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與唐太宗,人生相似結局相反,“有為”之悲與“無為”之幸

隋煬帝與唐太宗,人生相似結局相反,“有為”之悲與“無為”之幸

引言:

中國歷史上,有兩位相繼出現的皇帝,他們的身世、經歷、理想及個人愛好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但結局卻有著天壤之別。這兩位皇帝,一位是生於公元569年的隋煬帝楊廣,另一位是生於公元599年的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與隋煬帝非常像:一是身份像。兩人都出身於關隴貴族家庭,隋煬帝是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后獨孤伽羅的次子,唐太宗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

二是經歷像。兩人都是年紀輕輕就統領大軍南征北戰。公元588年楊廣任行軍元帥,率50餘萬大軍渡江滅掉南陳,幾年後又擊退了北方突厥的犯邊;李世民少年從軍,協助父親在太原起兵,多次親領大軍平定了國內的各路農民起義軍與割據各地的大小軍閥。兩人都是前皇帝的二兒子,本來都沒有機會繼承皇位,但都透過搞陰謀詭計繼承了皇位。隋煬帝是粉飾自己、構陷兄長,李世民則是公然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兄弟,並迫使父親讓位。

三是愛好像。兩人都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僅以文學方面而言,隋煬帝拓展了詩歌題材,啟發了盛唐邊塞詩的先聲,為隋朝存詩量最多的人。唐太宗“晚始向學,多屬文賦詩,天格贍麗。意悟衝邁”(《新唐書·鄧世隆傳》),並有多篇散文和詩詞流於後世。

四是理想像。兩人都勵精圖治,都想建立一番功業。李世民繼位後說:“當思善始令終,永固鴻業,子子孫孫,遞相輔翼。使豐功厚利施於來葉,令數百年後讀我國史,鴻勳茂業粲然可觀,豈惟稱隆周、炎漢及建武、永平故事而已哉?”(《貞觀政要·論慎終》)。隋煬帝的理想也很遠大,這從他給自己取的年號“大業”上就可見一斑。

如此相像的兩個人的結局卻有著天壤之別:在中國歷史上,唐太宗是盛世的奠基人,明君中的明君,流芳百世;而隋煬帝卻是亡國之君,暴君中的暴君,遺臭萬年。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巨大的反差?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隋煬帝的“有為”之悲與唐太宗的“無為”之幸。

隋煬帝與唐太宗,人生相似結局相反,“有為”之悲與“無為”之幸

隋煬帝“有為”的悲劇

在中國歷史上,要說最具有悲劇色彩的帝王,隋煬帝當之無愧,他的悲劇體現在他的功業很大,但結局卻很悲慘。

功業大

隋煬帝從13歲被封為晉王、37歲即位至50歲被殺,其政治生涯約有37年,這37年間他所做的事情實難計數,但是就大事——具有全域性意義、影響深遠的事而言,主要有以下幾件。

第一,遷都洛陽。隋朝以前的都城叫大興城,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安偏於西北一隅,距江南和山東過遠,不利於對全國的控制。隋煬帝遷都到處於南北結合點上的洛陽,可以調整國家的政治重心,極大地加強對南方的控制,大幅度提升國家的安全係數。此舉應該說是極具戰略眼光的。到五代、北宋時,洛陽仍作為都城。

第二,修建大運河。到隋煬帝登基時,隋朝雖已統一全國,但近四百年的分離使得南方和北方形成了明顯的差別:南方經濟富足,北方卻土地貧瘠,兩地相視,幾如異族。而大運河的修建,連線了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使得南方與北方逐漸融為一體。便利的交通也使軍隊的機動性大幅增加,利於對全國的控制。大運河連線了五大水系: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為中國後世的繁榮富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直到清末改漕運為海運以前的1000多年時間裡,大運河一直是國家經濟的大動脈,說大運河的修建是“利在千秋”一點都不為過。

