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服時課|秦漢時期漢族民間的衣裳

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後,吸收了其他各國的文化,創立了新的服飾制度,對後世產生了重要影響。漢在承襲秦制的基礎上亦有所創新。整體而言,秦漢時期民間的衣裳,男子以襦、褲、布裙為主,女子以襦裙為主。

秦漢時期的襦裙

秦漢時期襦裙特點是:窄袖、右衽、交領,下裙以素絹四幅連接合並,上窄下寬,腰間施褶襉,裙腰繫絹帶,裙式較長。貴婦穿襦裙、著高頭絲屐, 絲屐繡花。庶民女子衣袖窄小,裙子至足踝以上,為了勞動方便,裙外還要有一條圍裙。

襦,《說文》曰:“短衣也。”《辭海》中解釋為:“短衣、短襖。”《中國衣冠大辭典》則給襦的長度規定了範圍:“長不過膝的短衣。”《漢書·叔孫通傳》中也有對上襦長度的描述:“(叔孫)通襦服,漢王憎之,乃變其服,服短衣,楚制。漢王喜。”以上古籍都是對古人穿著短小上衣的記載,與當時男子服飾中流行的袍有較大區別。正如《急狀篇》顏注曰:“長衣曰袍,下至足附,短衣曰襦,自膝以上。”襦按有無夾裡可分為單襦和複襦。單襦和“衫” 類似,一般指質地輕薄柔軟的單衣,適合在春、夏兩季穿著;而複襦則形似 於“襖”,通常有夾層,中間夾棉。《釋名》卷五曰:“襦,暖也,言溫暖也。”說明其適合在秋、冬兩季使用,起到保暖的作用。另外,上襦本身的衣長也有不同,長度在腰和大腿上部之間的稱為短襦,長度在大腿上部至膝之間的稱為長襦,襦下必配裙。

華服時課|秦漢時期漢族民間的衣裳

西漢著衣歌舞俑

東漢著名訓詁學家劉熹在《釋名·釋衣服》曾對下裙有過形象的註解:“裙,下群也,連線裾幅也。”秦漢時期延續著先秦的造型,由於中國古代的布料門幅相較於今天要窄很多,通常需要好幾幅布料拼接起來才夠做一條裙子,所以古代 “裙”也稱作“群”。按裙幅大小可分為窄裙和寬裙。裙子的顏色通常比上衣深,以紅、綠兩色居多。

《西京雜記》記載:“趙飛燕為皇后,其娣遣織成上襦,織成下裳。”辛延年的漢樂府《羽林郎》就有記載:“長裙連理帶,廣袖合歡襦 。”又如《陌上桑》:“湘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此句對於服裝色彩的細緻描寫,使得漢代採桑女——秦羅敷上穿紫色花襦衣,下著淺黃色絲裙的形象躍然紙上。就連《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中也多處提及東漢的襦:“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可見襦裙的搭配非常普遍。

華服時課|秦漢時期漢族民間的衣裳

女婢陶俑

(重慶化龍橋東漢墓出土)

漢代裙子款式也非常多,《飛燕外傳》中記載飛燕著南越所貢雲英紫裙後, 後宮紛紛效仿其裙上有褶子的“留仙裙”。後漢繁欽《定情詩》載:“何以答歡忻,紈素三條裙……”而女婢陶俑出土於重慶化龍橋,身著交領襦裙的三座女婢陶俑也證實了襦裙在漢代的真實存在。

華服時課|秦漢時期漢族民間的衣裳

甘肅武威磨咀子漢墓中發現的襦裙實物還原繪本

1957年在甘肅武威磨咀子漢墓中發現了上襦由淺藍色絹布面料製成,下裙以黃色絹布面料製成的襦裙實物。但是因為墓葬年代久遠,襦裙出土時已經不幸粉化了。襦裙實物還原繪本展示的襦裙款式圖正是尊重此漢墓出土時見到的襦裙原樣,結合當時漢成帝時期偏愛青綠的民間服裝習俗及同時期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不對稱布料紋樣,高度還原的繪本。西漢武帝時期正值我國絲綢工藝大膽創新變革的時代,面料種類豐富,顏色簡約淡雅。該時期的襦裙款式, 具有上襦止於腰間,裙長曳地的特徵,並流行上窄下寬的四幅裙。《後漢書·馬皇后紀》對漢代的裙緣做了如下描述:“常衣大練,裙不加緣。”可見,裙邊不加邊緣是秦漢時期下裙的特色。

華服時課|秦漢時期漢族民間的衣裳

著裙裝的漢代女子

秦漢時期的褲裝

最初漢人穿褲,只將褲腰提高到了腰節,相連後用帶系在腰間,前後有襠但並不縫合,以多條細帶繫縛,稱為“窮袴”。《漢書·外戚傳上·孝昭上 官皇后》載:“皇后擅寵有子,帝時體不安,左右及醫皆阿意,言宜禁內,雖宮人使令皆為窮袴,多其帶。”即西漢大將軍霍去病之弟霍光的外孫女孝昭上官皇后,為了不讓皇帝接觸其他女性,而命宮人皆穿窮袴。顏師古曰:“絝,古袴字也,窮絝即今緄襠袴也。” 明代張萱《疑耀》有載:“古人袴皆無襠, 褲之有襠,起自漢昭帝。”

漢代百姓為了區別開襠袴,合襠袴多被稱為“褌”。《事物掌故叢談》中寫道:“古時袴長而褌短,袴無襠而褌有,後世即統稱為袴。”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曾言:“自著犢鼻袴,與保庸雜作,滌器於市中”,而下體所穿的就是 “以三尺布作,形如犢鼻”的滿襠犢鼻袴,形制類似於現今的短褲。

閱讀海量服飾文化資源

想了解更多華服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