始向南發展。東面仍有陳、蔡、徐等國,特別是徐國周邊還存在數量眾多的小國。在大別山東南一側,仍有舒、巢、鍾離等國,徐是吳的與國。此時的吳國志在向北發展,河南固始縣發掘出吳國太子夫差夫人(宋國人)墓,壽縣有蔡侯墓,說明這裡都是吳國地盤。蔡國避楚奔吳,吳國將其安置在州來(下蔡)。《史記·吳太伯世家》記載:吳王闔閭“十一年(公元前504年),吳王使太子夫差伐楚取番,楚恐而去郢徙鄀。”番是吳國地名,隨著吳國北擴遷移至河南固始一帶了。與吳國人口同遷的地名還有豫章、九江。由於吳國背面的越國強勢興起,吳國勢力只得南撤,吳楚對抗的前沿陣地也隨之南移到了州來、鍾離。注意,吳楚兩國都喜歡把國都設於對敵鬥爭的前沿地區。如楚國遷都於淮陽,吳國遷都於無錫以抗越,結果都敗得很慘。

公元前506年,吳國一度攻入楚國國都,差點令楚亡國,這就是著名的柏舉之戰。此後,吳越爭霸打得你死我活,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後卻把吳國滅了。史書中的吳國,只是曇花一現,詳細的記載只有四代人。吳國立史時間只有一百年多一點,遷都無錫只有兩代人。

今人認為楚國地盤超大,那是越滅吳至秦攻楚之間的事。春秋晚期,越滅吳,楚國自然乘勢擴張,此後越與楚渡過了一段蜜月期(楚惠王母親就是越女)。戰國早中期,楚威王敗越,盡取吳越故地。楚懷王開始,秦攻楚,楚國先是丟失今陝豫蜀鄂交界處的地盤,之後又丟失湖北全境、湖南境內大部地盤。於是,楚國遷都於河南信陽東,之後再遷淮陽。秦國打響滅楚之戰前,楚國才遷到安徽壽春(壽縣)。楚國遷都至東南並發展壯大,只有兩三代王,在壽春的時間才十多年。

附1:柏舉之戰示意圖

差點讓楚國滅亡的柏舉之戰在何地?

專家研究一(麻城為主戰場)

吳國軍隊由伍子胥、孫武訓練多年,對楚作戰準備充分,並且先打擊越國,解決了後顧之憂。這次攻楚沒有從方城進攻,而是選擇了楚國防守薄弱的方向,出其不意直插楚國心臟。

這次戰役,吳軍統率是吳王闔閭,其胞弟夫概為先鋒。具體組織當然是伍子胥、孫武。戰國時期白起攻楚,其戰術何其相似!都是戰神級別的。白起是圍堰灌楚國鄢郢,讓對方根本無力抵抗,由此佔領楚國漢水之北,身後鄧穰還有韓魏聯軍相助。

此戰還有一個小插曲,楚軍請求讓其渡過清發水列陣,這與宋襄公泓水之戰何其相似?這就是春秋時代!但吳國公子夫概沒有宋襄公之仁,在楚軍渡河時擅自帶領五千軍馬發起進攻,以致楚軍潰亂,吳國大軍乘勢掩殺。當然,楚軍在此生死存亡之戰中,也不是太爛,一共組織了五次阻擊戰,結果還是抵擋不住吳軍攻入都城。吳國這次攻楚,其實很不地道,不僅搗毀了楚國都城,還把高官女眷搶回去當妾當妻,平民妻女也難逃厄運。伍子胥對楚平王挖墓鞭屍,以報殺父兄之仇。注意,楚平王時期都城在秦溪,所以墓地在這次戰役範圍之內。

楚昭王是在吳軍攻入郢都之前跑出來的,都城如果在荊州沙市一帶,他將是渡過漢水往敵軍方向逃跑,再見 公、到隨國。吳軍渡漢水作戰必將又是另一情境,作戰難度要大上數倍,這又不是戰神所為。所以,說此時楚都在紀南城或宜城的都不合理。

附圖1自出專家文章。此戰吳軍三萬,應該包括唐、蔡聯軍,楚國自然是全力出擊。作者以為數萬吳軍、數量更多的楚軍都是飛行俠,數渡漢水、溳水,清發水竟然直接無視了!在偌大的地盤上任意馳騁,這樣攻入楚郢,要得多長時間?以數量劣勢的吳軍在敵國作戰,講究的是速戰速決。時間長了,楚國軍民的人海戰役將令吳軍難以招架,這是戰役策劃者必然會考慮的。專家文章說吳楚雙方交戰的主戰場在湖北麻城,真是匪夷所思!