隋煬帝與唐太宗,人生相似結局相反,“有為”之悲與“無為”之幸

第三,暢通絲綢之路。公元608年,隋煬帝派軍剿滅吐谷渾,開拓疆域數千裡。公元609年,隋煬帝率大軍從京都長安出發到甘肅隴西,西上青海橫穿祁連山,經大斗拔谷北上,到達河西走廊的張掖郡。隋煬帝西巡過程中設定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並派遣官員實行郡縣制度管理,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把青海全境納入版圖。隋煬帝到達張掖之後,西域二十七國君主與史臣紛紛前來朝見,表示臣服,各國商人也都雲集張掖進行貿易。至此,隋煬帝開闢了一條新的絲綢之路。這條絲綢之路與以前河西走廊的那條絲綢之路互為表裡,相互拱衛,更安全也更暢通了,中原地區與西域的交往也更頻繁了。隋唐年間,絲綢之路空前繁榮。胡商雲集京師長安,定居者數以萬計,為古代東西方之間經濟、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

第四,開創科舉。魏晉以來,採用九品中正制選拔官員,不但堵塞了貧寒人士的進身之路,還使得世族大家得以把持朝廷。隋文帝即位以後,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採用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但規模小,制度也不完備。大業二年,隋帝設十科舉人,特設進士二科,並“試策”取士.科舉制正式誕生。舉制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權,提高了官員的素質與行政效率,擴大了統治基礎,促進了社會穩定.有利於社會公平公正.有利於重學風氣的形成。科舉制的創立是封建選官制度的一大進步,這一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末,歷經1300餘年,對中國封建社會中、後期的政治、經濟、教育、文化觀念和社會風尚有重大影響。

此外,隋煬帝在位期間,在經濟上.實行“大索貌閱”“輸籍之法”,使全國戶數激增,耕地面積擴大,政府財政充盈;在思想文化上,整理了數幹部文化典籍,以南學為主.完成了南北經學的統一;在軍事上,開疆拓土.南征北戰,建成了一個東起大海,西至西域,南抵雲南,北接大漠,東西4000多公里,南北7000多公里的大帝國;在民族關係上,他提出“混一戎夏”的思想和政策,進一步 促進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在外交上.第一次提出“無隔夷夏”的開放政策,促進了隋朝與周邊國家關係的發展,凸顯了隋朝的國際地位。

隋煬帝與唐太宗,人生相似結局相反,“有為”之悲與“無為”之幸

下場慘

為了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隋煬帝即位僅僅3個月,就下令徵發 數十萬民丁在洛陽以北挖掘一道 長逾千里的長塹,以拱衛規劃中的東都洛陽:17天后,他又釋出詔 書,公佈了營建東都的計劃。第二年三月,興建命令正式下達,數百萬民被徵調到洛陽。在這道震動全國的命令剛剛下達4天之後,開鑿大運河的命令也正式釋出,百餘萬民工從家鄉出發,奔赴通濟渠。又過了9天,新的命令傳來,6名大臣被派往江南.建造萬艘巨船,以備5個月之後的南巡之用。周長近60裡的新都僅僅不到10個月就出現了輪廓.而大運河的一期工程通濟渠用時更短,這段1000餘里長、40步寬的河道,僅用了171天!在皇帝快節奏的帶動下,隋朝的百姓越來越感到有些喘不過氣來。

在人民的忍耐已經到達極限之後,隋煬帝又宣佈了第四次討伐高麗的命令,這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山東鄒平人王薄首先揭竿而起,漳南人竇建德、韋城人翟讓立刻響應,隋朝的一些將領也乘機起兵反叛,一時間大隋燃起了20多處烽火。隋煬帝見天下大亂,修建江 都宮,遷居那裡。這時,虎賁郎將元禮與直閣裴虔通共謀,利用衛士們思念家鄉的怨恨情緒,推宇文化及為首領,發動兵變,縊死了隋煬帝。

隋煬帝可能到死都沒有明白自己為什麼會有如此下場。其實,隋煬帝的悲劇是註定的,只是他自己沒有意識到而已。2000多年前,道家的創始人老子在其不朽的名著《道德經》中提出了“無為”的思想。遵照事物本身執行的規律來處事的方法就叫作“無為”,也就是“無人為”的意思。相反,不遵照事物本身的執行規律、總想按自己的主觀願望去處事的方法就叫“有為”,也就是“有人為”的意思。老子認為“無為而無不為”(《道德經》),意思是以 “無為”的方法來處事,沒有做不好的。因為“無為”是順應規律的作為,是合理的作為。而“有為”終不能為用“有為”的方法來處事,終究會做不成事,因為“有為”是違背規律的作為,是不合理的作為。