附2:本人贊同的柏舉之戰路線

差點讓楚國滅亡的柏舉之戰在何地?

專家研究二(漢川北為主戰場)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相信,城磚與《楚居》等證據也表明,荊州紀南城要晚到戰國時期。我借用的圖一,標出的不少地名與這次戰役相關,如雍澨、大隧、直轅、冥阨、清發水。但所標春秋時期,與楚都有關的地名,多處是錯誤的。

史籍記載的柏舉之戰,吳楚兩軍首遇於清發水,交戰地“從小別到大別”。民國地圖上把武漢龜山標為大別,看來大別或大別山地名是東遷的。湖北漢川北至今仍有麻河鎮。是否專家們是把江漢平原上的麻河、麻陽、大別,誤作黃岡麻城、大別山了?此外,今天的武漢市東西湖區有柏泉古鎮,曾挖出過大量青銅箭頭,這個柏泉地名或許就是柏舉變遷而來。柏舉之戰所在地,應在漢川麻河及圖二所標清發水一帶,也不排除靠近柏泉鎮。

這裡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按《春秋左傳》及註文,根本不能理解楚昭王奔隨路線。《吳越春秋》記載更明晰:“王涉濉,濟江,入於雲中。”這裡的濉即雎同沮,江指夏江即夏水,雲即 或鄖,正義《土地名》裡就稱夏水為夏江。我在研究鄂君啟舟節時指出,夏水古道經過天門、應城南,起點在鍾祥舊口鎮,沿線有屈家嶺、石家河遺址、古云夢澤。按照楚人在西漢水的習慣,北面有京山(荊山),沮水自然離楚都不遠。

《左傳》與《史記》說楚昭王獲救這事時,均只提及隨人,沒說什麼隨侯、曾侯,在隨人救楚昭王之後,楚國才恢復隨國疆域,給予諸侯國地位。如《春秋左傳》記載:“楚子、陳侯、隨侯、許男圍蔡。隨世服於楚,不通中國。吳之入楚,昭王奔隨,隨人免之,卒復楚國。楚人德之,使列於諸侯,故得見經。”這在楚昭王末期。史籍對昭王出逃記載得非常具體,如《史記》:“己卯,昭王出奔。庚辰,吳人入郢。【集解】:春秋雲十一月庚辰。”也說是說,楚昭王出逃後一天,吳軍就攻入了楚國都城。昭王在途中只住過一晚就到了隨人處,吳王入楚郢後再率兵追上了楚王。從天門往北是京山,之後要翻過著名的大洪山才能到達隨州或隨縣。昭王的妹妹很快就走不動了,是由別人揹著逃命的。楚昭王是先到雲夢,被人誤射傷後再去見鄖公,由鄖公送到隨人處。楚靈王遷都到天門,京山蘇家壟就是隨國最接近楚都的駐地,不排除鄖公送楚昭王到此地。

根據《楚居》記載,柏舉之戰後,楚國先從秦溪短暫遷到漢江西岸的美郢,它應該就是包山楚簡中提到的漾陵。然後楚王又回遷到老巢為郢與湫郢。湖北雲夢楚王城,應該是在柏舉之戰後修建,為的是防範吳國再次偷襲。有人說《楚居》記載的春秋末期有 郢,而原釋文作鄢郢,如果確認原釋無誤則與安陸或 郢無關。楚國早期的鄢郢在漯河堰城,在白起攻楚之前一直為楚國所有,這個地名在秦國滅楚前仍然保留著。《楚居》中的“秦溪”,最有可能在湖北天門境內,它不在漢水以西,更不在淅川。北宋末年,在孝感境內發現的安州六器有曾侯鍾,說明楚惠王以後的孝感境內有楚王族居住。

原孝感地區的考古調查報告,提到天門境內有楚國大城,未見詳細資料,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