隋煬帝與唐太宗,人生相似結局相反,“有為”之悲與“無為”之幸

唐太宗“無為”之幸

唐太宗目睹了隋朝在煬帝統治的十幾年間由強盛走向滅亡的全過程,真正體會到了人民值得尊重、君主需要節制的道理。善於以史為鑑、以人為鏡的唐太宗把隋朝和隋煬帝作為前車之鑑,“戰戰兢兢,若臨淵而馭朽;日慎一日,思善始而令終”(《全唐文·帝範序》)。對自己的權力和慾望保持克制的態度。他接受魏徵的建議,廢除苛政,考慮當時老百姓的承受能力,不做“面子工程”,不急功近利,而是慢慢發展。他說:“君靜則民安”,“安人寧國,惟在於君。君無為則人樂;君多欲則人苦。朕所以抑情損欲,克己自勵耳”(《貞觀政要·務農》)。

唐太宗愛惜民力,從不輕易徵發徭役,在位前期幾乎沒建任何工程,充分地與民休息。他居住的宮殿還是隋朝所建,已經多處破損。他有氣疾(呼吸道疾病),住處不宜潮溼,而舊宮殿地勢低、潮溼,夏天悶熱,冬天陰冷,群臣建議他修個新宮殿,唐太宗考慮到會耗費老百姓的人力、物力、財力,加以拒絕。蔥嶺的康國曾派使者覲見太宗,想要內附唐朝,這是很多君主都求之不得的事情,可以表示自己當皇帝時四夷臣服。但太宗不同意,他說,接受康國的內附,就要對它承擔責任和義務,如果它有什麼風吹草動,唐朝不能袖手旁觀。但康國離唐朝太遠,如果要派五千士兵去,必須有十萬人做內勤供養,要勞民傷財,最後也沒有接受康國的內附。

隋煬帝與唐太宗,人生相似結局相反,“有為”之悲與“無為”之幸

筆者的話:

細讀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會發現一個秘密。每一個朝代,在其鼎盛的時候,在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秘訣,簡言之,就是‘內用黃老,外示儒術”(南懷瑾:《老子他說》),這個“黃老”,指的就是黃帝、老子所倡導的“無為”之道。用“無為”來治國,要求君主首先有敬畏之心。“敬畏”既是一種情感、態度,亦是一種信念、德行,更是一種博大的智慧。

其次,懂得節制權力和慾望。有了敬畏之心.知道了自己即使貴如君王在規律面前也只能匍匐而行、順應而為,就必須把自己的要求和慾望控制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而不能胡作非為。再次,遵守治國的規律。人民是國家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治理好國家,就要以民為本,充分發揮人民的聰明才智,調動人民的積極性,使之得其所、樂其業;就要順民心、任民性,精簡政令、清淨少事。

這樣,才能達到老子所說的:“我無為,而民白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道德經》)的境界。如果隋煬帝能遵循老子的思想,有一點敬畏之心,尊重規律,按常人的節奏統治,那就是那個時代人民的福氣,他自己就是英雄。

隋煬帝與唐太宗,人生相似結局相反,“有為”之悲與“無為”之幸

可惜的是,隋煬帝恃才傲物,沉浸在自己英明神武的幻想中不能自拔。在他頒佈的各種詔書中,可以看出他要做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千古一帝。有了這種狂妄的心理,他當然不會節制自己的權力和慾望,當然會為了建立個人的不世之功,不顧人民的承受能力,急功近利,不惜實行苛政、暴政。他那些利在千秋的功業,並沒有造福當時的老百姓,卻罪在當代,當然會激起人民的反抗,自己也成為亡國之君。

平心而論,在有形的功業上,唐太宗確實是比不上隋煬帝的,但他尊重規律,順應潮流,偃武修文。輕徭薄賦,任用賢能,去奢省費,克始克終,使得他統治的時期政治修明,人民安居樂業,四海昇平,萬邦來朝。他統治的時期被稱為“貞觀之治”,不僅成為中國歷史上最令人稱羨的黃金時代,而且還為大唐後世的繁榮昌盛奠定了基礎。而他自己,也成為一代明君,流芳百世。著名史學家張舜徽評價唐太宗說:“唐太宗所以大過人者,在能以道家淨之旨施之政理耳!”真正應驗了老子的話:“無為而無不為。”